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辣”味退潮?然而眉州東坡、大蓉和已經做了這些升級應對…丨【勺子餐訪團第28期】

    點擊藍字關注并星標,每天7:40準時閱讀餐飲經營好文

    編者按:

    這是一場瘟疫,而他們可能手握解藥。

    作者|Row

    編輯|Neo

    辣椒不是土生土長的中國產物。它進入中國人的食譜才不到500年的時間,卻取代了花椒、生姜、茱萸等幾千年的傳統香料,成為中國人的最愛。

    但是它正在被唱衰:截至 2017 年年底,美團點評收錄了 28 萬家川菜店鋪,比年初減少了 4 萬家。在全國重點監測的 18 個重點城市中,所有城市都呈現下降趨勢。其中 14 個城市中,川菜門店的倒閉率甚至超過 10%。

    2016年,川菜館只關了大約 1000 家。

    2017年,平均每天要關掉109家川菜。

    究竟出了什么問題?是因為人們不愛吃辣了么?

    事實并非如此。《2018全國調味品行業藍皮書》數據顯示,辣椒全球交易額已經超過2873億元。辣味調味一路看漲,辣味調味品占所有調味品30.88%。而全球范圍內,吃辣的人達到了25.24億。

    細看中國,辣依然是被討論最多的口味。網易數讀今年 3 月針對美團點評做過一次數據分析,他們發現在大眾點評上,人們討論的最多的依然是“辣”。在大眾點評熱度最高的 20 款菜式中,川菜還是占了一半的席位。酸菜魚和毛血旺依然是北上廣深菜品銷售中,最受歡迎的菜品。2016年,川菜所有品類在整個中國餐飲市場占有率達40%。

    如果詳細分析數據,你會發現2017年關閉的川菜館多數是人均50元以下的中小型門店。更健康、更快捷的飲食文化,正在倒逼這些川菜館被淘汰。但它也給予許多川菜品牌以警示:作為制霸了中國20多年的菜系,川菜要怎么調整自身,適應這一新趨勢?

    辣也可以走養生路線

    眉州東坡最開始火起來是在北京,2010年在眉山開店之后,直到2018年,它才終于回到川菜的故鄉——成都。在經歷了兩年選址以及一年的裝修設計之后,眉州東坡今年才終于在寬窄巷子開出第一家店。

    眉州東坡將“健康”展示在店外

    跟許多四川本土品牌不一樣的是,眉州東坡利用科技打造了“模擬手工,國標生產”的標準化產品,并與技術公司以及廣告公司合作,不斷提高餐飲各個階段的效率。

    但無論外部條件如何,眉州東坡的內在依然是川菜。大家對于川菜重油重辣的印象依然存在,而眉州東坡的解決辦法是:從“健康”入手突破川菜桎梏。

    每年,眉州東坡都會帶著檢測設備,以四川為中心,去到許多村與縣,挖掘常見或不常見的食材。至今,他們已經在這些原產地建立了數十個食材采購站。

    新鮮的菜品有時會成為主菜譜上的固定菜品,但大多數時候會出現在眉州東坡的“四季菜譜”上。四季菜譜是眉州東坡提出的輔助主菜單的副菜單,每個季度都會根據當時的時令食材推出新的季節性菜譜。從2012年開始,眉州東坡還會為四季菜譜召開發布會。在使用好食材的同時,持續對產品進行迭代,讓消費者能夠感受到“健康”這一元素。

    不斷擴充“辣”的邊界

    大蓉和董事長劉長明說過,大蓉和的成功有七成功勞在菜品研發上。大蓉和每年會拿出總利潤的8%用于菜品研發,而作為一家年營收數億元的餐飲公司來說,這實在不是一筆小數字。

    大蓉和的經典菜品“開門紅”

    這么做的原因,是因為創新的菜品一直是大蓉和的“突圍”方式。開業至今,大蓉和推出的新菜品已經有數千個,而開發過的菜品更是難以計數。從湘菜中的剁椒魚頭得出靈感做出來的石鍋三角峰,依靠高溫石鍋的溫度將現殺的魚在特色湯料中燜熟,口感鮮美,體驗奇特,一年就能賣出十多萬份。

