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虧損2.32億,創始人被踢出局,“烘焙第一股”內訌再起!


          作 者  彭 景

    轉 載&商務 VX 丨 181 3739 5180

       核 心 看 點  


    1.“烘焙第一股”為何神話破滅了?

    2.克莉絲汀內訌的時候,同行在干嘛?


    巔峰時一天用掉10噸面粉;

    全國一千多家門店;

    2012年成為中國首個赴港上市的烘焙企業……

    不知有多少人還記得“烘焙第一股”克莉絲汀昔日的輝煌。而如今,克莉絲汀總是因為負面事件引起社會關注。

    近日,克莉絲汀再次被曝:企業內股東內訌,高層惡斗不斷,門店數由巔峰時1000多家銳減至2018年底的586家;2018年更是一年關店66家,虧損2.32億元。


    內訌不斷

    創始人被踢出局,又試圖重新掌權


    被稱為“烘焙第一股”的克莉絲汀由臺灣人羅田安創立,1992年8月8日在上海落地。

    創始人羅田安

    此后的20年,羅田安帶領克莉絲汀攀上了一個又一個的臺階。截至2012年,克莉絲汀門店數量達到了880家,并在同年開始籌備上市。

    而潘多拉的魔盒也是從克莉絲汀的上市被打開的。

    2012年上市之后,克莉絲汀連續6年虧損,2013年至2018年的虧損分別為:0.37億元、1.51億元、1.48億元、1.21億元、1.29億元、2.32億。

    由于業績不佳,利益的糾紛讓克莉絲汀高層內訌不斷:

    2017年9月20日,克莉絲汀多位股東要求罷免羅田安擔任公司董事,同時委任林煜、洪敦清擔任公司董事;

    2017年11月17日,克莉絲汀召開股東特別大會,投票表決結果顯示,羅田安、卓啟明的董事職務被罷免;

    2018年11月1日,羅田安還退任公司首席執行官一職,且不再擔任董事會任何角色;

    2019年1月10日,克莉絲汀控股股東Sino Century Universal Corporation書面要求委任羅田安擔任執行董事、任秦華擔任獨立非執行董事,并罷免8位董事。但提議獲得55.4026%的反對票,羅田安重回上市公司董事會的計劃擱淺。

    2019年7月5日, 周圍控股股東再次發出書面要求,要求即時委任羅田安、羅勝杰、林國偉擔任執行董事;委任秦華擔任獨立非執行董事;同時罷免詹益昇、徐志明、朱永寧、陳石擔任董事。

    掌舵克莉絲汀20多年的羅田安是否能重回董事會,挽大廈于將傾,還未可知。但彼時如日中天的克莉絲汀為什么一上市,就突然走了下坡路呢?


    四大攔路虎,吞噬大好形勢



     1  “八項規定”使得團購減少,銷售額下降

    與很多烘焙店一樣,克莉絲汀每年的很重要一部分利潤來源是月餅銷售。

    上市之初,恰逢“八項規定”出臺,訂單量斷崖式減少,曾經靠月餅團購和禮盒打開市場的克莉絲汀一下子陷入了銷售困局。

    克莉絲汀月餅銷售量在2013年嚴重下滑,2014年又比2013年銷售衰退了28.24%,主力軍月餅的銷售一年不如一年。


     2  定位高端,卻往三四線城市拓店

    在上市之前,克莉絲汀的880家門店都集中在長江三角洲地區的黃金地段,定位面向中高端用戶,是長三角地區最具影響力的烘焙品牌。

    上市后,克莉絲汀計劃兩年內增開220家門店。當年,克莉絲汀除了在上海、浙江、江蘇三地快速增開新店之外,還打算擴張至安徽的合肥、馬鞍山,河南的商丘等地。克莉絲汀后來擴張的城市中,有將近一半都是在慶陽、江門、湖州、馬鞍山等中小城市。

