• 都說做咖啡不賺錢,但這個品牌一年賣了3000萬

    國內咖啡行業素來有“7賠2平1賺”的說法。


    但有個品牌,選擇了咖啡市場里更細分的即溶、掛耳產品,并且專注線上的電商平臺。不僅一年賣了3000萬,毛利達到近60%,還在年初拿到了千萬級Pre-A輪融資。


    從小眾市場里刨金,三頓半做對了什么?我和它的創始人聊了聊。


    在淘寶賣咖啡,一年流水3000萬


    “三頓飯是消費者的物質生活,而三頓半希望做物質生活之外的精神世界。”帶著些浪漫主義,吳駿開始了他的又一次咖啡項目。


    2008年,吳駿和他的朋友們在長沙開了一家92號咖啡館。運營咖啡館7年后,他對咖啡館始終有種迷思。


    一方面顧客會覺得一杯咖啡30多塊,挺貴的,咖啡館利潤很高;另一方面開咖啡館的覺得很冤,因為他們并不賺錢,這對我們是一個越來越難理解的事情。”吳駿說。


    消費者和咖啡經營間的迷思


    經營咖啡館的同期,為了找出路,2011年,吳駿上線了一個烘焙類的電商項目,叫美食美學。“這個烘焙電商品牌在淘寶上已經做到了幾千萬的年銷售額,但SKU太多了,800多個,做得很累。”吳駿回憶。


    于是,8年咖啡館經營疊加5年電商運營經驗,讓吳駿產生了做咖啡電商的想法,賣一些好喝的,但更方便、便宜、門檻更低的產品。“這是不是就能突破咖啡的困境呢?”他想。


    2015年,三頓半品牌注冊,入駐淘寶,2018年9月份入駐天貓。“三頓半在2018年雙十一的國產咖啡類目中排第一名。淘寶用戶積累到20萬,2018年營業額達到了3000萬。”吳駿介紹。


    如今,特殊的造型配合拍攝精美的圖片,三頓半的產品儼然一種網紅式的存在,很多人即使沒喝過,也應該在各種社交平臺看到過。


    拍攝出的產品圖片很討巧


    但咖啡館試水電商的品牌不在少數,三頓半是如何趟出一條自己的路的?這是一種能走到最后的模式嗎?我們來解剖一下這個品牌。



    尋找壁壘,做一款難被抄走的產品


    2015年的淘寶上,主流的還是速溶咖啡產品,也有一些賣咖啡豆、咖啡器具的商家,但都非常小眾。


    三頓半想要在電商平臺賣咖啡,但是賣什么樣的?吳駿明白,下一個比爾·蓋茨不會再開發操作系統,下一個扎克伯格也不會去創建社交網絡。


    試圖尋求創新點


    如果照搬別人的做法,你就不是在向他們學習。


    “我們分析了市場,速溶咖啡便宜,但不好喝,手沖專業但是費時費錢,介于兩者之間。在好喝的前提下做性價比和便捷化,我覺得這是一個比較真實的、有價值的需求點。”吳駿說。


    2015年年底,第一代產品:掛耳咖啡大滿貫上線。這是一個套裝,迷你手沖壺+馬克杯+8包掛耳,139元。宣傳的概念是只要有熱水,就能做出一杯好咖啡。


    賣咖啡套裝


    據吳駿介紹,后臺的數據很快對這個產品進行了反饋:上線一個月賣出3000套,毛利接近60%。


    吳駿看著銷售數據明白:用戶需求是明顯存在的,關鍵在于你使用什么方式滿足,能不能做到極致,能做到就是對的


    但意想不到的是,2016年夏季增長趨勢放緩,因為大家都要喝冰飲,這次變動讓他們找到第二個爆款:冷萃濾泡咖啡的契機。


    據吳駿回憶,當時行業還沒有賣咖啡冷泡包的概念,他們從當時流行的爆款冷萃咖啡得到靈感,找供應商研發了這款產品。


    “在這個產品出來之后,我們能實現全年沒有淡旺季,冬天賣掛耳手沖,夏季賣冷泡包。” 吳駿說。


    有了2次經驗后,2017年初,第二代手沖咖啡大滿貫的套裝上線,由手沖壺+分享壺+濾杯+濾紙+咖啡豆/粉組成,整套售價200多元。


    培養進階性咖啡消費者


    “這個是針對第一代產品用戶的升級版,手沖幾個月掛耳之后,他們會有進階的需求。我們就順應這個需求,推出了手沖套裝,讓手沖咖啡觸手可及。”吳駿說。


    另外,據吳駿介紹,“大滿貫”是個創新,在三頓半之前,市場沒有這么賣的,設備、器皿、掛耳都是分開賣,而且手沖壺、濾杯以國際品牌為主,都很貴。 


    創新思維帶來的效益,讓吳俊高興也憂慮。一是因為用戶的增長并不快,咖啡器具的操作太小眾,而且頻次不高,復購率只有不到20%。


    二是創新的速度遠遠趕不上山寨抄襲的速度,如何研發一款受眾面廣、復購率高且有壁壘的產品是品牌當務之急。


    產品壁壘+復購率是痛點


    2018年,三頓半研發了兩年的冷萃即溶咖啡上線。據吳駿介紹,這個產品是采用凍干速溶技術的升級版,技術上實現了3秒鐘融于任何溫度的任何液體(熱水、涼水、牛奶等),而且最大程度保留了咖啡風味。說得通俗一點,有點像“精品速溶咖啡”。