    而不斷地利用菜品突圍,讓大蓉和形成了打造市場上沒有的、大家會喜歡的菜品的統一認知。為了不斷構建新的菜單,大蓉和成為了成都最早讓廚師長坐飛機到處考察的企業,也根據涼菜、熱菜等產品線,設立了不同的研發職位。現在的大蓉和已經完全拋開了傳統油大、味厚、“祖國山河一片紅”的川菜概念。而現在的大蓉和還會“放權”給門店,讓他們挑選適合本地口味以及喜好的菜品,讓不同地方的人們能夠以自己更習慣的姿態來吃川菜。

    讓新的主流客群愛上“

    卞氏菜根香創立之處的名字叫做“成都菜根香泡菜酒樓”,將泡椒系列菜品做成了主打特色菜。泡菜是四川最常見的菜品,也是四川最有特色的菜品之一。卞氏菜根香通過將豬耳朵、鳳爪、墨魚仔等葷菜也制作成泡菜,研制出貫穿其發展歷史的經典菜品“老壇泡菜”。而后來的許多招牌菜,例如泡椒墨魚仔、菜根老壇子,都是以泡菜為基礎的菜品。

    菜根香將泡菜作為自己的裝飾元素之

    卞氏菜根香經歷了兩次大的轉型,第一次是2008年。當時卞氏菜根香全國有三十多家加盟店,加上直營店,每年能夠創下幾億元的銷售額。但是缺點也是存在的:許多加盟商簽約的時間長度是3年,但是從第2年開始,店內的裝修、服務就無法跟上了。最終,已故的卞氏菜根香經理卞軍做了一個決定:砍掉所有加盟店,只做直營與特許經營。

    而在2012年八項規定到來之際,卞氏菜根香開始思索轉型的問題。高層們不斷奔赴北上廣等一線城市進行考察,最終決定,借鑒杭州外婆家這種餐飲快時尚等模式,將門店規模縮小,進入商場和Shopping Mall,以翻臺量取勝。為了適應上班族的工作餐,以及朋友聚會的場景,卞氏菜根香還在不停地更改產品線:在保留菜根老壇子等經典菜肴的基礎上,新增了適應當下快節奏的菜品,并通過大數據找到人們當下最喜歡吃的菜,以此減少SKU,創造出一個更能吸引年輕人前來的酒樓品牌。

    將“辣”裂變成一個個爆款

    柴門餐飲集團創立于2006年,至今已在全國發展了二十余家直營分店。柴門旗下擁有數個子品牌:輕時尚魚派的柴門老泡魚;以河鮮為主題特色的柴門河鮮館;小資而養生的的柴門頭啖湯;以商務餐飲為主要訴求的柴門蜀郡與柴門公館,還有主要面對都市時尚人群的柴門飯兒。

    柴門飯兒的空間里全是時髦的元素

    對于柴門來說,這一系列的品牌是他們對于“升級”的解讀——他們不斷研發“新式精品川菜”,但與其將這些菜品放到一個籃子里,不如將它們分裂成不同的品牌。

    這樣做的好處很多,第一是我們說了很多年的聚焦:不同的品牌旗下有1-2道讓人記憶深刻的菜品。現在消費者都不愿意做選擇,當人們吃飯的時候,他們會提前就定好今天要吃什么。而柴門旗下的品牌更加清晰,將主打菜品放到了品牌名稱里,清晰度更高。當人們說吃柴門的時候,他們可能會更定向地說,去柴門吃河鮮或者喝湯,久而久之就能在顧客當中形成記憶點,增大品牌效應。

    然后是更精準的客群定位,不同的客人看到上面說的那些品牌,立馬就能在心中進行一個初步排名。有的人會更想喝湯,有的人會更想吃魚。這都沒問題,因為每個人喜歡和習慣的就餐場景,以及對于菜品的喜好都是不同的。最終,這樣做能幫助提高市場空間,能夠加大占領市場的機會——畢竟,有許多細分品類,還沒有誕生出具有影響力的大品牌。而柴門現在在做的,有點像是在這些細分市場中“孵化”品牌,打造爆款。

    這些不同的打法,是否能夠幫助“辣”重新回歸霸主地位?通過文章了解了這些品牌之后,你是不是對他們具體的模式更加好奇?勺子課堂餐訪團將于12月3-4日探訪成都,帶你一起走進這些標桿企業,讓你一窺其中的奧秘。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勺子課堂,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6501.html

    (0)
    上一篇 2018年11月20日 07:32
    下一篇 2018年11月20日 08: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