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立即報名 來源 | 火鍋餐見(ID:hgcj6666) 最近,巴奴在鄭州新開一家創意店,我們第一時間去探店,發現無論從裝修環境還是服務配置,都堪稱大手筆。 除此之外,巴奴北京3店也即將開業,4店、5店正在籌備;上海2店也在籌備中。 疫后蟄伏期,大多數品牌都在收縮降價,比如九毛九大規模閉店,樂凱撒宣布長期降價,可巴奴卻“背道而馳”,大肆擴張出擊? 深入調查后,我們發現,杜中兵正在進行新一輪戰略轉型升級,組織內部也引入了海底撈曾受益匪淺的“阿米巴”經營模式。 巴奴首家創意店,位于鄭州瀚海海尚4F,800多平。 手工編制的工藝穹頂,新中式風格的等位區桌椅、以白色為主的整體色調…..一到門口,我們看到的是特別不同于一般門店的場景。 沒有巴奴經典的紅黃搭配,而是“江楓漁火”的主題設計。 據服務員介紹,門店是圈內著名設計師沈雷操刀設計的(作品有外婆家、成都宴等),單是墻上的十二水圖,手繪師就用金箔畫了三遍;白色內光亞克力材料制成的小料臺,單重就有3000斤,近30人才能搬至店內。 而且,相比傳統門店,創意店更注重私密性。 我們觀察到,門店設置有40張餐桌,180多個餐位。除了三個單獨包間,在大廳設置有二人桌、四人桌和六人桌,區域化片,中間被白色的墻柜所隔斷,不再是一覽無遺、烏壓壓一片。 就餐過程中,服務員積極下菜,主動提供茶水、小吃、圍裙等,比以往的體驗熱情不少。 據服務員說,這家店一共有七八十名員工,僅服務組就有20多人,一個服務員需服務2張大臺/3張小臺,包間的話單獨需要一個服務員。 這里還有一個大天臺,為顧客增加了一些休閑場所。 點餐過程中,我們發現,菜單、產品、價格與鄭州其他門店相比,均無太大變化,大眾點評上該店人均顯示為114元左右。 為什么很多大牌都做性價比,甚至收縮、降價,迎合當下的消費環境,巴奴卻大手筆開創意店?而且加速在北京和上海的擴張?據說上海2店也在籌備中。 “巴奴今年再次洞察企業的戰略方向,定位‘精英火鍋’,對產品價值提出新解,不但滿足顧客需求,創造顧客需求,更要引領顧客需求。”知情人士如是說道,“一味降價不能創造需求,更引領不了未來”。 原來,重金打造創意店,加速一線城市布局的背后,是巴奴對“精英火鍋”戰略定位的聚焦。 這其實也是杜中兵一向堅守的“產品主義”持續深化的結果。 “守正才能出奇。”杜中兵曾說,巴奴要守的“正”就是“產品主義”,產品是品牌最大的核心。隨著消費不斷升級,消費者對吃的要求更高,巴奴不斷地深耕產品,從而也吸引了一大批對吃火鍋有著更高要求的人。 這個人群更專注、更會生活、更具有消費力、也更愿意為好產品來買單,巴奴將這個人群稱為“社會精英”。 所以,巴奴要做的是一個更高級、更有品質的火鍋。 我們梳理發現,最近一年,巴奴從產品、價格、渠道、推廣這4個方面,一直在圍繞“精英火鍋”的定位“開打”。 產品上,注重品質感,滿足“精英”對食材和體驗的高要求。具體表現在,推出更多原產地食材;不斷提升毛肚的品質;今年更是喊出“打造高級,領鮮到底”的產品戰略口號。 ▲一份新西蘭毛肚北京唐悠店售價85元 同時不斷升級門店環境,北京二店升級為5.0版本,臺位變成卡座,提升體驗感,增強私密性。鄭州的創意店、概念店也都極大提升了就餐體驗感。 價格上,不斷拉高客單價,只做對價格不太敏感的“精英”人群的生意。 在北京,巴奴把客單價拉升了30多塊錢,維持在157元的高位,已經超過了海底撈智慧餐廳人均145元的價格。 上海市場,客單價一度飆升到189元,而海底撈上海店,客單穩定在145元左右。 即便在西安這樣的二線城市,巴奴的客單價也達到了140元。 杜中兵說過,價格是客群的分界線,做什么樣的產品,就有什么樣的成本,就決定有什么樣的顧客群體,這是一種取舍。 在渠道上,為了觸達更多精英人群,巴奴去北京、上海這些一線城市開店,而且選址瞄準這些目標客群。 