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標準化、去廚師化、地方菜等幾個熱詞,成為餐飲行業最火爆的議題,大家各抒己見、莫衷一是,不如今天就切入幾個成功的案例來厘清思路、切中要害。
01
為啥老字號小吃店常常關門歇業?
就以“美食之都”廣州為例,2019年廣州住宿餐飲營業額1524.97億元,增長9.8%,在全國城市中人均消費額排在第一位,不負“食在廣州”的美名。
但是在另一方面,從2006年至2014年廣州已有16家老餐飲字號停業或歇業,比如大三元酒家、榮華樓、菜根香、大同酒家等等。
“這一方面是因為面對新興的O2O、新派飲食的沖擊,廣府傳統餐飲業早前進入了調整期,另一方面是”新廣州人”所帶動的飲食文化更多元,使得這些”老字號”受到沖擊”,廣東地標美食評委勞毅波曾這樣評論。
在當地生活了幾十年,從小吃到大的店鋪一間間關門,每一家都有自己的招牌菜,老字號之所以出現危機在于多方面原因:
由于租金和人工逐年上漲
固守街坊,但客群老化
餐二代不愿意接手,缺乏人才的培養
管理水平欠缺,沒法復制連鎖業務
因此,首先要看到餐飲業的變局,只有正確判斷行業的方向,才能解決比如地方菜的出路、標準化及去廚師化等棘手的問題。
02
陳鵬鵬鹵鵝是如何推陳出新
并斬獲國際大獎的?
陳鵬鵬鹵鵝斬獲法國“馬士杯”鵝肝大賽亞洲首獎
在8月深圳餐飲創新游學營上,陳鵬鵬鹵鵝的品牌總監蔡琳琳女士為大家講解奪冠的故事。
馬士杯是全球鵝肝頂級賽事,陳鵬鵬鹵鵝團隊是本屆“馬士杯”大賽中的亞洲唯一受邀代表隊。一切就地取材,大賽中陳鵬鵬鹵鵝代表隊憑借精湛的廚藝、獨特的鹵鵝配方獲得挑剔的評委們高度認同,在法國贏取馬士杯,相當于一個法國選手拿了乒乓球冠軍,因此陳鵬鵬鹵鵝一戰成名!
其實陳鵬鵬鹵鵝出自潮汕地區街頭巷尾的傳統小吃,本來就是宴席上的一道特色家常菜。好比鹵水拼盤大家都熟視無睹了,每次在一桌佳肴珍饈中扮演一個“不起眼的小兵”,每個粵菜廚師都能手到擒來,憑啥能“冒出”一個陳鵬鵬鹵鵝?
這道似乎毫不起眼的地方菜已經接近20家分店,光深圳機場就有兩家門店,單店月賺過百萬。
其一、光有傳統風味顯然抓不住食客的心,打造老味新食尚才是關鍵。
有人說“連鎖餐廳全是標準化制作,缺少人情味,而且他們制作的菜品一點不正宗,我們本地人絕對不去吃!”,但是餐飲行業一味守舊沒有出路,只有推陳出新才是關鍵。
其二、色香味俱全的門店充滿“誘惑”。每個走過門店的人都會被明檔亮廚所吸引,或者被“色誘”——被金黃的、渾身充滿誘惑的鹵鵝;或者“聞香識味”,路人聞到香味后,難以逃脫。
其三、優質的食材。其菜品統一用最優質的新鮮獅頭鵝為原料,鹵鵝肝,來源于每天吃1公斤新鮮象草的鮮鵝鵝肝。
獅頭鵝是 潮汕地區特有的品種,肉質豐美、口感良好,而養殖產地只局限于幾個地區,為了做到對原材料的嚴格把關,陳鵬鵬鹵鵝有完善的獨家獅頭鵝供應鏈,從而真正實現源頭可控。
其四、秉著匠心對菜品的制作工藝不斷改良。傳統潮汕鹵水重料,鹵味偏咸且喜用老鹵,講究鹵水越陳味道越醇厚,只是存在不為人知的缺陷——陳鹵亞硝酸鹽及菌種超標,不利于人體健康。
于是,陳鵬鵬鹵鵝團隊在鹵水的制作上,從健康出發,大膽摒棄傳統老鹵,經過反復調試,一舉攻破難題——秘制鹵料,并在行業率先提出“每天五次出爐,新鮮不過夜”的新標準。
重新定義標準,既有對傳統的繼承,又有創新之舉。只有這樣,才能重新煥發“地方菜”的生命力。
03
滿街的豬腳飯“跑出”一個豬戈戈
在廣東都有這樣一句話:每天有加不完的班,吃不完的豬腳飯。
街頭巷尾往往有一個不起眼的豬腳飯排擋,美其名曰“隆江豬腳飯”。
有一家企業把潮汕鹵味——隆江豬腳飯作為切入口,從4-8月連推5家店,不僅贏得了消費者的一致好評,營業額也達到35-55萬,甚至于5家店一個月就售賣3.5萬份豬腳,成為淡市里現象級的存在。
聞訊而來求合作的加盟商每天都接待不過來,為啥疫情下“豬戈戈”能站上風口飛起來呢?