    很快,上市后的第一份財報公布,克莉絲汀在2012年的半年報顯示虧損1878.3萬元,而上年同期還在盈利。

    “定位出現了偏差。定位高端,卻向二三線城市擴張,甚至是三四線城市。”業內人士說。 


     3  擴張太快,品控及管理跟不上

    早期烘焙行業入行門檻低,從業人員素質不高,烘焙行業的市場競爭并不激烈。克莉絲汀上市后盲目擴張,品控和管理并沒有跟上。

    不但門店曾出現過多次服務等方面的問題,公司在嘗試拓展商超市場時,由于缺乏相應的專業人才,也無疾而終。

    僅上市后兩年,克莉絲汀就數店虧損,陷入關店潮,門店總數從2013年的1052家減少至2014年的952家,一年減少100家。


     4  嘗試轉型,收效甚微

    從2012年上市遇虧開始,克莉絲汀就開始謀劃轉型。

    克莉絲汀曾提出打造西式冷鏈產品,即產品要冷鏈儲藏、微烤銷售。為了重點發展這塊市場,克莉絲汀成立了特別販賣部,專門運作西式冷鏈這一市場。

    然而,實際情況卻收效甚微,并不能解決克莉絲汀的虧損問題。

    后來互聯網O2O大熱時,克莉絲汀也曾想要試水互聯網,但無奈尾大不掉,多店的虧損并沒有給它留足夠的空間和心思去轉型。


    思考:同行在做什么?


    克莉絲汀如今的處境,未免讓人惋惜。我們看看同時期的烘焙同行,它們又經歷了怎樣的發展路徑?

    以味多美和好利來為例。


     1  味多美:深耕北京,穩步擴張

    論開店思路,味多美并沒有像好利來和克莉絲汀那樣,全域發展,而是選擇深耕北京市場,并且熱衷于社區。

    從1996年第一家門店在北京阜成門開業,如今23年過去,味多美在全國的開店數量達到380家,其中北京門店就有300家以上。

    在連鎖烘焙企業瘋狂搶占北京市場的情況下,味多美依然穩扎穩打,在開店高峰期也只是每周開一家店。

    移動互聯網崛起時期,味多美積極布局電商。2016年-2017年,味多美曾一度達到200%的復合增長率。味多美線上銷售蛋糕品類占比為80%,面包為20%;而實體店蛋糕占比20%,面包60%。

    2018年5月,味多美開始嘗試無人智慧門店,顧客掏出手機掃一掃就可以帶走面包、蛋糕、下午茶,24小時自助收銀自助服務。 

    味多美的創始人黃利是一位專注味道和標準化探索的面包師,也許是工匠精神使然,23年來他對門店運營保持著極大的耐心和穩定性,產品口味上也總是有自己獨特的優勢。

    味多美的穩,是喧囂的烘焙紅海中的一股清流。


     2  好利來曾經歷下滑,迎來新增長

    味多美用一個字形容,那就是“穩”,而好利來用一個字形容,就是“美”。

    好利來的創始人羅紅是一個對美有著極致追求的人, 1992年在蘭州創建了“好利來蛋糕世界”,親自參與設計,推出了國內首創的藝術蛋糕。

    隨著公司穩步發展。創始人羅紅在2006年請來職業經理人打理公司,自己則放手公司日常管理,專心投入攝影愛好。

    后來,好利來也一度業績下滑四成。羅紅在2008年回歸,一口氣關掉300多家不滿意的門店,歷時一年半創立“黑天鵝”蛋糕,徹底奠定消費者心中好利來“貴和好看”的認知。

    2016年,好利來門店恢復到1000多家門店,業績創新高,尤其是蛋糕、面包之外的軟點業績比2015年增長140%。

    雖然經常被詬病以黑天鵝為代表的蛋糕太貴,日常的動輒也要千元以上,但好利來靠著它極致的“美”,還在一步步攻城略地。



    克莉絲汀的狀況讓人唏噓。

    無論在餐飲行業,還是更大的商業環境里,這樣的故事總在上演,延綿不斷。

    具體到每個企業,也許有各種具體原因。但歸根結底,是決策人的選擇。

    對于更多從業者來說,其前車之鑒,后事之師,在“看戲”的同時,我們每個經營者需要時刻自省。

    最后,借用福建小餐飲研究院創始人陳莫的一句話共勉:借時間殺敵,唯有時間,才能分出真正的勝負!

    (本文作者彭景,如對文章有探討,請加作者微信:pjpj168)

    上周,新餐飲洞察發布了文章《一張小小地圖,讓他快速開22家直營店,回頭客85%!》,有許多讀者留言想要地圖!

     掃碼添加洞察君微信,7月26日晚8點(周五)即可收獲價值百萬運營地圖獨家解讀!




       E N D  

    責 編  紀思妍

    美 編  德   同




      點擊這里,報名參加“十大餐飲品牌”評選~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新餐飲洞察,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0635.html

    (0)
    上一篇 2019年7月18日 20:50
    下一篇 2019年7月18日 21: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