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三次科技革命締造不同的時代一樣,每一個時代總有那么幾個主趨勢、主旋律,那么對餐飲來說,生活方式化、數據科技化、小眾化精準化、高客單價化……這些可能就是下個階段餐飲行業的主旋律。
抓住了趨勢,就是抓住了未來,對高淘汰率的餐飲行業來說,尤其如此。
餐飲業的競爭正在加劇,隨著更多高知人才和資本的進入,餐飲企業正在往“創意企業”、“科技企業”路上疾行。
10月25日,由開始吧主辦、餐飲O2O支持的“新餐者降臨.消費升級.生活美食高峰會”,從嘉賓的發言中餐飲O2O君捕捉到餐飲業的幾個發展趨勢!
01
趨勢一:生活方式化
隨著消費升級,如今餐飲主要解決的不再是“吃飽飯”的問題,而是生活方式的問題,品牌代表了什么樣的生活方式,就會吸引到什么樣的客群:是消費主力時尚年輕人,還是中老年人?
其實,餐飲生活方式化早已有之,比如星巴克、必勝客、麥肯等,只不過是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現在面臨升級。
以近年來頗為流行的休閑化、全時段早午餐Brunch為例。
永和大王創始人林猷澳2014年開始了第二次創業,打造的就是早午餐品牌Win House,這其中包含一個老餐飲人對餐飲未來趨勢的判斷。
1、臺灣很流行早午餐
Win House是林猷澳2015年回臺灣考察之后創辦起來的。其實早期1995年永和大王的創辦,也是從臺灣取的經。在林猷澳看來,臺灣餐飲在某些方面領先大陸,尤其在餐飲國際化方面。
雖然現在臺灣經濟遲緩,但長期培養起來的消費意識還是走在流行前端。相較日本、歐美,臺灣的餐飲趨勢更值得參考。
目前,早午餐在臺灣很流行。臺北的一家早午餐餐廳,150多個座位,下大雨的晚上9點依舊客流不斷,實地考察之后林猷澳發現了兩點:
1、受年輕人歡迎,顧客幾乎全是年輕人;
2、標準化程度高,廚房只有4個人,供應一百多個人吃飯,能夠連鎖規模化。
連鎖餐飲老兵林猷澳當即就很感興趣,一回大陸就創辦了Win House。
2、年輕人為什么會喜歡早午餐
2014年或稍早,臺灣餐飲生態有了一次大的轉變,大街小巷的中餐廳逐漸被漢堡、披薩、意面等西餐廳所取代,這背后是臺灣年輕人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林猷澳經過一番研究發現:
1、臺灣年輕人自主性逐漸提升,更喜歡“你吃你的,我吃我的”這種“分餐式”,而非中餐“點個菜大家一起吃”;
2、更加追求場景體驗,中餐環境不適合約會,西餐環境適合一對一、二對二的中小型社交,而這正是年輕人想要的。
總的來說,年輕人有他們想要的生活方式,不論是用餐形式、場景、口味,作為一群個性獨立自主的新生代,餐飲商家只有順應他們、滿足他們。
而且,認真做餐飲的品牌,比如連鎖店,都想生命力更長,所以,就不能跟兩三年的潮流走,一家潮流店可以改換形式再開另外的店,但連鎖店成立后就沒辦法調頭了。
所以做新品牌的時候一定要思考與餐飲相關的生活習慣、生活方式,這些會存續的時間更長,更不易改變。
02
趨勢二:
人均100元以上的高客單價化
隨著消費升級和成本上漲,在中國目前市場上,開展連鎖餐飲一定要注意的條件有以下5點:
1、人均在100元以上;
2、食材成本30%以下;
3、產品可標準化;
4、有差異化,這是最關鍵的;
5、代表一種生活方式。
近年來餐飲界有客單價上漲趨勢,如今已突破100元。
只有高客單價才能在“四高”的餐飲市場活下來,比如外婆家、綠茶快時尚餐飲品牌,隨著商場取消對其的租金優惠,日子越發難了起來。
外婆家也推出了“金牌外婆家”等升級品牌來應對,但效果如何還待觀察。
再比如,日日香鹵鵝,把平常街頭巷尾可見的鹵鵝,買到人均100元,而且還排隊不斷,大受消費者追捧。
03
趨勢三:小眾、健康、精準化
最近朋友圈流行“如何避免成為一個油膩的中年男人”,耳提面命的首要一點就是:千萬不要有大肚腩!