1、首先豬戈戈重新定義品類標準。
堅持門店現鹵,新鮮出爐,絕不隔夜。在標準上與街邊店作一個區隔,全面提升品類標準,拒絕一鍋鹵水隔夜反復使用、以致嘌呤過高的通病。
不僅如此,豬戈戈選用的都是雙匯、正大供應的品質豬肉,不僅三證齊全,而且張總反復強調——食材都是經過核酸檢測的。
2、定義流程,標準化作業
(1)明檔現做,規范流程
每天早上五點開火,經過13道工序,6小時熬鹵,才能足火足味。
(2)鹵料配比標準化
出身西貝的張敏深知食材用料、鹵料配比的重要,研發團隊在傳統的工藝里,加入潮汕香料,力求革新。期間調試的配方不下百種,每次至少要用五十斤以上的原料,長時間熬制,直到尋求到 ” 令人尖叫的口味 “,相應食材、鹵料配比才正式確認下來。
(3)員工通崗作業,淡化傳統大廚的作用
豬戈戈通常采用7+2用工模式,倒班的話8-12人。門店員工在各道工序上輪崗,從而熟悉每個工序。不僅可以根據人流靈活調班,而且擺脫傳統餐飲的大廚中心制,在成本和用工上更加節省。
快餐達到15秒出餐,旗下門店60個臺位創紀錄接待1000人,翻臺18倍,創下一個驚人的記錄!
04
4000億總量的大市場
如何做標準化的油燜大蝦?
小龍蝦產業總產值已達4000億,這樣一個巨大的產業涌現出這樣一個企業,一年只賣三道菜——油燜大蝦+毛豆+黃瓜拌面,成為行業里的一個“傳說”,并于2017年一舉獲得天圖資本等近億元的投資,這就是松哥油燜大蝦。
我們看看華為出身的松哥如何處理標準化和所謂“去廚師化”的紛爭。
按照松哥油燜大蝦的定義,標準化的關鍵是如何最大限度降低人為因素與經驗的影響,使產品質量達到穩定。
具體來說,就是員工在沒有專業廚師現場指導的情況下,根據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ce標準化作業程序)進行培訓,可以完成產品制作,且外觀、溫度、口感、口味符合產品的最終出品標準。
通常來說說中餐很難標準化,但可以通過以下方法實現主要產品標準化。
使用標準化設備:如德國的多功能蒸烤箱,節省人工,也能實現操作標準化;
定制器皿:比如說1盎司定量勺、1茶匙、1.5茶匙等,方便廚師操作,忙的時候廚師不可能,用稱去一個個去稱 。
長期的訓練:如專人專灶這10個澆頭就是2個廚師負責,規定每個現場澆頭的出餐時間標準,重復做,從人工變成機械式變成本能,從而實現標準化。
小結
單純談論標準化、地方菜、去廚師化可能都容易限于口舌之爭,只有在具體的案例中才能領悟到推陳出新的精髓,從一道司空見慣的“地方菜”到具有競爭力的領跑企業,這其間需要全方位的努力和迭代,諸如極致的產品、獨家的供應鏈、標準化作業、人力資源體系、門店的場景設計、出色的營銷手法等等。
9月28-29餐飲O2O創新學習營就要抵達廣州,目前新朋老友報名非常踴躍。九毛九、太二、陶陶居、客語、點都德、亞洲吃面等廣州本土最勁爆的新老品牌齊聚一堂,相信大家在親耳聆聽講課、親自下到廚房后對行業有更透徹的了解。()
以前沒有想明白,這次來廣州想明白;
以前覺得自己都OK的,這一次來廣州會發現自己原來欠缺太多!
餐飲O2O“重啟2020”專題文章
— 分析與報告 —
— 餐飲O2O幫扶對接 —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8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