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該做年度總結的時候,該怎么形容2016年的餐飲呢?倒閉潮,可能不那么準確,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或許可以言之一二。
那一半冰冷的海水,正是2016年如期而至的倒閉潮。
一線城市(北上廣深)2016年1~9月,月均倒閉1萬家左右,80%餐企身陷虧損地帶,不僅延續了高端餐企的頹勢,也有如黃太吉這樣的爆紅品牌“墻倒眾人推”的案例。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也顯示,2016上半年全國餐飲收入16683億元,比2015年同期回落幅度加大至0.3個百分點。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但同時,2016年也如一些人預測的,很多爆款品牌脫穎而出。外婆家、西貝筱面村、胡桃里、綠茶、探爐烤魚等餐企還是瘋狂地搶走了大眾的熱情,火到不行。它們自然承擔了冰冷海水旁邊另一半的火焰。
為什么會出現這么極端的現象?來看兩個最大的問題。
什么讓你成為亂戰的炮灰
2015年伊始,深受互聯網刺激的餐飲開始“進化”,戰略思維、創業者、人才、資本全面進入,2015年下半年餐飲增幅更是讓人血脈僨張。
從一線城市(北上廣深)餐飲店數上即可看出,北上廣深半年時間激增5萬多家。
餐飲業的二八定律早已被驗證,能掙到錢的一直是少數,但2015年餐飲的火爆讓懂行、不懂行的全部涌入,做房地產的、賣鋼鐵煤炭的,甚至是電影明星。
懂行的還好說,不懂的、準備不足的,由于盲目開店,很多開張兩三個月就不得不關門或轉讓,有些店甚至還沒裝修完就開始轉讓。
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城市綜合體、沿街商鋪越來越多,餐飲店也大幅上漲,但實際上,餐飲市場雖然有所上漲,卻漲幅有限,跟不上餐飲店的增長速度,餐飲業結構性過剩時代已經到來。
許多中國曾爆紅一時的餐飲,無不走了這么一條道路:一炮走紅——一哄而上——一塌糊涂——一哄而散,從“鴨頸王”到“巴比饅頭”,再到“土家掉渣餅”,一個也沒逃過。
想知道它們為什么暴跌,得先看看它們為什么爆紅。不論是已經淪陷的鴨頸王、土家掉渣餅,還是現在的當紅炸子雞——烤魚,都有一個共同點:易復制。
一些品類,產品很好,但無法快速復制,在閃耀的口碑、營銷之外,不能第一時間呈現在消費者面前,就會很快地被大部分人遺忘,也就難以大面積爆紅。
但爆品不一樣,就拿烤魚來說,弄個烤爐,搞幾個口味差不多的調料,模仿下領軍者的裝修、服務,就能開起一家不錯的門店,生意也不比別人差多少。
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正因為進入門檻低,只要有品牌“振臂一呼”,必然萬人空巷,隨便用地圖搜搜“烤魚”,就能看見5萬多個結果,爆紅品類容易復制的背后,是嚴重的同質化。
一旦市場過了這個新鮮勁兒,回歸理性,供方遠大于需求,結果只能是“分贓不均”地關門大吉。
想從餐飲中突圍,特別是從爆紅品類的亂戰中突圍,必然要解決上面兩個最大的問題。即使是爆紅品類,也有突圍成功的。
差異化抓緊消費者
差異化不是個新詞,但如何做好差異化,每家方法都不一樣。
現在不少餐廳開始主題化,從裝修、服務,甚至菜單上給消費者身臨其境的感覺,以此同其他餐飲品牌做出區隔。還有很多企業在營銷、混搭上玩出花樣,雕爺、黃太吉自不必說,把酒吧、餐廳、咖啡館拉到一塊的胡桃里,還有諸如使用VR、機器人等黑科技的餐廳……
在現在還正當紅的烤魚這個品類里。
珠三角較多消費者開始知道品牌烤魚,是從探魚開始的,探魚能不斷用新玩法刺激消費者,好玩的營銷方式無疑是一種差異化。
但這種差異化方式,關乎其創始人獨特的視角,能想出的獨特點子,這不是每個人都能輕易學會的,是其天然的技術壁壘。
▲探魚六·一校服派對
外婆家子品牌爐魚,則著力主打“飛碟烤魚”——一個申請了專利的外形酷似UFO的烤魚爐子,就這么放在店里,吸引了顧客的眼球,還充滿了社交營銷的屬性。
▲一個像UFO的烤爐
而同樣來自深圳的烤魚品牌——探爐,又有什么與別人不同的地方呢?
