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七天,你加班了嗎?
作為一個初入職場的年輕人,未來很大又很遠。尤其是待在飲品這個行業,它更小眾,專業化程度不高,其他行業存在的焦慮感它只多不少,讓年輕人擔憂自己的“野心”是否有機會釋放。
那些在行業鉆研十余年,找到自己清晰方向的人,都經歷了什么樣的歷程,能不能提出一些建議?
我和幾位擁有資深行業經驗的“新飲力”大賽評委聊了聊,放假也要給你“打點雞血”。
張勝斌:這個行業要有”職業病”!
“我希望在總決賽見到你!”
“不好意思,對于這樣的失誤,我只能給你零分!”
銳利又誠懇,是評委張勝斌在比賽中留給選手的印象。點評一針見血,要求嚴格,但面對欣賞的作品,夸獎也十分直接。
做營運、做采購、做產品、做策劃,開咖啡店、川菜館、麻辣燙店……說起來,張勝斌也是餐飲行業的“老人”了。但談起對研發新手的一些建議,他強調最多的還是細節和基礎。
“會做跟做得好是兩回事,做產品一定要非常地嚴謹。比如,你說一杯飲品要多少分鐘內降溫多少度,這句話是有歧義的。空氣的溫度不一樣,后廚和前廳的溫度不一樣,每家店空調的溫度也不一樣,這個就存在漏洞。你要明確說明,降溫處理之后,它的溫度在哪個區間,這很重要。”
“再說做茶這件事,要多喝茶,建立自己的記憶庫。比如一款紅茶,你要知道是哪里的,適合做哪個類別的產品,精品茶是哪些,大眾茶是哪些等等,這樣在運用的時候才會更有方向和系統性。”
據張勝斌介紹,他對自己員工的要求就比較高,平時希望每個人都有計劃性地去進行工作,每天交功課,每一個星期要做產品演示。
其實對大部分新手而言,受行業發展階段的限制,能找到好的導師或者集體,接受系統化訓練是非常幸運的了。對此,張勝斌說:“要想成長,自己占99%的因素,另外1%的啟發才是外在的。一定要自己有計劃地去學習。”
細聊下來會發現,張勝斌的很多想法與建議,不僅能幫助研發上做好產品,對如何做人也有著指導意義。我把他更多金句整理了出來,你可以保存下來,留給自己打個氣:
楊洪廣:研發20年,最大的收獲是快樂。
評委楊洪廣,符合我對茶飲研發人員所有的想象。和茶一樣,表面波瀾不驚,為人謙和,其實積累扎實,有厚重感。
說起話來,又自帶幽默感,濃郁的長沙口音下,楊洪廣點評時常這樣開口,“這杯lai茶吧,……”認真又可愛。
談及在這個行業堅持20年的動力,從他微信里發過來的感嘆號,就能讓人感受到真正的熱愛。
和張勝斌一樣,楊洪廣大部分的從業生涯,也是做咖啡。但能在茶上做得優秀,除了品類的相似,他也總結出了一套自己的方法:
基本思路:結合品牌的定位、市場發展方向和消費者需求做研發;
進階方向:不斷嘗試新材料,新設備,跨界使用原物料、設備,來尋找創新點。
最最精華的是,楊洪廣還分享了自己做研發的幾點經驗,不多不少,剛好十條,建議你把圖片把存下來熟記:
陳鵬毅:產品不斷調整,才能更有生命。
西南賽區區域賽中,評委陳鵬毅表現出的茶知識豐富性和專業性,簡直讓人想為他鼓掌。
據陳鵬毅表示,這既源于其專業性的學習,也和曾經做過的采購等工作經歷息息相關,積累了對原物料供應端的熟悉和了解。
在產品研發思路上,他提出了一套更易落地的執行方法:
“前期做好市場調研,進行產品線結構梳理;中期進行產品立項、產品收集與測試反饋;后期作產品sop制定、操作培訓等。
同時也要考慮市場變化,積極地對產品研發計劃做出調整,而不是機械地去研發,這樣才能使產品更具有生命力。”
大學學習的是相關專業,研究生又到國外留學深造,陳鵬毅對茶有著更為系統的學習和掌握。他給你提的建議在進階路上很有參考價值:
呂佳祺:大膽設想,小心求證,快速落地,試錯糾錯。
前幾天刷抖音,打開就看到個熟悉的身影——評委呂佳祺在吧臺很霸氣地制作港式奶茶,就是這個視頻:
“All the persistence is because of love !”他用英文表達了對自己對行業的態度,可見也是“愛得深沉”。
問到能不能給選手提一些建議,呂佳祺說:“要知道自己擅長做和喜歡做什么,就像奶茶可以細分為不同類型,如港式奶茶、臺式奶茶、泰式奶茶和馬來茶咖。要深度挖掘自己的潛力,深耕一個渠道一個類別,會有更快的收獲。”
“大膽設想,小心求證,快速落地,試錯糾錯。”呂佳祺總結的16字箴言堪稱經典。而在給選手的建議上,他更建議培養綜合能力:
吳建伸:先找好方向,再選擇去的方法。
從事行業20余年,擔任過大大小小20多場比賽的評委,評委吳建伸依舊熱情飽滿,并且顯示了很高的專業度。
談及茶飲比賽的意義,他說:“對于比賽,我希望多發掘行業新人,行業新人不要在公司體制下埋沒。選手需要通過比賽的流程準備和自我表達,去重新發現自己,并給自己一些交流的機會。評委可以通過比賽檢驗選手的潛質,他們的努力會被整個行業看到。”
對于從業20多年的最大感受,吳建伸說,“要了解自己工作的上下手,比如做研發,往上你要去了解如何做好供應鏈管理,往下要去思考這個配方在門店的落地,市場端如何設計產品的賣點。
了解整個過程,才能去管理。做產品不能一廂情愿,要考慮很多人的立場。
做研發的主要工作就是觀察市場動態,在時間分配上,測試新原料、新菜單占1/3,走訪市場、看市場占1/3,走訪工廠、了解供應鏈占1/3。每一部分都是非常重要的。”
其實對行業內很多選手來說,吳建伸早已是個熟面孔,和不少從業者的交流中,他發現大部分人存在的一個問題——迷茫。
對此,吳建伸的一番觀點,可以說是破解人生難題了。如下:
至此,“新飲力”2018新茶飲大賽四場區域賽已經圓滿落地,11月1~2日,上海總決賽,來和更多大咖切磋!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報名:
點下面藍字,了解更多新茶飲大賽信息:
華南區4強誕生,評委一句話擊中行業痛點!| 新飲力·2018新茶飲大賽
西南區4強誕生,一個新的行業命題顯現!| 新飲力·2018新茶飲大賽
華中區4強誕生,11月上海沖擊“飲力新青年”!| 新飲力·2018新茶飲大賽
— END —
統籌:啡姐 | 編輯:政雨 | 視覺:JIRFEI
文章為咖門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8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