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年15家店8輪翻臺,傳統陜面如何聚焦品類快速生長?

    ↑ 點擊上方“餐飲O2O”關注我們


    3月31日,行知研習社探店活動走進老碗會,參加活動的小伙伴與餐飲O2O君、老碗會創始人楊富強激情互動,就細分品類的打造展開了深入地交流。


    老碗會創始人楊富強從品類、產品力、品牌力等四個維度進行了分享,講述了自己如何將老碗會從0到1,再到如今15家店的歷程。


    老碗會是2014年10月23號成立,2年開了15家店,客單價:35-40元;平均翻臺率:8輪輝煌的背后是創始人20年扎根行業。

     

    今天從四個維度分享老碗會的品類進化過程:

    首先起點決定終點

    產品力就是競爭力

    品牌力就是戰斗力

    最后是向未來學習


    1

    起點決定終點


    為什么說起點決定終點,因為起點就是機會點,每個人在做一個項目的時候,起點一般是以盈利為目的,而楊富強因為自己是陜西人,為了打造一個陜西面食品牌。


    我認為起心動念決定成敗,做一件事就一定要有結果。我們一開始就想做一個品牌,而不是以賺錢為基準,品牌才是我們要的。


    小夢想成就小企業家,大夢想成就大企業家,我們一開始就要勵志成為深圳陜面的第一品牌,傳承和發揚陜西的面食文化,立足深圳走向世界。

     

    ▲肉夾饃是陜西代表小吃


    當我們想做這個品類的時候發現,陜西風味美食都是大而全的傳統館子,產品和環境都停留在初級階段。陜面面館還沒有大品牌出現,這就是我們的機會。


    我們還做了一個深度的思考和全國性的調查。我們想要站出來的時候首先要知道我們是誰,我們為顧客解決了什么問題?我們給顧客帶來了什么方便?


    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事情無非就兩件事,一個是使人更快樂,一個是減少人的痛苦。所以,我們想做以陜西面的為主一個正餐品牌。

     

    西貝教育了西北面食和菜系的品類市場,晉面出了一個九毛九,我們第一個跳出來聚焦陜面,專注陜面,專注產品競爭力,找到顧客核心價值的根。


    以前所有的陜西館子都是大而全,沒有一個是聚焦單品,處于一個存活的生存階段。我們一開始也是這樣,為了討顧客喜歡,品種多,價格便宜。


    我記得海底撈的張勇講過一句話“這個世界上如何做生意能夠立于不敗之地,就是最好的出品,最好的服務,最好的價格”,這也是我們在生存階段的一個理論。

     

    餐飲人都很痛苦,要么在覺悟的路上,要么在耽誤的路上,選擇走怎樣的路比努力更重要。


    我覺得我們的成功用一句話來形容:不是我們努力,而是時機造就了我們

     

    沖突點=機會點

     

    我們發現所有的陜面都停留在產品單一競爭維度,因為大家的產品停留在粗狂、簡單、沒有顏值這么一個階段。于是,我們就開始尋找我們的差異化在哪里?

     

    我們找到了一個機會點,找到了顧客的需求:量大,實惠,有顏值,好吃,好環境。


    2

    產品力等于競爭力


    我認為產品力就是競爭力,只有把產品做好了,我們才有機會;產品做不好,就沒有品牌。當時整個陜面都缺乏產品力鍛造,存在產品結構的斷鏈,尤其是街邊店鋪。

     

    我們就跳出來了,做陜面這個品類,圍繞面食+小吃的經營模式搭建菜品結構。不僅讓菜單變得更集約、靈活,還有效地提升菜品的標準化程度和品項地流轉效率。


    但我們的痛點是什么,我們做不了外賣,因為手工面泡湯久了口感就沒有了,所以我們就在速度上做提升,在場景上做革新,還要做文化戰略。只有這些維度提高起來,才能提高我們的競爭力。

     

    所以,我們在設計老碗會這個品牌的時候,既要有里子也要有面子。


    我們的消費群體是月收入在5000——10000的25-30歲的年輕的消費群體,以女性為主,60%為女性。


    ▲老碗會大堂


    我們把握的度是快餐正餐化,特色是場景+爆款

     

