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厲害了!4個月內鄭州三家“賣菜公司”狂攬巨額融資



    6月28日,生鮮B2B電商平臺——蓮菜網,宣布獲得由美菜網領投的1.55億B+輪融資;


    10天前,有餐飲界“富士康”之稱的千味央廚,披露了IPO招股書,擬發行2128萬股,募資4.09億元;


    4個月前,食材供應鏈企業鍋圈,宣布完成由IDG資本領投的5000萬美元 B輪融資。


    這3家公司都誕生在中國農業和食品大省河南。


    目前全國1/3的方便面、1/2的火腿腸、7/10的水餃、1/4的饅頭都來自河南。麥當勞、肯德基在中國的主要半成品原料90%來自河南……


    3家公司在資本市場突飛猛進,是河南由“大糧倉”轉向“大廚房”、“大餐桌”的一個縮影,也是餐飲供應鏈強勢崛起的一組信號。


    3家公司又各有點位、路徑不一。對比來看,更能看到食品、餐飲、供應鏈是如何在行業升級進化中交匯融合,生成了新的產業圖景。


     579 期
    本文經授權轉自:有味財經
    id:uvfinance



    01
    千味央廚
    生產全國70%速凍油條,60%芝麻球


    千味央廚成立于2012年,是從上市公司思念食品中獨立出來的。思念以C端起家,千味則主攻B端。C端產品繁多,主打個性和品牌,B端產品精簡, 比拼成本和效率。

    作為一名有食品企業背景的工廠級選手,千味央廚的發展路徑是反向進行的:

    第一個反向:服務對象從頂尖大企業起手,逐步向中小企業滲透。

    第二個反向:SKU擴展從大單品起步,漸漸向小定制落位。

    第三個反向:企業進程從一個上市公司中獨立,快速進化成為另一個準上市公司。


    千味央廚營銷副總鐘輝曾總結說,企業競爭就三招:聚焦、差異化、成本領先。成本領先并不是便宜,而是便宜的時候你比別人賺得還多。

    “我們一箱芝麻球才賺1塊,零售端一瓶酒可以賺200。”只有不斷提升效率,才能在刀鋒一般薄的利潤上建立城墻一樣高的壁壘。

    目前,全國市場上約70%速凍油條產自千味央廚;其芝麻球銷量一年超過一億元,占據全國各類宴會60%的市場份額。

    憑著油條、芝麻球、華夫餅等中西式傳統食品標準化,千味央廚先后成為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德克士、真功夫等知名餐飲企業的供應商。

    湊湊使用的是千味央廚出品的預制油條產品

    其中,百勝中國(肯德基中國、必勝客中國母公司)及其關聯方為千味央廚第一大客戶,占其2017年-2019年營收比例分別為29.95%、30.20%、30.72%。

    2018年,千味央廚獲京東、絕味億元融資,估值10億元。


    02
    蓮菜網
    平均為用戶節省綜合采購成本5%~10%

     
    生鮮電商是一個“燒烤行業”——燒錢、“烤驗”運營效率。

    蓮菜網成立于2015年5月17日。經過5年的發展,從上線之初30多個SKU,首日7筐菜325元營業額,發展到8000個SKU、7萬+企業客戶、日配送6000家、年營收10億元。

    得益于它不同于大多數生鮮電商是以淘金者的姿態殺入,而是一個根植于餐飲需求,成長起來的內生系統。

    蓮菜網創始人胡建強是媒體人出身,在創立蓮菜網之前,有5年的食品餐飲垂類媒體從業經驗,并且聯合河南多家知名餐飲企業,發起成立了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央廚產業園——河南餐飲中央廚房產業園。 

    “有了產業園,就要考慮如何讓我們的餐飲企業能夠聯合采購,把他們中央廚房生產的產品銷售到更大的餐飲系統里去。”胡建強介紹,蓮菜網誕生的初衷很簡單,就是統購聯采,提升效率,讓大家的產能最大化。

