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壯志未酬,折騰不止,西貝的超級肉夾饃這回落得了地嗎?



    開十萬家快餐店是賈老板的心結和夙愿,可惜歷經頭些年幾輪折騰,還是沒找到北!白白的扔了幾千萬,壯志未酬,心有不甘啊!當然,西貝有折騰的能力,有折騰的資本,也有敢于面對折騰失敗的勇氣!


    這不,又從18年中旬開始卷土重來,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試水,全面導入“超級肉夾饃”快餐項目。


    應該說,西貝是我們餐飲界非常值得欽佩的餐飲品牌,賈總也是我們十分敬重的老大哥,守著那么大的產業每天負重前行,事無巨細,說實在的,在餐飲這個行當里,營商可實在是不易啊


    今天,我們專題討論超級肉夾饃,就是試圖從局外、從專業、從第三方的角度,以善意、建設性為出發點和目的,來為西貝出出主意,把把脈,在西貝的快餐之路上,不想添堵,只想添磚加瓦!討論的過程中難免會有偏差、偏激甚至于批判的言論,請多包涵!


    下面開始,首先,我把深圳試點店的概況簡要的介紹一下:



    項目位于深圳福田皇崗水圍村口,皇崗是深圳比較大的社區,人口總量大,消費力強,門店點位鄰公交地鐵口,隔壁肯德基,流動與固定客群兼備。


    但同時,這地方也是寸土寸金的地界,平均600-800/m2/月的租金也是嚇死個人啊


    門店實用100多平米,一次性營建投入100多萬(不含轉手費,具體多少?保密!),直接看上去,就是一標準的快餐店嘛



    店里的主產品有幾款肉夾饃,一個臊子面,一個涼皮,一個酸辣粉,一個韭菜雞蛋餃,兩個粉湯,兩款粥,還有肘子、飲品、小食若干,沒了!人均消費40元左右。





    下面開始挑毛病:


    01


    第一個問題:為什么要殺入快餐,快餐市場面臨著什么共性難題?


    1、過去一二十年的發展紅利期已過,市場的三高壓力日趨沉重;


    2、飯市短,客單低,成本壓不住,營收已到天花板;


    3、晚市、非飯市沒生意已成常態,投入產出不符合今天的商業邏輯;


    4、受正餐、便利店的分流、蠶食嚴重,快餐店的營收出口大幅萎縮;


    5、黑作坊騷擾,外賣平臺綁架,在劣幣驅除良幣的背景下,正規軍幾無利潤;

    ·

    6、快餐的剛需特性,表現為大工業化,體驗度低,實體店的存在根基動搖;


    02


    第二個問題:為什么要以多品類實體店形式進入社區?


    這里有兩個關鍵詞,一是多品類快餐,一是進入社區;


    先談多品類,多品類也就意味著標準的快餐店打法,產品結構組合搭配,人員、工種一個蘿卜一個坑,哪個也不能少,工業化后臺支持,標準化系統管理。與單品對比,是相對的低品質,相對的高難度,相對的重資產!


    如果有可能的話,我會選擇做單品,或者單品類。


    您就那么一小店,還那么多品類品種,還得雇那么多人,占用那么大空間,抓品質顧東顧不了西,集中采購量都很難上去,精力無法聚焦,導致哪個也好吃不到哪里去,過去行,那時候短缺時代,填飽肚子一路小跑,現在不好吃不難吃的,您可真的沒什么競爭力了。


    第二個關鍵詞是“進入社區”,對于西貝來講,習慣了在綜合體里盤踞,進社區有什么高招嗎?身段不降下來能活得下去嗎?


    說實在的,西貝這個點位還不能完全算社區,你再往里面走兩步試試看?一群一群殺紅了呀的夫妻檔個體戶能把你給撕了。


    社區是小餐飲的天下,和那些樓下干活,樓上睡覺,一個人頂仨的游擊隊比,正規軍根本就不是對手!這幾年經常聽說要走出綜合體,挺近社區,有幾個成功的?拿出來說說看。


    正規軍快餐進入社區基本上死路一條,因為這根本不是快餐的戰場!你想想看,一大早社區的主力都上班上學去了,剩下了老弱病殘,午市在哪?


    午市靠誰來填滿?午市以后是漫長的非飯市,人力、物力、資源的空耗,到了晚市了,飛出去的鳥也該回家了,可人家不尿你啊,人家心說,我中午在單位、在學校吃快餐,晚上你還讓我吃快餐?


