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年輕人來說,好玩比好用重要,悅己大于悅人”
“在線能力、到家能力,是餐企必備的能力”
“有一兩個獨門兵器,其他的交給專業人來做”
“減少流失率,首先要讓員工成為品牌的粉絲”
…...
這是前阿里巴巴CEO、嘉御基金董事長衛哲,近日在“第十一屆中國火鍋產業大會上”的分享,當天現場的四百多火鍋餐飲人直呼太受益了!餐見君整理了其中精華分享給你。(以下是衛哲分享實錄)
很多人問我,疫情改變了什么?
我認為,疫情沒有改變太多的商業本質,疫情是加速器,是試金石。讓好的企業,好的模式,加速變得更好;讓差的企業,差的模式,即使處于同一個行業也變得更差。
整個餐飲業,今年受到很大沖擊。可如果我們細看一些個體,就會發現,有的企業受影響很小,一些甚至沒受影響,還逆勢上升。
比如鍋圈的業績實現了400%的上漲;木屋燒烤在3月底,同店同比就追上了去年的正數。這是為什么?
今天,我就從一個投資者的角度,分四個方面跟大家交流,那些逆勢上揚的企業,都做對了什么?
從投資角度看餐飲人、貨、場的重構
人——好玩比好用重要,悅己大于悅人
火鍋是一個非常古老的行業,但慶幸的是,這個行業并沒有失去年輕人,但在座的各位企業要反問自己,你有沒有失去年輕人?你有多了解年輕人?
9年前我們關注85后,現在我們要關注95后、00后。臉書、QQ、淘寶、包括今天的抖音,都是得年輕人得天下。那這代年輕人有哪些特點呢?
比如,孤獨而不孤單。
95后的父母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可以說他們是獨生子女2.0,沒有太多的血緣旁親,所以非常容易形成孤獨的一代人。
這種情況下,就會產生兩個重要的場景,一是獨居在家,二是一定的社交化。這就是為什么他們喜歡吃火鍋,很大程度上是火鍋的社交性屬性很強。
而且,在這代年輕人心中,好玩比好用重要,悅己大于悅人。
生長于互聯網時代,沒有吃穿用度的焦慮,相應的就會帶來完全不同的消費觀點,有趣好玩對他們更有吸引力。讓自己高興比讓別人高興重要。
那怎么判斷好不好玩?就看有沒有傳播性,也就是可曬性。比如來吃火鍋,他們會不會拍店里的裝修環境、菜品擺盤,會不會發朋友圈,發微博來分享。
貨——火鍋是成癮性的產品
投資界都喜歡成癮性產品。比如在香港上市的電子煙,2400億的市值,合法的電子煙是成癮性消費。可以收藏的泡泡瑪特的盲盒,也有成癮性。火鍋的成癮性也非常好。
不過需要明白的是,消費者到底是對品類成癮,還是對你的品牌成癮?
如果不能針對你的品牌成癮,那這個成癮性跟你關系不大。所以要問自己,當行業有足夠的天然優勢,品牌又該如何成為成癮性消費中的標桿。
投資界也喜歡相對耐用和相對快銷的產品。因為顧客對絕對耐用品(比如汽車、冰箱等)和絕對快銷品(水、油等)的價格都很敏感,且都有巨頭品牌不可撼動。
而火鍋再怎么成癮,基本上是一個周活和月活產品,客單價在幾十到一兩百,處于相對快銷,價格不是最敏感的。所以,很多火鍋品牌大打價格戰,我覺得沒有必要。
場——在線能力和到家能力,是餐企必備
不管有沒有疫情,在線能力、到家能力是企業必須具備的兩個場。
在線能力。就是門店和客戶的在線連接,及時互動。這一點,飲比餐做得要好,比如喜茶就有自建的小程序,既可以提高線下門店的人效,又能離店點單。可火鍋這樣一個相對容易標準化、自助化的品類,滲透率卻很低。
到家能力:即使客戶不來門店消費,也能觸及他。比如鍋圈把店開到了社區,這也是到家能力,鍋圈今天也有著百萬級的會員。
可以說,在線能力和到家能力,解決的是與客戶的互動,以及觸達客戶餐桌。
對于火鍋店來說,重要的兩個場景,一是在家消費,二是到店消費。而且,到店的體驗一定要超越在家的體驗,即給顧客一個來店里的充足理由。
說實話,海底撈的底料也好,食材也好,能吃出明顯的區別嘛?