    一切基于對餐飲行業需求的洞察,蓮菜網后來的業務布局都是在上線后一步步延展出來的,是“同理心”的結果。

    蓮菜網1.0業務:

    蓮菜網2.0業務:

    蓮菜網業務矩陣:
    資料來源:蓮菜網

    目前,蓮菜網核心模式為全鏈自營食材B2B配送,通過全國基地直采的供應鏈模式,為品牌連鎖餐飲及企事業機關配送蔬果、鮮肉、凍品、禽蛋、鮮活水產等全品類食材,平均為用戶節省綜合采購成本5%~10%。
     
    作為“品牌餐飲一站式采配平臺”,蓮菜網與生俱來帶有服務行業的使命感,用“鏟除回扣,打造陽光透明供應鏈”,“物流遲到減免單”,“缺一補十,假一賠十”等多項“自殺式”承諾,贏得了大批品牌餐飲客戶。

    第三方監測數據表明,鄭州綜合實力排名前100名的社會餐飲企業,85%以上是蓮菜網的用戶。
     
    除了鄭州外,蓮菜網業務還覆蓋周口、安陽、新鄉、洛陽、許昌等多個河南區域城市,2019年10月進軍烏魯木齊市場。
     
    在全國數千家B2B生鮮食材供應鏈電商平臺企業中,美菜是行業的“獨角獸”企業,全國布局超過200個城市,服務餐廳200多萬家。美菜此番注資,看中的是蓮菜網良好的盈利模式和區域市場深耕能力。


    03
    鍋圈
    3年開店3500+,半年累計融4.5億


    和千味央廚脫胎于食品企業,蓮菜由多家餐飲企業股東共同發起不同,鍋圈供應鏈由資深餐飲人創辦,其發展模式是:上游供應鏈+中游物流+下游門店的效率集成體。

    鍋圈供應鏈創始人楊明超干過夜市,開過啤酒花園,讓他在餐飲行業一戰成名的,是2013年引爆于鄭州的“火鍋大戰”。

    當時,在海底撈、巴奴激烈角逐的鄭州市場,老楊和他創立的“小板凳火鍋”成為野草般一夜之間開遍鄭州的第三大兵團。

    2017年起,老楊又奇兵突進,開出了很多家“鍋圈食匯”。2019年8月起,鍋圈接連宣布融資消息,最大的一筆是今年2月24日,疫情之下行業一片哀鳴之際,拿到了5000萬美元B輪融資。

    至此,鍋圈半年內已連續完成三輪融資,累計金額超過4.5億元人民幣。

    對于鍋圈所處的賽道,老楊看得十分清晰:鍋圈不是做門店的,而是做供應鏈的。餐飲門店、鍋圈食匯都是表達形式,都是在給供應鏈做鋪墊。 

    在老楊看來,無論是夜市大排檔、火鍋門店,還是火鍋食材超市,要賣的東西都是一樣的。

    “不管形式怎么變,不變的是食材都需要吧?鍋底沒變、肉沒變吧?丸滑沒變吧,青菜沒變吧,菌菇沒變吧,酒水沒變吧?開火鍋店是賣菜,做貿易也是賣菜,比拼的是誰賣的場景更多,覆蓋的人群更大,提供的服務性價比更高。”

    老楊還打了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比方:以火鍋賽道為例,頭部大哥海底撈是開著火車賣菜,腰部大量的企業是開著拖拉機賣菜,底部大量的企業還停留手工時代,騎著自行車挎著倆籃賣菜。

    還原到底層邏輯,一切差異都是效率差異。

    如何提高行業效率?