    產品力是指產品、服務、環境3個維度,任何餐飲都離不開這3個維度。我們對產品的定義是視聽味嗅觸五覺體來感知。

     

    便宜作為一個客戶塑造點.我們量不大,精致,實惠,我們就好吃,我們就快。


    我們認為產品的核心不是口味好吃,而是放心,品質,穩定。一開始的時候我們懷疑,我們調研問了好多人,西貝好吃嗎?西貝閉著眼睛道道都好吃,但所有人都說不好吃,為什么還去吃呢,穩定給客戶帶來的是品質,供應鏈的控制


    環境的核心是場景和氛圍,我們現在是有很多粉絲對我們的認可,認知已經建立了,我們的存活也是一步步走過來的。


    我們的場景是一個情懷,我們是把陜西的文化帶出來,做一個讓人尊敬的餐廳,利用場景的文化。


    包括所有用的磚,已經裝修好了但發現顏色不行又重新裝修了兩次,光這個我們都多花了十幾萬,包括沙發、燈,這一個都要六千多塊錢,對于一個快餐來說這是非常巨大的,我們就是希望給客戶帶來一個非常好的體驗。


    服務的核心是真誠加真心,守舊,呆板是整個北方服務的通病,我們就是活力,熱情,加真誠。


    我們陜西文化性格里面就是實實在在很直接,所有我們也帶入餐廳,那我們就提煉了關鍵詞,創新,地道,實誠,老碗會,菜品不添加味精,我們傳承陜西民間手藝,堅持手工做面,保證菜品足斤足量,菜品不滿意可退可換,這是我們對客戶一個承諾,也是對自己的要求。


    當你要成為一個品牌的時候必須要有一個底線,當設置一個底線時候上下同心,能夠對食材把關,對產品的要求,顧客會有敬畏之心很夠理解和尊重這個標準。


    3

    品牌力就是戰斗力


    年年都有流行的品類,但活下來的只有品牌。只有倒閉的企業沒有倒閉的行業,倒閉是你自己不行了,而不是品類不行了。


    當我們知道真理背后的邏輯的時候,當你知道活下來只有品牌的時候,那只有一件事你就要成為那個品類的品牌。


    ▲地方文化場景


    抓到本質,掌握方法,路子要精,功力要深,要去扎根,表面看到的都是表象。看到的跟風、模仿、復制,最后怎么死的自己都不知道。


    所以要知道你這個品類的規律,依靠常識,只為實效,拒絕一切偽知識的干擾。


    很多人學的太多了,依然干不好自己一個品牌,是因為沒有找到品牌真正屬性和機會點。


    當你真心發自內心想做一個品牌的時候,你由衷的就會知道客戶的價值在哪里。


    你不是要從每個菜要利潤,而是客戶對我們品牌的印象和回頭率要利潤,就像海底撈送西瓜一樣,當在乎一個西瓜的利潤時候你永遠都做不好。


    怎么干?借力!


    我們在取名的時候,我們所有陜西人都知道老碗會是陜西的民俗,陜西主要是一個農耕文化,就是勞作,那個年代常常吃不飽,在吃不飽的年代端著一個大碗就很幸福。


    所以老碗會就是在物質匱乏年代想吃一碗吃飽干活不累的需求,為什么biangbiang面要寬的呢?就是吃飽了干活不累有力氣,老碗會這個場景不是我們造的,本來就是陜西文化的本分。


    我們直接把老碗用來當做我們的品牌,直接將biangbiang面作為一個品牗后綴,用以強化消費者對品類和品牌的記憶。


    當然,客戶對產品的體驗,器皿體驗,服務體驗,文化體驗,都包含在這一碗面里,讓客戶有記憶感。

     

    品牌的四個階段是名稱,名品,名牌,品牌,我們現在還不是一個品牌,還是在前往品牌的路上。


    這是我們1.0店,我們早期走得也很痛苦,想要存活下來,我們不斷找存活理由,給客戶這樣的一個什么樣的認知呢,就是性價比。


    陜西面館是一個大品類,我們不斷給加廣告語第一代廣告語–地道陜西民間小吃,當我們走到2.0的時候我們是不是要實現什么情懷?


