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鍋大事件盤點,這7件大事你都知道嗎?










    對火鍋人來說,走過的路都是值得細品深思的。


    最近一年,在資本市場和跨界大咖的推動下,火鍋業加速了升級轉型的速度,呈現了百花齊放的盛況。


    餐見君整理出了火鍋行業的7大事件,和大家一起回顧過去,總結經驗。





    串串品類全年急速增長29%



    在成都2016年開始傳統火鍋企業已經從過去的1萬多家跌到7000多家,跌幅高達28%,同樣也是在成都,去年串串店鋪數從過去的2235家增加為2884家,全年増速29%,不僅成都,成都以外的地方更受歡迎,傳統火鍋和串串火鍋呈現了冰火兩重天的局面。


    有業內人士甚至給出了這樣的評價:“新派串串火鍋的出現,將挑戰傳統火鍋行業近30年一統美食江湖霸主的位置。”  



    解析:成都串串的急速增長,給火鍋產業帶來的一個新的信號。傳統火鍋還有生存的空間嗎?當我們仔細觀察串串和火鍋此消彼長的變化的時候,應該看到的是消費者消費習慣的改變。出門吃飯已經成為一種常態,隨遇而安、隨心所欲成為一種特征,模式的改變就變成了一種必然。隨著國八條的全面落實,今天的主力顧客群已經從中老年變為了中青年甚至青少年,公款消費變為了私人消費,吃大盤方式變為了吃小碟。歲月變遷,此消彼長,串串的大受歡迎也就沒有什么奇怪了。串串不是最后一個模式。顧客需求在變,模式一定會變。




    “方便火鍋”野蠻生長,急需市場規范


    方便火鍋”出現后迅速成為火鍋市場的新寵。在國內某電商平臺上,銷售方便火鍋的店家就超過4000家,其中某些店鋪月銷售量高達上萬件,但是打著“方便”字眼的這款新型火鍋,背后其實危機暗藏。


    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的2016年版《食品生產許可分類目錄》,在方便食品目錄中,只有油炸方便面、方便米飯、方便粥、方便米粉等,并未包含方便火鍋,業內人士表示,由于準入門檻和行業標準的缺失,委托方在選擇生產商與產品控制的過程中更具隨意性,這也加劇了方便火鍋市場的亂象。



    解析:創新在前,管控在后,是互聯網時代市場管理的一個規律。沒有哪一個管控走在產品創新的前面。應該感謝“方便火鍋”,讓我們火鍋產業再一次走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上,也讓食品行業增加了一個新品類。在保證食品安全衛生的情況下進行行業管控,十分必要。希望基業長青的火鍋企業,應該擁有一套高于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的企業標準,讓自己的方便火鍋成為行業標桿。



    黃記煌推出外賣新品


    黃記煌董事長黃耕在武漢為即將上線的外賣品牌作說明,并親自將外賣新品和店內燜鍋各燜一鍋給在場的同盟商品嘗做對比。


    黃記煌外賣包裝采用高品質鋁箔材質,保鮮保溫,配上外包裝紙盒和防水保溫袋,給每一位喜愛黃記煌的“黃粉”最舒適的體驗。



    解析:黃記煌永遠是在小步快走。這樣的一個創新,將燜鍋和快餐結合到一起,把堂賣和外賣統一到一塊,在提高效率方面,又向前邁出了大大的一步。


    切莫小瞧這樣一個“微創新”,也許這樣的一個小改變,真的會拉大餐飲大賣場參賽者的距離。




    新辣道搭載微播外賣小程序



    新辣道通過微播易道微信小程序定制開發,可自主部署營業時間、配送范圍、配送費用等參數,創建外賣菜單等,小程序功能:品牌介紹、門店定位、外賣訂餐、訂單管理、評論功能、個人中心。



    解析:新辣道跑的真快。有錢人是不是一有錢了就會任性?這個騰訊小程序無需任性,家家企業可學習。


    對于生活在各個商圈里的餐飲企業來說,跟隨新辣道的腳步是必須的,也是有效的。這樣廉價有效的營銷方式,誰有理由說不!