    老楊曾從三個層面來描繪他規劃的全鏈條供應鏈:

    提升上游效率:鍋圈主打的家庭食材市場,是個9.6萬億規模的大賽道,但上游供應鏈存在產品同質化、供應分散、品類復雜、標準化程度低、價格不透明等問題。

    為破解這個問題,鍋圈優中選優,研發了600多個極具性價比的SKU。下游的通路廣,上游的產能就大。鍋圈有強大的C端通路,3年已開出3500家“鍋圈食匯”門店和多家餐飲門店。

    而且通過C端即時銷售數據,指導上游數百家工廠的生產,就優化了上游的效率,大幅降低了成本。


    優化C端效率:C端的問題是,走傳統通路要層層加價,產品到店里就比較貴了,所以向更下沉市場滲透的能力就很弱,門店數量就很有限。

    而鍋圈直接從上游組織貨源,拿到的價格就很便宜,在鍋圈食匯門店買火鍋食材,客單價只有25元左右,而到店吃火鍋,大眾如海底撈需要135元左右,高性價比讓鍋圈門店滲透力極強,能下沉到3、4、5、6線城市,潛在客群高達8億人。

    終端銷量越大,門店的運營效率就越高,店主回本盈利的周期就越短,從而實現快開店,開活店,多開店。老楊說,如果傳統餐飲門店開店速度是40碼, 鍋圈至少要做到180碼。

    形成協同效率:鍋圈供應鏈要打造的是高效率的網絡供應鏈,最終實現:

    上游賦能終端,提供高性價比的貨源;終端反哺上游,下游通路越廣,上游產能越能釋放,上游能出的貨越多,給下游的價格就越便宜。

    這就形成了一個正向循環回路,從根本上改變了行業的效率。



     04
    做規模化剛需生意
    河南企業很剛


    所有企業的生長,都離不開其扎根的基本面。

    這3家企業為什么集中出現在河南?

    某種程度上,和河南的“大廚房”戰略這一大環境不無關系。

    2017年2月25日,北京,“三農”發展大會上,河南省副省長表示,河南是一個農業大省,正在致力于提質增效,由全國的“大糧倉”成長為全國的“大廚房”、“大餐桌”。

    現在的方便面1/3來自河南,水餃7/10是河南的,火腿腸1/2是河南的,饅頭1/4是河南的。

    河南有全國“最大肉類生產加工基地、最大速凍食品加工基地,最大方便面生產基地,最大餅干生產基地,最大調味品生產加工基地”等諸多稱譽,這些“最大”的背后,隱藏著一個農產品加工增值鏈。

    拿人們常吃的水餃來說,別看它小,卻內含乾坤。“我們有約400種產品,需要的原料有上千種,僅以餃子來說,就需要面粉、肉、蔬菜、醬料、調料、油等。”三全食品有限公司一位負責人說。

    “大廚房”戰略,給供應鏈企業的崛起,提供了政策環境和產業土壤,商業的演進,則是規模化供應鏈發展壯大的底層機理。

    信良記CEO李劍曾有個比喻: 開餐飲店就像下場淘金的, 做供應鏈就像給淘金者做服務的,餐飲門店的換手率太高,淘金的人不一定都能挖到金子,你走了他來了,但你只要來淘金總需要鐵锨、需要礦泉水, 最后,賣鐵锨、遞礦泉水的反而成了淘金場上的最大贏家。

    2020年以來的新冠疫情,更是給供應鏈的崛起按下了快進鍵:

    蓮菜網在疫情期間推出了生鮮到家服務,短時間即吸引了數萬家庭用戶;鍋圈供應鏈以極高的性價比,讓門店擴張的步伐逆市加速。

    一切企業的成長都有法門,企業自身的選擇和努力,和資本、技術、人才、政策、基建等多重養分的累加,共同滋養了今天豐碩的結果。


    往期精選


    • 火鍋界正掀起一輪“場景革命”

    • 桌桌必點,這款食材有啥特別?

    • 和海底撈做鄰居,我學到了“開店3件事”

    • 從6張桌子到200畝火鍋公園

    • 火鍋食材超市火爆背后的加盟怪象!


    統籌|語嫣     視覺丨馬亞丹
    商務合作|18637183183(同微信)
    文章轉載丨txg13333832182









    覺得內容還不錯的話,給我點個“在看”唄


    但機會向來只青睞有準備的人。


    想“五一”生意火爆,

    現在就要想好引流高招。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2128.html

    (0)
    上一篇 2020年6月30日 20:30
    下一篇 2020年6月30日 21:1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