    另一個創新體現在包裝形式上,沒有用傳統的無紡布、塑料袋,而是用迷你杯裝,外觀看起來很酷。


    圖片來源:三頓半


    吳駿說:“這個產品除了技術上有護城河,外包裝也有一定的技術壁壘,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抄襲的門檻。”



    正式上線前,如何確保80%的成功率?


    找大量消費者提意見


    在外界的印象里,三頓半的產品研發能力很強,擅長尋找用戶需求點。但鮮少有人知道,這些爆款產品背后,都是“聰明人下的笨功夫”——


    從第一代產品開始,三頓半每個產品上市之前,都有一個來自四個方面的測試。


    尋找不同消費者渠道進行測試


    1.下廚房、微博上的美食大V把產品寄給他們做樣本測試。


    比如10包產品中最喜歡的是哪個?哪些是有問題的?整體沖泡的比例是多少? 包裝的形式?你會送禮還是自己喝?


    2.專業機構,例如下廚房的口味研究室。


    據吳駿介紹,第一代產品在上線下廚房平臺之前,被駁回重做了3次。


    3.展會。


    2018年的冷萃即溶咖啡在上海春季展會上,他們團隊做了2000份的試飲,收到1000多份調查問卷。


    4.第三方機構。


    三頓半每年都要找三方機構,從老用戶中找300人做實際的調查訪問。


    這個工作量相當大,異常繁瑣,但每個新品的上市都是綜合了美食達人、專業機構、老用戶、三方機構四個地方的意見才出來的,確保了成功的可能性。


    消費者調查后,確保成功率


    曾負責星巴克產品研發業務的馬勝學博士,講過一個研發的系統理論。他說,經過多次消費者測試做出來的產品,產品投放出去會讓人很有信心,基本上能使80%~90%的消費者喜歡。


    許是嘗到這個方法的甜頭,下個月,三頓半將在長沙解放西路新開一家被稱為咖啡研究室的店。這家店的主要作用就是進行新品測試,顧客可以以約20元的價格喝到一杯拿鐵,但是必須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或是填寫調查問卷。


    通過種子用戶進行裂變


    作為一個咖啡電商品牌,據吳駿介紹,他們的推廣方法參考小米和樂純酸奶,找到種子用戶,然后通過他們裂變。


    “比如在上線淘寶之前,在下廚房、微博上找美食達人作為種子用戶,不斷給他們寄送產品,并根據他們的意見修正。讓他們覺得這個品牌是很認真在做的,也會覺得自己參與了這個品牌的進程,見證了產品從0到1 的迭代,自己是和三頓半一起成長的。


    尋找有話語權的用戶,給予參與感


    所以,他們愿意在自己的賬號上分享,愿意為三頓半站臺。


    當通過種子用戶把產品打磨好之后,并沒有直接上淘寶,而是先在下廚房、良倉、城市畫報等線上平臺上。在這些平臺和真正的用戶見面后,繼續打磨產品,增強品牌勢能,最后再上淘寶,試錯成本就很低。”



    三頓半的啟示


    談到三頓半的未來規劃,吳駿說,要感謝這個好時代。


    “70后和80后對于星巴克充滿崇拜和仰望,但是95后和00后們出生就有星巴克,在他們看來星巴克就是一種咖啡形式而已,對咖啡已經有認知了。


    我們要做的,就是為年輕人創造條件,從渠道、產品、口味等方面,再開放一點,活躍一點,把自己的產品做到更多元豐富,讓更多人對咖啡口味的依賴像奶茶一樣根深蒂固,我們就成了。”


    圖片來源:三頓半


    都說喝咖啡的人少,國內大環境不好,但是永遠都有賺錢的品牌,關鍵就在于你能不能找到那個真正有價值的需求點。


    對于三頓半來說,目前的當務之急是從產品創新過渡到商業模式創新,線上和線下聯動,找到創新的商業模式。



    識別圖片二維碼,了解更多內容


    2019飲力學院全國巡回課:

    日本飲品產業鏈研修之旅:

    新茶飲研發必修課第3期:


    — END —


    統籌:啡姐 | 編輯:政雨 | 視覺:JIRFEI

    文章為咖門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8306.html

    (0)
    上一篇 2019年2月27日 07:00
    下一篇 2019年2月27日 07:3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