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領取200個餐飲必備工具包
目前,我國成年單身人數已超過2億,這群人的特點是:學歷不低掙得不少,一個吃飽全家不餓,舍得花愿意花,甚至花到了單身經濟概念的興起。同時,《2018生活消費趨勢報告》顯示“單人的自我樂活模式”正引領一場全新生活方式的變革。
“獨樂主義”造就了一批單人產業:一人食、一人租、一人旅行、迷你小家電和小戶型公寓等等。比如,2018年大火的方便火鍋,這個產品毫無預兆的火爆,正是千萬單身黨們在宣言:誰說想吃火鍋起碼得兩個人去下館子?我就是愿意一個人吃火鍋……
任何一個時代都是民以食為天,在這場逐漸蔓延開的“單身經濟”浪潮下,餐飲業應該是最先察覺到的一個行業。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餐廳如何把握好一人食這個新商機?
01 “一人食”的市場有多大 波士頓咨詢與阿里巴巴共同發布的《2017中國消費趨勢報告》中顯示,中國社會正在迎來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波“單身潮”,其中35歲以上依然單身的人群比10年前上漲了4倍多達到21%,約為5000萬人。 單身群體擴大速度如此之快,主要原因是“對個人價值的追求與探索”日漸成為主流,即從被動單身到選擇單身。在國內,36%的單身女性表示,不結婚也很幸福;而高達80%的人表示,寧愿單身也不愿倉促結婚。 這部分人群除了基數大,其消費潛力也是不可低估的。 有關調查數據顯示,超過五成的單身男女月均可支配收入達 3000-5000 元,近三成單身男女月均可支配收入達5000-8000元。另外約有10%的單身男女月均可支配收入達 8000元以上,而在這部分人群里,單身女性的占比高于單身男性。 就是這數量龐大的單身人群,助推了“一人食”經濟的崛起,根據上海辰智與上海交大聯合公布了《中國消費族譜餐飲特篇》數據顯示,在90后消費者群體中,55%的人有獨立在外用餐且不超過1小時的習慣。關于90后一個人吃飯的原因前三位分別是:工作很忙碌,用餐時間不規律和享受一個人用餐的過程。 同時,網絡調查數據還顯示,18-29歲年齡層中,“習慣一個人吃飯”的人群比例為40%,“不習慣一個人吃飯”的人群比例占60%,相比其他年齡層來說,更趨于平均。 從這些數據中,我們不難發現:隨著年輕人教育程度的不斷提高、自我意識地不斷覺醒,受西方文化思想的影響越來越大,“空巢青年”的人數將日益增多,這個人群正在影響經濟的變革。 雖然“中產”是時下消費主流,但在中產階級中肯定有不少“空巢青年”,在未來也將有更多的“空巢青年”從“中產”的標簽下細分出來。同時,單身生活正在催生某些新現象,其中就包括眾多單身者亟待解決的“一人食”問題。 02 “一人食”帶來的5大商機 只要有問題、有需求,就有市場。喜歡獨自外出就餐的人越來越多,逐漸形成市場動向,很多有先見的品牌針對空巢青年設計產品和服務,凸顯出客群精準、粘稠度高、復購率大的優勢。 2億人群的市場很大,餐飲人的機會很多。 第一,外賣將持續火爆。第一財經聯合口碑發布的《2018生活消費趨勢報告》顯示,2017年全國外賣訂單量比去年增長高達141%,注冊用戶數增長達98%。現在大部分單身男女、空巢青年等都患有“懶系綜合癥”,宅成為日常。可以預見,外賣的需求量在未來會持續增加。 第二,“一人食”餐廳走紅。“第二份半價”、“多人同行一人免單”曾經是吸引消費者的重要促銷手段,但現在越來越多年輕人更對“單身必備”、“單身之選”感興趣。以小火鍋和“一人一鍋”為主要特色的呷哺呷哺,不僅2017年銷售業績遠超諸多上市餐企,股價更是上漲了近3倍。 第三,養生和重口味兩極分化。