    呷哺將從“快餐”轉型“輕正餐” 



    被譽為“快火鍋之王”的呷哺呷哺正力圖抹掉消費者心目中的“”字。


    2017年呷哺呷哺董事長賀光啟在上海宣布新戰略,呷哺呷哺的模式將從“快餐”轉型“輕正餐”,以“火鍋+茶飲”的創新商業模式,打造“火鍋界中的星巴克


    值得關注的是,2016年呷哺呷哺新推出了中高端火鍋“湊湊”,同樣主打“火鍋+茶飲”。



    解析:呷哺呷哺怎么打好眼前的這手牌肯定有他們自己的一套想法。“精算”是呷哺呷哺的擅長,他們從來不會因為堅持毛利率而放棄市場份額。


    在各個大大小小的商業綜合體里,無論改變還是沒有改變模式的呷哺呷哺和湊湊都是人流洶涌,看來“火鍋界中的星巴克”之夢似乎并不遙遠。


    呷哺呷哺現在關注的是品牌,是那種能夠基業長青的品牌。中國火鍋人喜歡百年老店的情懷和感覺,無論來自大陸還是臺灣。





    “小龍坎”商標爭奪大戰塵埃落定



    2017年7月29日到8月11日,多名消費者在食用“小龍坎老火鍋”后出現不同程度的腹瀉……對于上述多起事件,成都小龍坎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在7月26日至8月16日期間,連發10條微博稱,這些“小龍坎”火鍋店均不是直營店或加盟店,而是“高仿”“仿冒”的……


    2018年1月4日,一則爆炸性的消息在川渝吃貨圈引起關注,成都小龍坎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在其官網及微博發布“致歉”公告:“小龍坎”商標已被注冊,成都百家“仿冒”小龍坎的火鍋店需要立即“改名”,否則將會被追究法律責任。



    解析:有些火鍋企業商業經驗的不完備表現在方方面面,在走向成熟的過程中,這種投機行為所付出的代價確實不低。


    人家注冊的火鍋品牌,憑什么會讓沒有所有權的火鍋企業白白使用?力氣費了,資金投了,但品牌卻是為別人傳播的。企業沒做大,品牌方不言語。企業稍有影響,品牌方就會找上門來索取使用費。作為一個成熟的企業家,絕不會做出這樣的行為,火鍋企業應該引以為戒。


    做企業,表面上看是做店,本質上是做品牌。沒有自己的品牌,火鍋企業不會做長久。




     海底撈化解“老鼠門”危機公關 


    8月25日,海底撈北京太陽宮店和勁松店被媒體爆出后廚出現老鼠、掃帚簸箕抹布與餐具一同清洗、火鍋漏勺用來掏下水道等多種衛生安全問題,引起社會強烈反響。當天下午,海底撈在官方微博發布致歉信,承認后廚衛生存在問題,并發布7條整改措施。


    除了涉事門店“停業整改、全面徹查”,海底撈8月25日公布的整改措施中還提出將組織所有門店排查,并積極配合政府部門監管要求,開展陽光餐飲工作,做到明廚亮灶,信息化、可視化,對現有監控設備進行硬件升級,實現網絡化監控。



    解析:海底撈的公關能力總是讓人欽佩,謙和自然,不急不躁,讓消費者們都不自覺的站在海底撈一邊說好話。


    食品安全衛生是餐飲行業的大事,各有關部門十分重視。作為行業的翹楚,海底撈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可想而知整個行業的食品安全衛生會是怎樣一個情況。


    基礎薄弱、思想認識、傳統習慣、現場管控是四大原因,徹底解決絕非一日之功,需要所有餐飲行業的人士努力改變思想和行為的頑疾,將食品衛生安全問題的責任和制度落實到位。



    End

    統籌|巖巖

    編輯|阿寧

    火鍋餐編輯整理,轉載請聯系授權

    圖片來源于網絡




    這是火鍋餐見為您分享的第 59 期內容

    歡迎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


    快到鍋里來

    !




    點擊下方藍色文字,查看往期內容

    海底撈申請上市,為火鍋人瘋狂打call!

    混戰三年的火鍋外賣,究竟誰能笑到最后?

    不走尋常路,西安清真火鍋一哥養成記

    海棠花開前,那是一段哭笑不得的路

    一個火鍋二代的餐斗史



    聯系我們 | 18637183183(同微信)

    內容交流 | 18039281106(同微信)

    郵箱 | 1303859391@qq.com

    歡迎來撩~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3562.html

    (0)
    上一篇 2018年6月4日 14:05
    下一篇 2018年6月4日 17:25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