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上方“餐飲O2O”關注我們
明星自帶粉絲,自帶話題,自帶關注度,所以只要是明星相關的事件都可以成為營銷事件。隨著“粉絲經濟”的興起,餐飲品牌們也可以借勢這種模式大做文章。
無論古代還是現代,明星人物永遠都是社會舞臺上的主角,促銷創意也好,活動創意也好,到底怎樣借勢明星人物打造品牌?
從2014年開始,鹿晗、吳亦凡、李易峰、TFboys、張藝興這些‘小鮮肉’們開始集體‘爆紅’,“有顏有實力”是“小鮮肉”爆紅的前提,也與社交媒體的發展不無關系。
而鹿晗就是“社交媒體造星”的90后典型人物,他今年剛剛過完26歲生日,其#鹿晗生日季#的微博話題閱讀量就高達21.1億,討論量達1028.5萬條。
甚至鹿晗更是首個以微博評論量超過1300萬條評論而獲得杰尼斯紀錄的明星。如此高的關注度是很多一線明星如姚晨、鄧超、范冰冰等都不能比擬的。
而正是隨著“粉絲經濟”的興起,品牌們也可以借勢這種模式大做文章。
新玩法:新歌+品牌借勢
10月20日,鹿晗工作室發布了一條關于鹿晗最新mini專輯《Xperience》上線通知。
此次一大宣傳看點是其攜手各大品牌與合作方,發布“與鹿同行X時X刻城市攻略”,開創新曲經歷地圖,而這其中就包括海底撈、雕爺牛腩等這樣的餐企。
因為首發新歌為《某時某刻》,這次品宣創意是借助歌名,希望歌迷朋友們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地點不同的時間,用同樣的3分54秒聽完這首歌,結合地非常妙。
餐企品牌推廣的形式非常多樣化,而此次這種新穎的方式,基于雙方在不同圈內的影響力,而做的一次成功企劃。
對于餐企來說,適當地植入自己的品牌,這種方式無疑是溫和的,但有時候又非常有張力,就看這個度,而此次鹿晗新歌發布,這個度就把握得非常好。
餐飲品牌如何借勢?
1、海底撈
海底撈,火鍋中的戰斗機,賣點是“令人發指”的變態服務。目前擁有138家直營餐廳,創業成功的經歷被入選哈佛商學院案例。
19:07 海底撈—文案
城市里,燈火初上
身邊的人來來往往
用音樂調味人生
用美食慰藉旅程
2、KFC
KFC,不需要過多宣傳,是為中國消費群體改變最多的洋快餐品牌。
一直以來,KFC的思路就比其他洋快餐品牌聰明的多,懂得順勢而為,所以在中國,其市場占有率也是最高的(與其他漢堡品牌綜合對比)。
12:07 KFC—文案
所有的等待
都值得被期待
迎來味蕾的交響樂
感受幸福時刻的來臨
盡管前段時間雕爺牛腩風云不斷,喧囂后歸于沉寂,但這不能否定其在餐飲業創造的奇跡。
2013年5月正式開門營業,僅用了兩個月的時間,便實現了所在商場餐廳坪效和翻臺率的雙冠軍,憑借兩家門店獲得6000萬融資,同時風投給出的估值高達4億元人民幣。
15:57 雕爺牛腩—文案
皮娜鮑什下午茶定制套餐
繞著夢想一路轉
也曾孤單,也曾彷徨
偶爾也需要停下
思考,再出發
4、味多美
味多美,一家面包坊,于1996年設立品牌,目前在北京地區有280家門店,全國超過300家。
今年在世界杯面包大賽(全球高水平的面包比賽)。上獲“國際精英面包坊”榮譽,這對于中國品牌來說,可謂是實力的肯定。
7:07 味多美—文案
穿過黑夜,又是另一個清晨
對于人生的陌生
帶著甜品的芬芳
去沖撞,去飛翔
還可以如何玩?
這次合作還有什么?單單是幾張品宣圖嗎?非也。在宣傳中,還有:
1、消費者可以在合作品牌的餐企門店中按照時間點聽到這首歌,營造場景代入感;
2、這個企劃案中,時間線布局得非常有講究,早餐是7點在面包坊,午餐是12點在漢堡店,下午茶是近16:00吃情調,晚19點吃聚餐吃火鍋,按照生活方式精心排序;
3、其他外延活動也通過這些圖片一一通知,如KFC某旗艦店會邀請鹿晗進行新歌輕功party,味覺美在幾個特制面包外賣中放入了隱藏的獎品……等等。
這一合作模式,其實原理很簡單,但推行的方式,是在借助如今電子音樂專輯和社交媒體傳播效應,可以說是一大創新。
總結:借勢營銷并非首選?
越來越多的品牌越來越熱衷于借明星做所謂的“借勢”。但事實上,明星、品牌、受眾等一起炮制著一場場游戲,而在這些游戲中,在品牌消費了明星的同時,受眾也在消費著自己。
餐企如何做好自己品宣,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過度包裝,如何恰當好處地提升品牌認可度,是餐飲人必學的一課。
借勢明星的粉絲效應玩轉各種宣傳渠道,從而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但同時,品牌也要注意傳播過程中的受眾群體屬性,如借勢‘小鮮肉’的品牌最好是年輕消費者需要的相關產品。
利用社交媒體打造明星的路徑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即走的是特定屬性人群消費的路徑,如‘小鮮肉’們僅在90、00后的圈子中已經被奉為‘神’級偶像,而在其他人群中卻較為無感。
借勢的事件或人物是載體,要根據產品特性選擇事件的形式,主題,才能做到很好的相關性。營銷是手段,通過營銷思維植入事件,讓事件更好的被傳播,同時通過營銷手段讓事件更快更好的傳播。
而事件營銷,并非就如大家想象那樣,是營銷傳播的首選。
營銷的作用是將產品和服務通過某種包裝形式,更快更廣的讓用戶認知并更容易的接受。本質還是產品和服務本身,產品即服務,服務即營銷。
無論是做某個產品,還是品牌,重心都不應該放在營銷推廣上,打磨好產品,產出好內容,提供好服務,它們本身就是有價值的,就是會產生口碑,且達到營銷推廣的作用。
– END –
作者 | Lilo
來源 | 餐飲O2O
編輯 | 小貝
9.22中華標桿餐飲創新故事會系列報道: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3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