    我肯定是在家里做做飯,或者一起到外面下館子,所以說,快餐在社區里是姥姥不疼爺爺不愛,人家個體戶在里邊是為了全家有口飯吃,有個地住。


    至于在社區外圍蟄伏的快餐,畢竟是空間選擇性有限的,加上好的點位可和一線租金媲美,那又是另當別論了。


    03


    第三個問題:現在的快餐市場與10年前的快餐有什么本質區別?


    1、現在是單品類、小而美的天下,我們再看看以前那些高大上,所謂的標準化、工業化的領導品牌,有幾個能活得好?還不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而單品類、小而美的快餐反而是活得有滋有味。


    你像是酸菜魚飯,魚你在一起的魏總也在我們群里,犟骨頭排骨飯,譚總也在群里,潮州鹵鵝,吉祥餛飩


    因為產品少,容易復制,供應鏈能夠全程貫穿,所以加盟連鎖能夠迅速的把規模做大。


    2、現在是快餐過渡小吃化的天下,可以看到,這些年小吃風行,廣受市場追捧,可能跟消費升級,人們的舌頭挑剔有關,但小吃在業態屬性方面是大大的優于快餐,彌補了快餐的軟肋。


    你比如:小吃可以把非飯市拉動起來,小吃可快可慢,可繁可簡,既可以單人消費,也可以多人共享,小吃在商圈選址方面也是有很多優勢的,而且有地域文化屬性,便于品牌策劃包裝,在大型綜合體里還是比比皆是的,不像中式快餐,那高端商場的門檻根本就不讓你跨進去。


    比較醒目的幾個品牌大咖也在我們群里,比如:黑白電視,比如眉州小吃,比如萬利記,阿甘鍋盔,梁喜娃,阿香米線


    3、現在是匠心與口味極致的天下,現在不比以往,不好吃,沒有產品力真的混不下去。


    為什么這些年潮汕餐飲那么火爆?一開始是牛肉火鍋,沒別的,食材新鮮,口味極致!然后是潮州鹵鵝風靡天下,這段時間潮州粿條又開始冒頭,各類海鮮食材檔頭式在門前一字排開,鮑魚、龍蝦上!


    海鮮粿條人均50、80,食材新鮮、工藝講究,湯底原汁原味,這樣的產品才具有殺傷力!


    04


    第四個問題:這樣的商圈選址和人均消費,有示范效應嗎?


    首先,談談商圈選址。我想,既然是示范店,那么在商圈選擇方面一定是針對特定商圈,特定群體而有目的性的開店,不應該是隨意的逮哪是哪,弄個鋪位先干著,要知道,超級肉夾饃可是有使命的,它承載著十萬個西貝小老板的夢想呢。


    回頭再看,類似的地方在深圳還能不能捋出來20個?我看懸!就是有20個,那租金相對于您的獲利能力能不能扛得住,還真不好說



    其次,再看人均消費。須知,人均40元的消費,在快餐里這可不是一般的“小貴”了,一個肉夾饃21,再來個酸辣粉或者什么粉湯又是19,這就40了,再來個涼皮又是19,就算是最低的套餐組合:一個肉夾饃,一碗湯,一份涼皮也是39塊錢,在社區里基本夠得上是LV水平了,各位覺得能走多遠?


    05


    第五個問題:這樣的出品質量和軟硬件配套,真的是來自西貝?


    要說貴點,其實也沒什么,關鍵是您得對得起那性價比呀,大家可以對照著照片看看:



    誰能分出這倆有什么不一樣?


    還真不是一回事,一個是經典臊子面,一個是雙河鎮喜慶專用粉湯,看照片沒把西安人鼻子氣歪吧?



    這工業化速凍餃子敢和喜家德賣一個價,28元,你服嗎?底氣在哪?



    你這黑椒牛柳或者藤椒雞塊都工廠出來的,沒溫度梆硬脂肪感全無還買那么多錢,怪不得沒人買。


    西安人給看看,這是經典涼皮嗎?



    再看看這土拉八幾的密胺餐具,這滿手流油的紙托,這滿桌子都是的一次性包材,我怎么懷疑是遇上了假西貝!



    06


    第六個問題:超級肉夾饃就一定要超級大嗎?超級好吃不行嗎?



    肉夾饃的工業化半成品特性支持了它既可以當主食吃,又可以當零食吃,既可以堂食,又可以外帶著邊走邊吃。


    在今天這個不缺肉吃的時代,搞那么大的肉夾饃,想要干什么?當然,不排除賈老板小時候挨餓的陰影還在!


    現在講的是餐飲的零售化,餐飲的零食化,消費的組合化,你一大饃下去還能吃的了什么?女孩有幾個能把它吃完的?如果大家都是單品消費這日子還怎么過?


