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售巨頭入局餐飲業對餐企是福是禍?他們有啥新玩法?

    《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餐謀長?導讀:便利店,一個一天進出的比家還多的場所。在廣州,據不完全統計,一個上班族平均每天出入便利店次數為兩到三次以上。數10年間,無數的便利店夫妻店小賣部如雨后春筍。但重整河山后,你會發現,那些興旺的便利店已不再單純是買東西、取快遞、充話費……

    用業內人士的話說,他們已經轉型為“中國上班族的社區食堂。”

    這類“社區食堂”般存在的便利店,究竟是餐飲界的一股清流,還是來勢洶洶的颶風?對餐企來說又是挑戰還是機遇?

    01

    上班族就餐“偏愛”便利店

    其實,早在10年前,在便利店最發達的日本,餐飲一直是便利店的“重頭戲”。當年快餐品牌麥當勞進入日本市場時,最大的競爭對手不是餐飲巨頭,而是遍布街頭的便利店。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 ,這場競爭在中國市場重新上演。原因很簡單–做餐食毛利率高。

    但在競爭中,國內便利店優勢不大。日系便利店在自己入股的鮮食工廠,一年能夠研發出上百款新品,保持非常高的汰換率。

    國內的大型便利店能跟上步伐的,成本耗費大,跟不上步伐的小型便利店,卻被邊緣化。

    東圃商圈,分布著711 全家喜士多華潤萬家美宜佳芙蓉興盛等近百個便利店。

    臨近中午,周文與朋友走進了樓下的711。牛肉丸、海南雞飯、維他茶….周文說這是他的中午飯,吃完還準備去買點水果在辦公室吃。

    “那他們為何都在便利店不去餐廳吃飯?”大致為4大原因:

    1.工作錯過了飯點 ;

    2.餐廳等待時間長 ;

    3.糾結去哪吃吃什么;

    4.喜歡嘗鮮便利店定時更新菜品。

    02

    資本入局,為便利餐食添

    日系便利店,幾十年的資本和經驗,確實讓很大一部分便利店難以望其項背。

    但突破點還是在–資本+創新

    近段時間,百聯集團和阿里集團聯合投資10億元打造的新零售項目“逸刻便利”首家門店在上海大寧中心廣場開業。去過的人,大多會感嘆它是個實打實的便利店+餐廳模式。

    面積有500平,2/3是餐飲區,賣一日5餐,從早餐、午餐、晚餐、下午茶到夜宵。

    現售的熱食、咖啡、奶茶、冰淇淋、烘焙、串串…與其他便利店不同,還有專門的廚房,菜品是現炒的,用稱重模式來計價,3.9元/兩。

    這是馬云旗下阿里巴巴投資10億打造的便利店,預計一年內將開500家門店。如果說7-11是披著快餐店外衣的便利店,逸刻就是超級便利的餐飲店。

    在定價方面,采用稱重模式,普通的團餐都是2個菜16元,3個菜18元的模式,逸刻的稱重模式則解決了顧客的這個痛點,顧客喜歡的菜可以每樣都點一點。

    近兩年,以阿里為代表的零售巨頭們,一直在不遺余力地嘗試“便利店+餐廳”模式。

    如今,逸刻便利的模式,又會讓多少顧客買單呢?會讓便利店餐食走向一個新戰場嗎?

    03

    便利店品牌的大法器:“本土化”

    “有時候,我們覺得‘土’并不是一個貶義詞,因為便利店就是緊貼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需求。”長沙新佳宜負責人伍敏誼說。這個指導思想,從第一家店起,一直貫穿至今到越過1000家店的門檻。

    為“平民”而開的新佳宜便利店,身段無比靈活。

    很多新佳宜便利店并沒有日系便利店常見的飯團、壽司,而是代之以本地人喜歡的米粉、薺菜煮雞蛋、糖糍粑等等。

    今年的元宵節,新佳宜更是結合本地人過節習俗,推出甜酒煮湯圓,只賣三天,結果一個門店上午半天就賣光了100份,轉化率比日系飯團還好。

    他多次表示,一味照搬日式鮮食會陷入同質化競爭,區域便利店企業應該以中式鮮食為拓展方向。

    憑借差異化競爭,在湖南,新佳宜直營新店存活率95%以上,加盟新店存活率也在90%以上,絕大多數門店實現盈利。新佳宜門店的平均銷售額在8000多元,最高的門店也可以達到日銷售額2萬多元。

    04

    便利店VS餐廳,合作OR競爭?

    便利店搶食餐飲,會與餐飲店產生競爭?是,也不完全是。

    就目前而言,便利店餐飲化可以說是不可阻擋的趨勢。在市場和政策的促進下,未來便利店或許會衍生出更多的服務模式。

    攜手合作,制造利潤增長點,或許對雙方來說都是一個機遇。

    較之合作,大面積未選擇合作的便利店與餐廳,在“白領工作餐”領域內的競爭關系,將持續存在。

    “全家便利”走自營之路,建立了自己的物流中心、快食加工廠和面包供應中心。這樣的供應鏈配置,與正規餐企如出一轍。

    毫無疑問,未來,還會有更多以“全家”和7-11等為代表的自營模式下的便捷餐飲店與傳統餐企進行正面交鋒,戰果如何,餐謀長也會持續關注。

    結語

    便利店擴展餐飲業務,對餐企是福是禍?有待觀察。

    但萬變不離其宗。餐企要想突圍–還得看核心競爭力。餐企多年專業的經營經驗,特色的食物烹調方法,以及在業內樹立的品牌和口碑,這些依然是便利店在一定時期難以趕超的。

    因此,餐企還得堅守自身核心競爭力,做好產品,細致服務,得當營銷,形成差異化。與其任其風吹雨打,靜觀其變,不如想想如何搶占先機。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ID: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本文來源:餐人餐事(ID:canyinfuwuye)

    作者:佚名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Shane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

    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每年關幾十萬家店,80%的餐飲老板不會成本核算!不信你進來看…

    只有9個座位,每天只賣150碗拉面,卻是全球唯一的米其林星級拉面店!

    鄧超開的餐飲店?一年時間靠什么從虧損100萬到營收3個億!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304.html

    (0)
    上一篇 2019年6月9日 20:29
    下一篇 2019年6月9日 20:5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