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風潮:加人參、加川貝,臺灣奶茶當下流行啥?


    “珍珠奶茶是從臺灣起源的;”


    “快樂檸檬、Coco奶茶、一點點…是臺灣企業開在大陸的連鎖品牌;”


    在過去的20年里,臺灣茶飲超過大陸的不止一個段位。


    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臺灣當下最熱的茶飲趨勢,從這位“前輩”身上取取經。


    咖門|二馬,發自上海



      1  


    當星巴克宣布要在 2016 年將 Teavana 引入中國市場的時候,商家和消費者都曾對它關注有加,信心滿滿。


    但后來的故事是,它并沒有單獨開設 Teavana 門店或者茶吧,而是掛靠在不斷增長的星巴克門店作為單品出現。而不少懷揣著“像學習星巴克一樣學習 Teavana” 的從業者,熱情也順勢減少了一半。


    不過,大陸市場對于新式茶飲的情緒還是在這 2 年被調動了起來。越來越多的新品牌如 inWE、喜茶、煮葉相繼出現,而在這一次的浪潮中,針對年輕人的茶飲也在顛覆著人們對于茶飲、茶館的固有看法。


    ▲越來越多的茶飲新品牌在興起


    那如果 Teavana 從目前來說還不是一個好的學習對象,這些躍躍欲試的新品牌該向哪里看齊呢?


    臺灣也許是個不錯的學習對象。


    和茶葉在美國屬于舶來品的狀況不同,臺灣和大陸作為東亞市場有著相似的茶文化,而臺灣市場又比大陸快一個身位。


    如果簡單地拿單品來舉例的話,曾經在大陸紅極一時以及目前正在流行的珍珠奶茶,分別是臺灣茶飲企業“春水堂”在 1983 年和 1987 年的創造。


    ▲臺灣春水堂的奶茶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正是臺灣開啟了新式茶這個細分市場的發展進程。



      2  


    那么當下,臺灣的茶飲最火的是什么?有哪些新思潮或者可能性呢?我們在這里舉幾個例子——


    1

    施房茶:高端定位+超常規嘗試


    “施房茶”是眼下臺灣比較火熱的茶飲品牌。2013 年開業至今,它的定價一直較高,差不多在 40 元人民幣(也就是 175 新臺幣)。


    ▲“一杯100元的手搖茶,每天仍能熱賣破百杯”是報道里對施房茶的描述


    主打產品“雪珠奶烏”采用的是烏龍茶,相比于紅茶、綠茶,創始人施茗軒覺得“烏龍茶有不同發酵和烘焙程度的茶種,相比前者可以給人完全不同的感受。”


    為了體現自己的品質,“施房茶”在最早的 slogan 上就突出了這一點——“長達 2 小時的熬煮,僅能制作 8 杯雪珠奶烏,堅持給您最好的”。


    ▲對品質的要求占據展板的顯眼位置


    于是,較為考究的制作過程和原材料選擇成了“施房茶”的賣點之一。這個定位也把它的競爭對手限定在了一定的范圍里。


    最近,讓“施房茶”出現在臺灣媒體報端的,是它新開業的 BELLAVITA 概念店和聽上去有點詭異的口味“烏魚子奶蓋茶”。關于 BELLAVITA 概念店,這意味著品牌從始至終都在走高端路線。這棟位于臺北信義區的寶利廣場本身就是高檔百貨。


    ▲走概念店的高端路線


    而在烏魚子之前,“施房茶”還嘗試過在奶茶中加入人參、川貝、榴蓮等看起來有點遠的配料,如今這些都成為了它菜單中的一欄。這可以說是“施房茶”在口味上的一種嘗試。從目前的銷售情況來看,尚沒有“撲街”。


    ▲可以從其菜單找到川貝、人參等元素


    在接受本地媒體采訪時,施茗軒表示會在今年進入大陸市場,就是不知道這個來自臺灣的奶茶能否落地成功。


    2

    “瑪可緹”:產品突出創意概念


    這個成立于 2012 年的春水堂子品牌雖然已經不新了,但“仿雞尾酒茶飲”(mocktail)的概念似乎還沒有落伍。


    在“瑪可緹”官網菜單的“原創手作茶”一欄,大多數都被模擬成了雞尾酒的模樣。不管是使用的杯具,還是飲品的顏色,都給人一種不太茶飲的感覺。


    ▲杯具到顏色,整體來看都更像是雞尾酒


    在品牌理念闡述中,“瑪可緹”并不掩飾自己對于西方文化的借鑒。“希望透過西式的休憩空間概念與設計,重新包裝東方茶飲的形象,展現截然不同的感官體驗與享受方式。


    用雞尾酒的概念來框茶飲,想必這也是茶飲創新的一種可能性吧。


    3

    “原萃”綠茶:結合定位塑造品牌


    瓶裝茶飲的品牌越來越多,如何脫穎而出?


    除了時下熱門的流行明星,找一些沒那么流行、小眾的代言人也是不錯的選擇。在另一方面,這也可以幫助小眾品牌迅速把品牌概念到達特定人群。


    可口可樂下屬的品牌“原萃”綠茶就是這樣做的,它找來的代言人是被坊間稱為“文藝男神”的日本演員阿部寬。


    廣告片強調的不是有活力、青春范,而是文藝、清淡的感覺,總出現于是枝裕和等導演的家庭電影中的阿部寬,就成了這種感覺最好的代言人之一。



    ▲可以看看“小眾”的廣告


    另一方面,茶文化在日本也有著深厚的根基。找來日本藝人代言也給人一種舒適又恰好合適的感覺。


    這可以認為是臺灣茶飲企業在品牌塑造上的一種嘗試。怎么樣,有沒有給你一些啟發?


    — End —


    統籌:咖sir  | 編輯:政雨 

    本文為咖門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商務合作&內容轉載 | 微信:yantairan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0056.html

    (0)
    上一篇 2017年5月2日 07:46
    下一篇 2017年5月2日 08:17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