其實,海底撈主要贏在場,而且他的場是00后、95后愛的場。門店的一些超常規的服務,至少成為了傳播話題,有了差異化。
注意,人貨場次序不能變,一定是人的改變驅動貨的改變。
產業分工和協同
有一兩個獨門兵器,其他的交給專業人
海底撈是火鍋行業的榜樣,市值兩千多億,是國內目前市值最大的餐飲企業。而海底撈的復合調料供應商,頤海國際,市值也已達到1100億。還有蜀海,很快也會走上資本市場。
所以海底撈的成功,其實是背后調料生產、食材供應、冷鏈配送等,實現了高度專業化分工的成功。
海底撈只用專注做好“場”的事,調料有頤海、供應鏈有蜀海,裝修有蜀韻東方……并且他們都已形成規模,不僅供海底撈,還服務其他品牌。
那體量小的公司,并不具備海底撈拆拆拆的能力,怎么辦?依賴第三方。
這是我想說的,專注做好企業最擅長的事,哪怕你有獨門的菜品,你也不需要所有的菜品都是獨門。你的門店的數量是不支持自己獨立,全方位做供應鏈和配送的。
我們鼓勵企業有一兩個獨門兵器。即使是巴奴,也不可能只有毛肚這一件法寶。
所以依賴第三方,實現專業化分工,是我們這個行業從1.0走向2.0的關鍵。
專注了就能夠專業,專業久了就是專家。我們餐飲企業,最重要的還是前端,即人貨場,對人的理解,調整我們的貨,調整我們的場。中后臺盡可能的實現專業化分工,才能提高全行業的效率。
用強組織力凝聚人心,培養自己的“名將”
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木屋燒烤的員工紛紛給老板寫信降薪,老板把這些信都撕了。
很多人說羨慕別人家的員工,可當你羨慕別人家員工的時候,各位老板問問自己,你能不能成為員工心目中,別人家的老板。
這次疫情也是試金石,不僅試一試你的業務模式對不對,也試一試你的組織能力對不對。外面有很多書講海底撈,講的最多是組織。
這也是木屋燒烤在疫情期間,不僅沒有被打垮,還迅速崛起的原因。事在人為,員工都散了,你有在線能力,有到家能力都沒用。
阿里巴巴最自豪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是組織力。
在阿里,干部像產品一樣,可批量生產,有原料采購,有再加工,有品控,有淘汰,有廢品,有促銷。
阿里現在十幾萬員工,每年ME(也叫班長)培養一萬多人,生產時間三到六個月。生產質量,90%以上合格。并且ME絕對不外聘,百分之百自己培養。
我們餐飲的核心,不在乎老板有多英明神武,在于我們的班長排長。班長排長要自己培養,要讓他們看到希望。
很多老板問我怎么去減薪,怎么裁員。我說先不要考慮員工付出了什么,你付出了什么?你愿不愿意拿一些股份給中高層,這個時候最寶貴的是你的股份,如果拿不出錢,拿股份總可以。
所以,創始人要問自己,你能夠付出的一定是整個團隊中最大的,這樣你才能在危機中贏得團隊對你的認可和信任。
很多人說95后、00后不拼命干活,我說不是,當他愛了這一行他就會非常拼。今天淘寶的園區,晚上11點加班的都是95后、00后,下班后身上的工牌都不摘掉,因為他們有自豪感。
所以,老板們要思考的是,如何讓員工成為品牌的粉絲。招聘的時候,要找到熱愛這個行業的粉絲。00后、95后未來幾年一定會是主力。
最后聊聊技術提效
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實現企業跟用戶鏈接、會員在線互動的非常重要的能力。但在目前在行業的滲透率卻很低。
比如,海底撈是最早用機器人送餐的,甚至還有智慧餐廳,可以說,技術讓火鍋的效率更高。
這里的技術,既有最關鍵的食材開發、烹飪技術、解凍技術等每個環節。也包括剛剛說的,從點餐、會員管理,到數據分析。
當你把會員電子化,把點餐過程電子化以后,什么產品剩下的多,哪些食材損耗高,就不再是拍腦袋,而是數據幫我們決策。
我們看到,疫情之后,火鍋和燒烤恢復速度最快,火鍋這個行業的變革也是最大的。但行業的總體向好不意味著每個企業都向好。
總之,我今天要強調的就是,組織力是不能外包的、核心產品的開發是不能外包的、人貨場中場地的打造、在線能力和到家能力是不能外包的。
那么基于這些,我們就知道怎么去提高產業效率。比如上游部分食材的供應鏈可以外包,整個配送冷鏈可以外包。很多人說抓大放小,我把這句話倒過來,你只有放小才能抓大。
特別對于中小企業來說,要學會放棄掉一些不是核心的競爭力,把工作回到組織,產品,回到我們的場。
以上就是衛哲老師在大會現場的分享精華。當天,漢源董事長陳新時、鍋圈董事長楊明超等,也在現場進行了不同主題的分享,干貨滿滿,敬請關注我們隨后的推文哦。
本次大會邀請了全國近30個省市的知名火鍋品牌,近400余家火鍋企業出席,匯聚了業內精英。既有《火鍋餐見》、章魚小數據等帶來的行業權威報告及數據分析,現場還發布了“中國火鍋品牌年度排行榜”。
大會結束的第二天,參會的多家企業組成參訪團,對“我的小板凳老火鍋”、華鼎供應鏈、巴奴中央廚房等品牌進行了參觀、學習,面對面分享交流。更多精彩內容,我們將持續報道。
食材好,食才好
火鍋餐見第3期“牛肉丸”測評
2020年08月31日 ? 鄭州
招募牛肉丸食材商
推薦有禮
評論區留言自薦或推薦
即有機會得火食鮮“火鍋食材大禮包”
掃碼報名
往期精選
虧損9.65億,仍瘋狂開店173家
憑借這款火鍋爆品食材,它年銷1.7億
《2020年1-7月火鍋業生存調查》
海底撈入渝一年多,現在的狀況讓人意想不到!
海底撈“咸蛋黃蝦滑”火遍全網,細分賽道崛起……
火鍋店開業首月賺3萬,4個月回本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1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