在爆品中,大多數品牌都會變著法兒地做口味創新,但大多數是在調料上做文章,這時候,探爐還原傳統做法、口味,采用活魚現點現殺,反而成為了一種差異化。
▲調查顯示,2016年消費者最關注的依然是口味
探爐每家門店后廚都有一個魚池,每天直接將活魚送至門店,消費者現點現殺現烤,因為魚沒有經過冰凍、加工,能最大程度保持新鮮,烤出的魚肉也會更加鮮嫩多汁。
用饕客們的話說就是,“我說不出它們具體有什么不同,但一口咬下去,你就是知道它們不一樣。”
雖然堅持活魚現殺,會損失一些時間成本和人工,卻和其他品牌形成差異化,贏回了更多消費者。
下沉二三線避開結構性過剩
結構性過剩大多出現在一線大城市,那里人群聚集、購買力強,信息傳播迅速,是爆品爭搶的一線戰場,要想避開結構性過剩,渠道下沉算個不錯的選擇。
有20多年從業經驗的餐飲老炮李成鋒,算是烤魚界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原本經營火鍋的他,因為一個偶然機會萌生了做烤魚的想法,于是2013年6月探爐烤魚誕生,首店在華強北茂業,從此一炮而紅,在珠三角區域迅速發展,并在整個烤魚品類遇到難題的2016年,逆勢開出了26家門店,全部36家門店年營業額將達2.6億元。
這有一部分要歸功于它避開一線肉搏式的廝殺,下沉二三線。
▲即使下沉到二三線,探爐依然火爆
探爐在2016年拓展的26家門店,大部分在廣深之外,有的甚至下沉到了茂名、汕尾、陽江、湛江這樣大多數烤魚品牌未及考慮的城市。
一線城市的一線人群,購買力強、社交傳播力強、快速接受新事物,能瞬間為品牌打下知名度、樹立品牌形象,這也是當年探魚能迅速引爆年輕人群,短期創下瘋狂翻臺記錄的原因之一。
基于上文提到的爆品多簡單復制的特性,大多數烤魚品牌全都擠在了一線城市,用差不多的手法爭奪一線人群,但作為人群金字塔上層,一線人群人數其實非常有限,一線城市的誘惑又非常多,這群人很容易“變心”,當市場理性回落,大家就都過不好了。
▲探爐差異化的鴛鴦烤魚,一魚兩吃
其實在大家殺紅了眼之外的市場,是二三線城市、人群對烤魚品牌的期待,“你們在大城市玩這么嗨,什么時候開到我家,讓我也能試試?”這讓烤魚產品在二三線人群保持了足夠的新鮮感,積累了好奇心,無意中醞釀出一種饑餓感。
而70~80元的人均消費,也符合二三線人群的消費力,加上二三線人群本身就比金字塔頂端的一線人群更多,競爭者少,渠道下沉反而能收獲更大的市場。
探爐這個轉向,一方面避免了和探魚、爐魚等品牌短兵相接,保存了實力,一方面在重點城市、地區之外,快速圈粉,樹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
爆紅品類幾乎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出現,2017年必然也會有它自己的爆品,想從中突圍,首先要看清市場形勢、慎重選擇開戰的市場,有時候下沉二三線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同時,碰見爆品千萬不能盲目跟風,一定要打造自己的差異化優勢;在有一定根基后,想好擴張戰略,瘋狂擴張很可能玩死自己。
當然,做餐飲會碰見各種大大小小不同的問題,以上只是九牛一毛,還有更多突圍方法等著餐飲人不斷去探索。
編輯 | 紅餐網_白唐
大家都在看(狂戳下圖)
↓↓↓
內容交流 | 請加微信:hongcw66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18026395830
↓↓↓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6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