    從小店到大店,其實沒有那么高大上,真正是給我們伙伴解決工作壓力的問題,因為店小生意好,伙伴工作十幾個小時非常辛苦,特別是廚房從早忙到晚停不下來。


    人員勞動力很大,人員流失很大,一個店六七個人,每個人從早到晚一直在干,我們覺得這樣不是一個出路,我們為了改善員工環境,以這樣的初心:服務人員心情好了,給客戶服務自然就好了。


    這里所有的設計都是自己設計的,只是找到一個美工畫出來,那時候我每天都在思考怎么定位,采購的路上,出發的路上思考怎么做,到處去看去拼湊哪些看起來有體驗的場景,我們也走了很多彎路,包括這個窗戶怎么做怎么焊。


    當餐廳形象出來的時候,那種成就感一下就出來了。當時候還有一個小插曲,旁邊有一個和我們一模一樣,老板是一個東北人,三個月后就倒閉了,虧了八十多萬。


    如何通過產品跟品類/品牌產生強關聯,并成為消費者心中的記憶點?


    我們的自信來自我們走過那些走過的彎路和吃過的那些苦,當我們的定位從地道陜西小吃,西安面館,到老碗會biangbiang面,走的是餐飲品類分化的規律。


    全聚德烤鴨,老孫家羊肉泡饃,賈三灌湯包都在告訴客戶買什么,剛開始不想用biangbiang面,我覺得他很俗,滿大街都是,后來怎么又把biangbiang面拽回來呢?


    ▲老碗會biangbiang面


    老碗會名字給人一個聯想就是個大碗,那這個碗裝什么?我們思來想去最活的久的還是biangbiang面,既能代表文化,也能代表產品。


    biangbiang面不僅兼具故事性(主席背書)和趣味性,更是視覺感最突出的面食產品之一,最終成為了品牌的核心爆品。


    我們要做在深圳打拼陜西人的生意,這個品牌代表什么,一聽老碗會,陜西人都知道,我們借助了認知的力。

     

    我們視覺的符號是做biangbiang面過程作為符號,就像西貝ILOVE一樣,你看就明白你在做什么。


    借趨勢發展的力,品牌做的再好,不能代表品類的時候就是死掉,就像去年的小龍蝦一樣活下來的都是老大和老二。


    4

    餐飲人需要不斷地學習


    向過去學習,大家都知道我們存活在三維空間,時間就是一條無形單方向的線,存在兩種不同學習方式,我們走過的路都是彎路,關鍵是你在這路學習到什么,改變了什么,把彎路走成一條直路。


    向未來學習,當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會下載過去經驗,批判來運用在現在當中,但我們是否想過是用了過去的思維才造成了現狀。


    過去20年的經驗,只代表我們一個經驗用了20年。在這個行業是不斷的迭代的過程,不能用經驗批判自己。


    用心做陜面,只為吃的美


    我們如何向正在生成的未來學習,做好當下就是成就未來。


    這個時代正在悄悄犒賞重視品牌的踐行者,所以一切回到原點,與你初心想要干的事情結合起來,你就會得到時代的犒賞。


    最后,說明下行知研習社:知行合一,行在先!相互激發共同進步。歡迎更多的餐飲旺店報名探店,最具行動力的餐飲老板社群成員招募中!


    最深度的考察分享現場


    – END –


    分享 | 楊富強

    來源 | 餐飲O2O

    整編 | LiLo



    愛學習的老板都會點的圖片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巴奴 | 胡桃里 | 云味館 | 松哥油燜大蝦 | 老板戀上魚

    九毛九 | 遇見小面 | 西貝 | 海底撈 | 外婆家 | 桃園眷村

    星巴克 | 美味不用等 | 匠心故事會 | 選址 | 創新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2552.html

    (0)
    上一篇 2017年4月4日 22:38
    下一篇 2017年4月4日 23:1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