這從一個層面反映出近年來身材管理的焦慮已在社會蔓延開來,所以,健身火了起來,沙拉火了起來,素食也火起來了。
市場上也不斷涌現品牌如好色派、米有沙拉、大開沙界、大蔬無界、月子餐等,這些都是小眾、健康、甚至精準對向某一群有特定需求的人群。
說小眾,是相對之前中餐、西式快餐等大品類而言,其實小眾餐飲有可能一點都不小,以代表健康生活方式,針對身材焦慮的痛點的主食沙拉為例。
截至去年年底,在上海主食沙拉的門店已經突破了500家。2017年初到現在,據估算,大概在上海有1000個門店或品牌在經營主食沙拉。業內人士預計未來5年內,主食沙拉會打開一個大市場。
2年開出50家店的大開沙界聯合創始人馬楊認為,主食沙拉和其他正餐的對比,有四點不同:
1 、主食沙拉沒有復雜的調味;
2、不需要復雜的制作工藝,或者說設備進行深度的加工;
3、基本上沒有稀缺珍貴的食材。比如說藍龍蝦這種產品只有個別餐廳可以體驗到,但是如果在沙拉里面放珍貴的食材會非常不搭。
4、主食沙拉完全沒有舌尖上的狂歡,沒有那么高的愉悅感。不像吃火鍋,非常飽的中餐那種滿足感。
這些特點,有些是優點,但有些也是經營難點,比如顧客認知不夠、產品“沒有特點”、定位容易被打上“清心寡欲”標簽等。
針對這些經營難點,市場上有這幾種有效的應對之術:
1、用籌碼點餐,新潮的互動體驗和搭配的自主權
大開沙界網紅營銷手法——“籌碼選餐”:每種食材對應一個籌碼,拿上籌碼、選單、刷機,一氣呵成。好玩的同時,又可以從50種以上的自選食材里自由搭配自己想要的沙拉,充分滿足自主性。
2、用餐報告和健康管理數據
吃沙拉的消費者的初衷是什么?身材管理。所以,他們要的不僅是一頓飯,還有一頓飯之后身材管理上的成就感,這時候用餐報告就是打到了消費痛點。
所以,下單之后,或系統打印、或微信消息,把用餐報告和健康管理數據給到消費者,才算是把痛點解決到位,無形中增加了用戶黏性。
3、定位鮮明有個性,成為年輕人認同的標簽
品牌的目的就是影響用戶,所以,要看你的主要客群他們身上有哪些自我認同的標簽,然后保持與其一致的調性。
對沙拉來講,“年輕人”、“瘦身”、“堅持”、“酷”、“自我”等就是其客群的主要標簽,所以,沙拉品牌也要不斷強調自己“很酷、很年輕、很真實、很懂得堅持”,才能得到年輕人的打卡傳播。
04
趨勢四:科技化、數據化
如今互聯網時代已進入成熟化階段,基于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科技化成為餐飲新趨勢,越來越多的餐飲公司用科技來進化升級,甚至更像一個科技公司,而非餐飲公司。
有業內人士認為,能夠真正稱得上“新餐飲”的餐飲企業必須具備一下三個重要能力:
1、有+互聯網的思維;
2、擁有自己獨立的云,現在是接入云的時代,接入云將意味著智能化升級;
3、有數據化經營能力,餐飲+創新×數據=新餐飲。
所以說,未來的新餐飲是科技創新公司,這是和傳統餐飲的區別,從經營產品到經營科技創新。
比如義泰昌,從華為工程師出身的柳正天,非常注重科技化、數據化運營,顧客手機下單之后,訂單信息會直達后廚不同的專職廚師面前,不用再經過前臺傳達,提高了出餐效率的同時也節省人工;
另外“智能排單系統”,把同一單上的餐品智能排餐,縮小時間差,保證每一單都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另外從一出餐開始,餐品便進入全程保溫環境,采用保溫柜臺,而不僅僅只是外送時的保溫箱。
在比如樂凱撒引進華為實驗室成立IT研發團隊,打造從前廳到后廚整個IT系統,極大提高了效率。
8月份正式上線外賣系統,目前150家店外賣日訂單營業額已突破100萬,不折不扣的科技公司。
05
小結
面對這些新趨勢,未來新餐飲可能有這三類勝出渠道:
1、目前市場上的傳統連鎖餐飲,這些連鎖餐飲可能會升級為新餐飲,這個過程是腦部手術,實際上是非常痛苦的;
2、生來就是以用戶為中心經營用戶數據的科技創新公司;
3、很多傳統餐飲企業都成立了新餐飲事業部,通過植入新餐飲的基因,重新孵化出一創造出一些新餐飲,這一類最被看好。
至于選擇哪一種道路,就要因人而異了。
– END –
作者 | Lilo
來源 | 餐飲O2O
整編 | 小貝
愛學習的老板都會點的圖片
▼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
巴奴 | 胡桃里 | 云味館 | 松哥油燜大蝦 | 老板戀上魚
九毛九 | 遇見小面 | 西貝 | 海底撈 | 外婆家 | 桃園眷村
行知研習社 | 創新故事會 | 匠心故事會 | 選址 | 創新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1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