    另一個角度來看,肉夾饃作為核心產品,靠它能不能把休閑時段帶動起來?肯定不行唄,本來想進來喝點東西,吃點零食,一看這大饃,還不得給嚇跑了。


    其實,我不說這大饃好不好吃,看照片,看賣相,西北人給打個印象分吧。



    我就想不明白了,超級肉夾饃為什么一定要超級的大,而不是超級的好吃,超級的好看,超級的時尚?


    實際上,大與小反映了價值觀,反映了對市場的趨勢判斷,反映了品牌的模式打法,對這個超級的大,我持保留意見。


    07


    第七個問題:非飯市和全時段運營能不能盤活起來,是經營的關鍵!


    實際上,對于大部分實體店快餐來講,非飯市和全時段運營是業態繞不過去的痛點和死穴,西貝快餐也一樣。


    我們看到,一共就四五十個餐位,中午飯市非常短暫,非飯市稀稀拉拉的沒幾個人,到了晚市了,也就是半成座,這樣的時段營收狀況,已經背不起日益沉重的房租人工負擔了。


    想解決也簡單,轉變業態。或者做多品類小吃業態,或者升級為簡餐業態。但,切記,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賽道和管理系統,不要搞到最后,照貓畫虎的里外不是人,我們國人喜歡跟風,喜歡追隨,喜歡走捷徑,逐漸的喪失了創新的精神和能力!


    要做就得做的專業,做得地道!要在品牌系統方面完全改變,要重新規劃餐單的產品結構,要制定新的商圈選址標準,要全面更新我們的主流客群,該做的事多了去了。


    08


    第八個問題:外賣和群體共享消費能不能有效拉動,決定項目存亡!


    快餐客單低,個體消費居多,時段不均衡,飯市時間短暫,特別是由商場轉戰到社區后,缺少了大人流和全時段客流的支持,缺少了綜合體主力客群消費力的支撐,日子還是蠻難過的,尤其是外賣這只拳頭發不出力來,指望堂食的那點餐位是遠遠地靠不住的,但是我們非常清楚,社區的一到五是沒有太多的外賣生意的


    另一方面,社區消費的一家老小有沒指望呢?特別是晚餐,你總不能一家出來每人捧著一碗面,一個大饃,各吃各的吧。


    有沒規劃正餐共享品種,有沒相應的環境營造和引導其做消費組合?


    想想看,在社區開店,如果外賣做不起來,家庭共享客群又不認你,那這日子可就難過了。


    09

    小結


    前后三次實地考察以后,總的感受呢,我覺得有點失望,感覺就是思路不清,走到哪算哪,跟著感覺走。


    雖然撞了幾次南墻了,好多問題還是沒想明白,還是一二十年前的那種粗線條的快餐思維,不太看好,照這樣走下去,恐怕又得劃個階段性的句號了。


    兩個建議:


    一、做社區型小西貝簡餐


    乘著這幾年西北風正勁,也乘著西貝品牌的順風車,同時,背靠著西貝的管理、研發資源與既有的供應鏈優勢,在西貝主品牌的基礎上進行全面瘦身,大幅優化產品,壓縮店型,從而在大型高尚社區當中殺出一條路來,最終形成西貝帝國綜合體與社區比翼雙飛的雙拳局面。


    具體模板,可以參照深圳的老碗會或者秦小月。








    當然,如果走對路徑,使上力,以西貝的資源與實力,老碗會遠遠不是對手。


    這樣的好處在于走熟悉的路徑,熟悉的打法,停止繼續“瞎折騰”。


    二、做肉夾饃單品零售化


    我相信,當西貝把所有產品瘦身到一個獨苗時,那不用說,一定是極致的100分!這個產品就是肉夾饃!



    當然,這個肉夾饃不僅僅是好吃,他要與時俱進的承載著很多的市場導向和需求元素:


    首先,它是無堂食單品檔口模式;

    其次,要有食材與工藝的價值感和差異化;

    然后,把饃縮小,時尚一點,使其做到零售化和零食化;

    再然后,建立管理系統,完善供應鏈保障,全面開放品牌加盟;


    再再然后,你就把成千上萬的西貝肉夾饃檔口,開到中國每個城市人流量最多的地方,去搶錢吧!!!


    – END –


    作者 | 孫旭(資深餐飲經理人、中烹協休閑簡餐委副主席,微信s13509622118

    來源 | 餐飲O2O

    整編 | 小貝



    更多精彩干貨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  |  |  |  | 

     |  |  |  |  | 

     |  |  |  | 

     |  |  | 

     | 

      |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0068.html

    (0)
    上一篇 2019年2月17日 20:15
    下一篇 2019年2月17日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