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市場向低線城市傾斜,這將是一次巨大的消費增量和消費升級的機會。
辰智科技《2019中國餐飲大數據白皮書》數據顯示,四五線城市餐飲飽和度僅為20%左右,比一線城市低出80%。
低線城市開店率明顯高出關店率超10%水平,整個市場待開發空間巨大,對于餐飲行業來說,這將是一次巨大的消費增量和消費升級的機會。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三四線及以下城市人口占比高達77.55%,龐大的人口基數自然對應著同樣巨大的市場潛力。
辰智餐飲數據庫數據表明,從整體門店增長情況來看,一二線城市呈現明顯的負增長趨勢,四五線城市增長明顯。
從不同線級城市連鎖化的趨勢來看,四五線城市品牌增長率明顯高于一二線城市,品牌門店數增長也優勢明顯,特別是五線城市,品牌數和品牌門店數增長率高出一線城市接近一半。
低線城市的餐飲飽和度給餐飲品牌下沉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城市的品牌和門店增長速率,低線城市呈現快速增長之勢,可以看出,餐飲市場向低線城市傾斜。
2019,眾知名餐企選擇下沉市場,但也表現出水土不服現象,海底撈的下沉,跟小鎮青年的需求并不相宜,而正新雞排、蜜雪冰城卻在小城市分得鮮美蛋糕。
下沉市場呈現其特有的特點,四五線城市盛行熟人經濟,小鎮青年閑暇時間居多,對性價比高度敏感,餐飲進入下沉市場,貼近消費者心理需求,往往更能獲得信任感和忠誠度。
低線城市餐飲市場發展空間巨大,但下沉市場的錢真的好賺嗎?
大城市看流量,低線城市拼復購
一二線城市人口高度集中,低線城市人口相對較少,低線城市成為品牌爭奪的存量市場,在這種情況下,復購率顯得舉足輕重。
大城市集中式發展,流量是個極為重要的指標,低線城市如何吸引小鎮青年復購更為重要。下沉市場,往往沒有大城市那么明顯的流量優勢,餐飲門店不能只滿足某些特定的場景需求,而大眾化剛需產品反而會更有吸引力。
任何一個市場,都是要跟該市場的消費者特性偏好相匹配,才能吸引顧客入店。
要如何滿足下沉市場的消費者需求,就需要進行市場化調研,勾勒下沉市場食客畫像,制定詳細食客洞察報告,根據消費者需求創新產品,研發下沉市場的餐飲爆品,才能真正吸引足夠多的復購率,從而增強收益,以至于在下沉市場長期存活下去。
模式創新才是出路,生搬硬套只能退出
選擇下沉的品牌,生搬硬套大城市的模式顯然行不通。
就拿產品菜單來說,低線城市人均收入偏低,消費水平也比不過大城市,那么產品菜單定價就要有接地氣主打產品的透出,將幾款最符合小鎮青年消費心理的產品放在菜單前幾位,形成明顯的差異化銷售模式,更符合下沉市場特點。
低線城市消費人群是一群對性價比極度敏感的人群。
在產品研發上面,餐企也要設置相應的高性價比的套餐,套餐贈飲或是套餐贈食,價格符合消費者心理價位的同時免費獲得搭配贈品,更能給消費者留下高性價比的印象,這其實是一種適應本地化的低價營銷戰略。
完整的供應鏈系統,才能加快品牌擴張
低線城市擁有租金低的優勢,多的是夫妻館子,品牌入駐,供應鏈成本和管理都是必須要綜合考慮的因素。
隨著全國餐企連鎖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供應鏈體系和標準化流程都已經趨于完善。
但是不同的市場特性對于供應鏈的要求不同,下沉市場完整的供應鏈系統能夠加快品牌的快速擴張,低線城市物流等條件是否跟自身供應鏈平臺相匹配,還是需要品牌綜合考量評估后,再談下沉市場戰略的。
餐飲市場下沉是大勢所趨,餐飲品牌你們準備好了嗎?
推薦閱讀
商圈秀智能選址:13331883563(微信號)
餐飲渠道咨詢 :13331816731(微信號)
辰智商務合作 :13764709059(微信號)
點擊“閱讀原文”,獲取2019報告合集
原創文章,作者:辰智,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7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