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帶有刺激性口味的菜品,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釋放壓力的作用,因此很多年輕人都是“無辣不歡”的重口味愛好者,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崇尚養生和健身,每天泡一杯枸杞、健身房里揮汗如雨、人手一本防脫手冊,過著“中年少男少女”的日子。當然 ,也有一部分無肉不歡、無辣不歡但卻口口聲聲喊著要健身的偽養生者。 第四,寵物特色餐廳興起。單身青年的另一大愛好是養寵物,這其中又以女性居多。“吸貓、吸狗”已經成為不少單身人士的生活習慣。根據淘寶最新發布的《2018它經濟報告》顯示:未來3年,淘寶寵物市場規模將破500億。伴隨著養寵人群的不斷擴大以貓、狗為主題的特色餐廳也會大量興起。 第五,餐飲零售化趨勢加劇。越來越越多的餐飲企業推出了零售化產品,原因不言自明。餐飲零售化正在成為許多餐廳的重要盈利部分,僅從方便火鍋來看,大龍燚、小龍坎、海底撈紛紛推出方便小火鍋…… 僅僅在雙十一當天,海底撈線上銷售521716單,小龍坎天貓旗艦店的線上銷售更是突破1600萬元。 03 餐廳如何做好“一人食” 原來單獨一個人去餐廳吃飯還覺得有點尷尬,現在很多適合“一人食”的餐廳解決了單身精英們的大問題,適合一個人吃飯的餐廳越來越多。這些餐廳大多環境不錯,一份餐點分量較小。甚至有的餐廳還特別設了面對墻壁,適合單人吃飯的小餐桌。 空間上的改變是滿足“一人食”需求首先的一個方面,針對單人食客調整餐廳布局,就能有效吸引他們前來消費。 這種設計的靈感應該來自于日本。日本的知名拉面連鎖品牌“一蘭拉面”,就專門設有帶格擋的的餐桌,讓客人自在用餐,這種格擋也可以拉開這樣也可以適合多人用餐。 除了用餐環境之外,餐品的設計也需考慮:讓一個人吃飯也可以點到豐富合口的餐品,是核心要義。 目前很多餐廳就專門設置一人套餐,這樣單人就餐時既能嘗到好吃的菜品,也不會造成浪費;或者采用部分自助餐的形式,有傳統火鍋店就設置了半開放式的自助餐區,每人一口小鍋,食材直接從轉動的餐帶上自取。 在國外,單人就餐甚至會被看做有特殊的意義——有單身食客愿意來就餐是“一家餐館能收到的最佳好評”。國外的很多餐館會為單身客人提供特殊菜單,分量偏小但內容豐富,一人食用很合適;同時餐廳吧臺區有很多單人座位,且寬敞舒適,服務生還要接受培訓,掌握與有需求的單身食客聊天的技能。 不愿意“對付”一日三餐的人很多,但一個人吃飯,不但寂寞,餐也不好點,樣數點多了,吃不完浪費;點少了,食物單一又影響身體對營養的攝取。專門提供一人食餐點的餐廳不僅有豐盛的食物,還能提供體面的就餐環境,就成為他們出門吃飯的首選。 目前,我國大城市的人們結婚年齡也越來越晚,單身青年比率越來越高,成為社會發展的常態。同時,大都市離婚率比以前高,這些都導致餐飲市場上增加了大量單身消費者,而這一群體通常不吝追求高品質的食物和生活。 這種狀況催生出的“單身經濟”已經成為整個經濟發展的一部分,商家不僅要看到這一明晰的市場動向,還要順勢而動,更新理念,下工夫研究如何提供高質量的、個性化的消費服務,吸引“單身貴族”前來光顧。 對于餐飲人,飲食文化、潮流趨勢向來都是餐飲市場的風向標,能夠把握住這些動向的商家,就能先一步獲得商機。 火爆的外賣市場上,65% 的外賣單量來自單身食客。 在線餐飲品牌如何應對一人食需求? 如何對顧客分層分類精準營銷,提高復購率? 如何打造堂食和外賣的區別體驗? 這些問題,更加值得餐飲人關注! 店長第113期勺子公開課已開放報名! 優糧大學校長 閆寒老師親授 教你精準定位客戶群,提升復購率! 長按識別二維碼立即加入
原創文章,作者:勺子課堂,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6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