北京首家店,選址京城核心區域朝陽門外的悠唐購物中心,這里的活躍客群以22~35歲的新興白領為主。 而二店選址的君太百貨,屬于西單商圈的三強之一,目標客群的消費力更強。 上海第一家門店,選址于上海最大的商場環球港3樓,開業前大規模造勢。 在推廣上,巴奴把廣告做到了機場,做到了機票上,因為經常乘坐飛機的人是社會精英群體的一部分。 巴奴的供應鏈引發商業觀察家的關注,并在《得到》上推出專題課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得到》上的精英人群。 由此,我們就不難理解疫后巴奴的一系列逆勢動作了。 雖然在客群定位上,巴奴與海底撈展開錯位競爭,但在內部組織力打造方面,巴奴一直在借鑒海底撈的成功經驗。 比如巴奴內部也在推行“師徒制”,每進來一個新人,第一步就是先認領一個師傅。 今年,巴奴更是引入了阿米巴經營模式。 很多年前,海底撈就走了這一步,并且從中受益。正是引入“阿米巴”后,海底撈“拆拆拆”,拆出了蜀海、頤海、微海、蜀韻東方等獨立的供應鏈公司,形成了龐大的火鍋生態鏈體系。 巴奴在去年實現了公司到集團的轉變,今年開始將集團拆分為一個“小集體”(事業部),每個小集體責任清晰、目標明確,自行制定計劃,獨立核算。 比如,原本的供應鏈體系獨立成為一個事業部,對內向巴奴提供原材料等服務,對外,也可以向外部客戶提供餐飲供應服務。 這樣,央廚與門店的關系,從內部部門間的合作,變為兩個事業部甚至兩家公司之間的交易。 而且,開發更多外部客戶,有利于拉低采購價格。 舉個例子: 巴奴的土豆采購標準非常嚴格,采購符合標準大小的土豆,價格比市場通貨要高很多,如果未來開發了外部客戶,比如某企業的食堂,他們對土豆本身的尺寸沒有要求,那么,巴奴就可以采購市場通貨,挑揀之后,符合巴奴標準的自己用,其余的削皮切絲切丁給外部客戶用,這樣就能降低整體采購成本。 這樣就可以把供應鏈,原本的成本中心,變成利潤中心。 阿米巴經營模式的另一特點,是稻盛和夫的文化價值理念,即培養員工的“主人翁意識”。 自主經營,并不是狹義上的多勞多得,更多的是一個生態系統,解決公司如何發展的問題,背后就是老板思維,有沒有把自己的工作當成一份事業去考慮、去奮斗。 真正實現從雇傭者,到“創業者”意識的轉變,從而真正激活組織活力。 引入阿米巴的企業,需要做經營會計核算體系,定期核算各部門的貢獻值。并把核算結果,及時準確的經營概況傳遞到全公司,讓每個員工都清楚自己在自主經營體是有貢獻的,還是虧損的,貢獻多少,虧損多少,并主動查找問題。 用稻盛和夫的原話就是——“玻璃般的透明經營”,讓員工看到公司的真實經營狀況,成為一個全員參與型的經營管理體系。 ▲鄭州創意店內的明檔 所有的今天,都是從昨天走過來的。 我們還記得6年前鄭州的“海巴大戰”,巴奴剛開始挑戰海底撈時,海底撈在鄭州只有4家店,現在已有30家,而巴奴也達到了25家。 外界只是看到熱鬧,而巴奴卻在和海底撈PK的同時,不斷深化自己的差異化戰略地位。 跳出鄭州,攻進北京、上海。南征北戰,勢頭凌厲。歷經19個年頭,如今巴奴共65家門店,遍布全國20個城市。 毫無疑問,如果門店持續擴張,人才是最重要的。海底撈張勇就說“我們培養人才,兼做火鍋。”這是成就海底撈的終極核武器。 餐飲同行們可以去學海底撈的菜品、學它的裝修、學它的供應鏈,但有一樣東西永遠學不會,那就是一群心中有火,眼睛有光的人。 而巴奴也早已意識到這一點,加速擴張的同時,持續推動組織力提升,進行了兩輪的精細化管理培訓,如今又引入了阿米巴模式。 未來,這種新的組織形式或將釋放出更加驚人的力量。 巴奴能趕上海底撈嗎?我們也將拭目以待。 ?安裝勺子課堂APP,系列課程免費學習
原創文章,作者:勺子課堂,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4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