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丁舟洋
從重慶江津村洗腳妹子到叱咤江湖的足浴女王,52歲的胡芝容,即將帶著她苦心經營十多年的“重慶富僑”遠赴澳大利亞上市。中國足浴第一股也將由此誕生。
在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官方網站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確實下載到了名為Traditional Therapy Clinics Limited(以下簡稱“TTC”)的招股說明書,該公司持有重慶富僑保健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富僑”)100%股份。預計以每股0.5澳元(約合人民幣2.3元)的價格,發行3000萬新股,募資總金為1500萬澳元(約合人民幣6800萬),在8月31日開始股票交易。
一個貼上“傳統中式療法”的保健公司為何赴澳上市?多位大型投資機構的醫療業投資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澳大利亞上市聽上去“高大上”,但其實澳洲股市是注冊制,準入門檻低,上市容易,而融資卻并不容易。
對于重慶富僑赴澳上市緣由,該公司總經理、TTC首席執行官張三政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正式掛牌之前,不方便對與重慶富僑上市相關的任何情況做出回復。
澳洲上市
TTC的招股說明書顯示,TTC發行前總股本約為1.9億股,發行上市后,總股本將達到約2.2億股,按照發行價0.5澳元,總市值折合人民幣約5.12億元。IPO募集的資金用途將用以繼續發展足療主業。
從TTC公布的高管構成來看,雖然主席由一名曾在普華永道從業超過30年的注冊會計師Andrew Sneddon擔任,但公司的股權和經營卻牢牢掌握在幫重慶富僑“打下江山”的原班人馬中。
其中,重慶富僑創始人、董事長胡芝容持有TTC62.04%股份,身家超過3億元,張三政和TTC副總裁蹇平所持的股權折合人民幣分別約為2200萬元和2000萬元。
對于胡芝容的介紹,招股說明書中的表述是:“保健按摩高級技師,‘富僑保健’創始人之一,富僑‘郭氏養生按摩手法’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政協重慶市第三屆委員會委員,中國商界杰出女性……”。
相對于招股說明書中頗為“官方”的用語,在川渝商界,52歲的胡芝容則是風風火火、潑辣干練的傳奇“大嫂”。出生于重慶江津貧困農村家庭的胡芝容,與同樣出身苦寒的丈夫郭家榮,早年顛沛流離,嘗試過開餐館、種植花木、去越南販豬等生意,均以失敗告終。
1990年代中期,夫妻倆聽聞廣州的洗腳房生意紅火,便在一番實地打工學習經驗后,回重慶與郭家榮的另外三個同胞弟弟郭家華、郭家富、郭家貴,籌集資金4萬元,開起自己的足浴門店,名為重慶富僑。而“大嫂”胡芝容則是這樁家族生意的主力之一,事無巨細均親力親為。
生意越做越大時,郭氏足療卻面臨著“分家”。2004年,三弟郭家富率先單飛開起新店“家福富僑”。此后,郭家華開辦“郭氏富僑”,郭家貴開辦“富僑貴足道”。在過去十年洗腳房市場的“黃金時期”,不同的“富僑”通過開加盟店的方式,各自在川渝地區攻城略地。胡芝容后來也與郭家榮離婚,一人執掌重慶富僑。
但一段時間后,重慶富僑的市場占有率遙遙領先。招股說明書顯示,如今,重慶富僑在全國共開了300多家店鋪,是中國門店數量最多的足浴品牌;過去4年每年的營收增長率為69%,2014年收入約1.4億元;凈利潤從2012年的1500萬元,增長至2014年的5900萬元,預計2015年將達到7200萬元。家富富僑曾緊隨其后,做到過200余家加盟,還一度引入風投,籌備上市,后曾深陷債務危機。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顧客身份,走進一家重慶富僑在成都的加盟店,問詢其大堂經理“與其他足浴坊相比,重慶富僑的獨特優勢是什么?”該經理的第一句話回答既不是服務質量也非規模實力,而是脫口而出“大嫂在足浴界是老大”,其江湖地位可見一斑。
“錢景”難測
其實早在2011年,重慶富僑就表現出了上市的意圖。不過彼時的落地市場指向香港。
2011年,中國富僑健康產業(香港)有限公司成立,當年10月獨資出資成立了富僑(重慶)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僑重慶控股”),注冊資本3000萬港幣,胡芝容出任富僑重慶控股董事長。2012年底,胡芝容還公開向媒體透露,擬定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計劃在穩步推進。
除了重慶富僑、富僑重慶控股以外,招股說明書顯示,胡芝容還在2004年成立了五環富僑保健公司。今年5月,五環富僑和重慶富僑兩家公司的股東將所持股權全部轉讓給富僑重慶控股,成為富僑重慶控股全資子公司,從而完成了此次澳大利亞上市前的資產整合。
原本計劃在香港上市的重慶富僑為何改道澳洲?TTC在招股說明書中提到,澳大利亞的證券市場發展成熟、融資環境好,且澳大利亞是接受中醫療法最早的一批西方國家之一。
中金會計師事務所主任樊朝中對重慶本地媒體分析,香港上市的市盈率較低,而足療行業在香港缺乏神秘感,而澳大利亞則不同,市盈率較高,且對來自東方的足療行業有新鮮感,易受追捧。
展騰投資集團董事長高健智在多個公開場合推介澳大利亞股權交易所,他表示澳大利亞證券市場國際化程度高,可提升企業的品牌影響力,而且與國內IPO相比,在澳上市最大的優勢是門檻低、時間短。展騰投資集團亦是重慶富僑赴澳上市的保薦機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嘗試撥打高健智手機號,未能接通。
不過,多位投資界大佬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對澳大利亞證券市場的融資能力和像重慶富僑這種中醫保健類公司海外融資的前景表示不看好。“從以往經驗看來,對于市場在中國的醫療、保健公司,在海外上市后的融資情況都不樂觀。”一位投資公司合伙人稱,像海王星辰這樣的國內直營門店最多的連鎖藥店,在美國股市上股價一路下滑,除了IPO融到資,此后基本沒怎么拿到錢,最近已從納斯達克退出尋求回歸A股市場的機會。”
“而且現在海外金融環境那么動蕩,這種在澳大利亞沒有市場基礎的公司,想獲得資本熱捧比較難。”另兩位投資人紛紛坦言,也許中概股概念能為它帶來前期融資,但之后就不好說了。“我們倒是建議它回中國的新三板,可能會更有前景。”(以上未注明是澳元的貨幣計量單位“元”,均是指人民幣)
轉自第1加盟
原創文章,作者:今日新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1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