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我們應該閉上雙眼,用心去聆聽,
因為明天我們將要看的更遠。
一般消費者點外賣只是想改變“堂食”這件事兒,而不是產品的形態。
烤鴨的儀式感非常強,從片到卷,消費者參與其中,此情此景就當是吃烤鴨的必經步驟,從中油然而生的儀式感更是讓消費者體驗滿滿。
即使是外賣烤鴨,也應該保留差不多的儀式感。“小鴨哥”雖然方便,卻剝奪了顧客吃烤鴨的體驗,自身的吸引力也就隨之削弱,甚至在網上出現了“小鴨哥”到底算不算烤鴨的爭論。
儀式感不只是滲透品牌的名字,也是傳遞價值感,形成一種習慣,那么餐廳究竟該如何做好儀式感,應該從哪些點切入呢?
等餐儀式感
現在大部分餐廳對等餐的過程沒有設計,一般都是點過餐后聊天干等。
這個時間段,不管服務員如何熱情,那也只能是不無聊,絲毫談不上儀式感。如果就這樣等來了飯,那么吃過飯離開的消費者憑什么能記住你的餐廳呢?
可是如果等餐過程中,能拿老壺親手泡一壺茶,或者掀開木盒品一口點心,那消費者心中又是怎樣一番想法呢?
九鍋一堂餐前茶點
儀式感是在消費過程中尋找滿足和共鳴,是對消費者追求價值感的氛圍營造。
上菜儀式感
乾隆魚頭,是宴江南招牌杭幫菜,也是鎮店之寶,占有如此重要地位,宴江南更是在上菜上給足了儀式感。
乾隆裝扮的服務員,雙手捧上乾隆魚頭,放置餐桌后用耳麥大聲介紹乾隆魚頭的歷史;餐盤上也是通過小細節透露著慢慢的儀式感“乾隆魚頭,宴請心中最重要的人”。
宴江南乾隆魚頭
充滿儀式感的場景,會讓消費者嚴肅、鄭重起來,容易引起消費者的強烈關注。
某種程度上,塑造儀式感就等于塑造價值感。
用餐儀式感
傳統的用餐一般都是拿起筷子吃就可以了,而有些餐廳就是會“麻煩”顧客。
譬如果木泥烤叫花雞,服務員端上來的不是現成的雞,而是剛出爐的裹著泥巴的雞,服務員會邀請消費者親自參與砸、撥、分、離的過程。
果木泥烤叫花雞
這和譚鴨血的開鍋剪彩儀式一樣,把消費者參與的整個過程變成品牌滲透的過程,讓人們想到類似場景,就會想到該品牌。
外賣儀式感
外賣給人們的印象大部分都是潦潦草草、匆匆忙忙,但西貝改變了這種印象。只要從西貝出來的外賣,無論訂單大小,均會給消費者附帶一方紅格子桌布。
一方小小的桌布,讓消費者從心理上感受到一種精致的態度,這正是西貝賦予外賣的一種儀式感。
西貝外賣
西貝對細節的把控直接切入到儀式感中,極大引起人們的關注點贊,也極大提升了顧客的體驗感。
儀式感是對品牌的一個附加植入,它能強化品牌,占領消費者心智。
稀有儀式感
在肯德基嫩牛五方回歸之后,麥當勞推出星廚漢堡。
“馬德里最難預定餐廳的廚師操刀研發口味,謝霆鋒用獨門秘方和挑剔品味打造”,這句話體現著星廚漢堡突破傳統的不同。
在包裝上也采用和普通漢堡不一樣的盒子,在餐廳吃也會和薯條一起放在敞開的盒子里增加顏值。
麥當勞星廚漢堡
從口味到包裝到營銷策略,給顧客一種“買到就是獨特”的體驗,雖然沒有鉆戒那樣昂貴稀有,但這種隆重的儀式感也足以讓顧客趨勢若騖。
儀式感是品牌附屬和食物一起打包售賣的過程,顧客享受這種稀有獨特的服務,就是品牌差異化的優勢。
餐謀長精彩案例
【點擊關鍵詞查看原創案例】
茅草屋-烤小串品牌升級丨津常聚-牛肉米粉
湘棲小館丨思美思味鮮果茶丨丸來玩趣
椰妹原生態椰子雞丨楚楚小財魚丨酸渡品牌升級
聾奶奶-無聲牛肉米粉丨街度-草原羊肉串
津是凳粉丨恰圓滴恰扁滴丨懷湘樓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ID: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我們不能保證每天堅持原創文章,因為一個團隊的知識和力量是有限的,無法滿足全國餐飲人的品牌在成長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所以精心優選了全國優秀的營銷觀點及方法,希望這些是有價值的,能幫到大家,也期望我們能成為伙伴。
《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本文來源:創藝匯、餐飲O2O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一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
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每年關幾十萬家店,80%的餐飲老板不會成本核算!不信你進來看…
只有9個座位,每天只賣150碗拉面,卻是全球唯一的米其林星級拉面店!
鄧超開的餐飲店?一年時間靠什么從虧損100萬到營收3個億!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