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上方“餐飲O2O”關注我們
消費升級,產品越來越細分,市場也會越來越狹小。在眾多的品牌品類中,要想讓你的品牌能夠脫穎而出,出現在大眾的視野里。
只有做到與其他不同,即尋求差異化才能謀求發展。有人說尋找無意義的差異化不叫差異化,但即使是無意義的你也要去尋找,這就是意義所在。
原麥山丘,成立于2013年10月底的面包品牌,短短兩年時間內在北京連開5家店,而且間間人頭攢動。
單靠面包,一個100平左右的單店的最高月流水近240萬,趕超“面包新語”、“85度C”,成為面包的代名詞,是什么讓它如此厲害?
原麥山丘的差異化是怎樣的差異化
原麥山丘,一個在競爭最激烈的北京橫空出世的烘焙品牌,用三年的時間,在北京、天津共開出13家月流水均在百萬級的門店,這一份成績足以讓業界震撼,要知道在以往業界的認知里,業績比較優秀的烘焙門店月流水不過三四十萬。
原麥山丘的創始人葉家志曾對外表示品牌的成功要歸功于差異化。
模式差異化:大店模式+網購
雖然都是面包店,但是商業模式從剛開始就和傳統的面包店是不同的。
在大眾點評上占據過北京10萬家餐飲的第一名和面包甜品類的第一名。每個店開出來,都是一年之內回一個資本額。
差異化不難,難的是如何正確地運用它,從而讓品牌爆發出巨大的生命力。
能做到這一步的,就是一個頂級商業操盤手。
所以今天文章將在道的層面,揭示“差異化”背后的邏輯。
為什么要差異化
說到這里,我們要引入一件往事,曾經有報道記載,葉家志在做Mcake的時候曾獲得雷軍的投資,雷軍在決定投資前曾問過他兩個問題,也是僅有的兩個問題:如何成為第一?第一如何不被人超越?
葉家志在事后總結道:這也成了我日后思考問題的邏輯,不能成為第一的事我不干。
這就是原麥山丘差異化的邏輯,我們不禁會問到,為什么第一如此重要,第二不行嗎?
在這里,我給出我的三點結論:
1、第一品牌擁有定價權。
2、第一品牌是消費者的首選品牌。
3、第一品牌擁有傳播價值。(很少人會關心第二品牌是誰)
如何差異化
我們知道差異化有兩種路徑:
1、強化新特性
2、分化新品類
葉家志選擇的是后者,分化新品類需要開拓者的勇氣,那么支撐著他做出這個選擇的智慧從何而來,下文,我們將從兩個微觀經濟學的角度來解答。
1、沉沒成本(Sunk Cost):已經發生不可收回的成本。如過分眷戀過去的支出,繼續原來的錯誤,則會造成更大的虧損。
2、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為了得到這種東西而放棄的東西。有時候放棄這個東西的價值大于得到的。
將他們結合起來,我們會得到一條指導原則:創業者在做項目決策時,應該關注機會成本,而不應該被沉沒成本牽絆。
把它放到烘焙業可以這樣來理解:在當前行業類,我是否能做到第一,如果不能,是否可以通過差異化來做到第一。
如何將機會成本降到最低
孟子講: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镃基,不如待時。
順勢而為,就是將機會成本降到最低的方法。
趨勢來自于需求,需求源于沖突。
原麥山丘CEO姚天所說的這段話印證了上述推斷:
“近幾年,大家越來越關注健康,于是能當主食吃的歐包漸漸流行。但畢竟少油少鹽少糖無餡料的歐包實在不符合中國人的口味,所以很快就被‘中國胃’們拋棄了。于是,原麥山丘的機會就來了。
從產品層面,我們解決了這兩個需求,健康(臺灣老面,無添加)又好吃(添加餡料,口感改良)”。
在這里,沖突就是健康與不美味之間的關系。這個沖突就是需求。
面包作為一個大眾化的廣譜消費,巨大的需求最終形成了趨勢。
說了這么多,如果要用一句話本文的中心思想,那就是:差異化,選擇比努力重要!
– END –
作者 | 鐘育豐
整編 | 餐飲O2O–小貝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2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