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果
編輯|田果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開 篇
比起一般的方便面,老壇酸菜牛肉面的制勝點在于它多了一包酸菜包。
而這包酸菜究竟來自何處?經官方認證,里面的酸菜采用的不是東北酸菜,而是用南方特有的一種菜,加上四川特有的嚴雪水,密封在壇子里腌制九九八十一天,所以才會與眾不同。
這次,四川酸菜終于扳回一局。那么,四川酸菜VS東北酸菜,到底誰才是正宗中國好酸菜?
先聊聊東北那疙瘩的酸菜
記得前些年春節和家人去東北探親,就親眼見證了“酸菜”的無處不有、無處不在。
吃個包子——“您好,本店招牌是酸菜豬肉餡 ”
來盤水餃——“老妹兒,咱家酸菜水餃一絕啊”
點個硬菜——“當然是酸菜汆白肉、殺豬菜了”
涮個火鍋——“本店特色酸菜豬肉,了解一下”
就連烤個肉——“這里有酸菜烤肉,要嘗一下嗎”
有天吃罷中午飯,下樓曬暖兒,看到有輛裝滿大白菜的卡車緩緩開進小區,瞬間炸開了鍋,大媽大娘們蜂擁而至,像極了搶超市打折貨,不,這個更霸道,以“二百斤大白菜”為平均數迅速下單。
買這么多菜,不會放壞嗎?我提出了作為一個外省人的困惑。
在東北生活了30多年的大姨習以為常,笑瞇瞇的說,當然會啊,不過這些都是要被做成酸菜的,東北人把制作酸菜稱為“漬(東北話讀ji,四聲)酸菜”,為了發酵得好,要把白菜用熱水燙一下,然后用涼水“激”下再入缸,如果聽誰吵吵腌酸菜,那他就不是地道的東北銀。
第二天,是個風和日麗的日子,大姨家也開始了這項偉大的工程。大姨夫準備好大缸,我們負責打下手,把前幾日買的白菜去掉老葉,再洗干凈,大姨按傳統方法把大白菜一顆顆擺在缸內,大姨夫負責把白菜摁實,在上面放一塊壓缸石,再往缸內加滿開水。因此經常有人說,在東北,家里有兩樣東西不可缺少:一是酸菜缸,二是漬酸菜用的大石頭。
其實,酸菜的制作過程并不復雜,或者說,很簡單,這就像極了大大咧咧的東北人,而東北人的大大咧咧里,總是有那么一種生活的智慧。
據說,酸菜腌的好不好,是考驗女主人“會不會過日子”的一個重要指標。我想,大姨應該算個高手,因為我現在仍記得那股子醋和蔬菜混合而成的又酸又開胃的味道。
后來查過一則資料,生活在東北的張作霖也是酸菜的超級忠實粉絲,當年張作霖的大帥府配有七八口酸菜缸,可往往還是不夠吃。
因為自幼家境貧寒,張作霖養成了節儉的生活習慣,大帥府里雖然設有中餐廚房和西餐廚房,但他餐餐不離的還是東北人家的酸菜。特別是酸菜白肉這道菜,廚子把帶皮五花肉置于涼水鍋里煮到六七分熟,撈出切片,酸菜切絲,加花椒、大料合燉,佐以韭花、腐乳等小料,一直是張作霖的心頭好。
張大帥的兒子,亦即張學良的弟弟張學思少將,彌留之際,最想吃的就是酸菜。
酸菜之于東北人,應該像豆汁如北京人,這種感情大概是外省人領悟不到的。當年,雪村的《東北人都是活雷鋒》,讓“翠花,上酸菜!”家喻戶曉;如今,酸菜仍是東北人的信仰與靈魂。
四川酸菜表示不服
有人說,如果把東北酸菜比作是一位大家閨秀,那么四川酸菜就是小家碧玉。在這之前,我們先捋捋東北酸菜和四川酸菜的不同。
首先,東北的酸菜,主要是腌制的大白菜;四川的酸菜,《舌尖》上說過一句話,四川人萬物皆可泡。所以,吃東北酸菜的時候,就是吃酸白菜,而吃四川酸菜卻可以吃到酸蘿卜,酸芥菜,酸辣椒,酸豆角,酸黃瓜……
東北酸菜
四川酸菜
其次,從外觀上來看,東北酸菜呈現淡黃色,四川酸菜顏色更深;從口感上來說,東北酸菜更接近蔬菜的味道,酸味明顯,四川酸菜酸中帶咸,更加爽脆;從時間上來看,東北酸菜腌制時間較長,而四川酸菜腌制兩三天就可以吃了。
大家通常吃的酸菜魚,即為四川酸菜,由大芥菜泡制而成。
上個月去四川出差,有幸拜訪了當地做酸菜很有名的嬢嬢,她家里簡易的場地上擺滿了怪模怪樣的泡菜壇子,不停地“咕嘟咕嘟”冒著泡。嬢嬢做了二十多年的酸菜,那雙手已被染成近乎酸菜的顏色,她說兒子在外地上班,每次回家最想吃的就是那碗酸菜,這也是支撐她堅持做下去的動力。
中午,嬢嬢留下我們吃了便飯,眼看著她“變本加厲”地將泡菜壇子里的食物變幻為讓人酣暢淋漓的米飯殺手,酸菜白肉、酸豇豆炒肉末、酸菜豆米湯……每一道的酸辣都讓人為之瘋狂,那是一種欲罷不能的美味,我們一行4人邊吃邊辣得流淚,還一個勁說“好吃”。
阿姨說她年輕的時候,泡菜壇子是一個女人出嫁的嫁妝之一,壇子越多,出嫁的女人臉上就越有光彩。
我們離開時,還硬是帶走了一大包酸菜。
不管是吃火鍋、串串,還是中餐、燒烤,還是會依稀見到酸菜的身影,雖然誰也沒想過認真地傳承它,但它經由時間,早已滲入川人的血脈。
海外酸菜也得擁有姓名
與東北同緯度的朝鮮半島和德國,也都是吃酸菜的高手。
酸菜于明代傳入朝鮮半島,現在似乎已經成為思密達國家泡菜的國民美食。某種意義上,這里的泡菜可以理解成配料多一些的酸菜。
在歐洲,酸菜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期,但后來的意大利人對祖宗的腌菜技術沒有什么興趣,反而被日耳曼人學了去。
日耳曼人掌握了腌漬蔬菜的技能,并將其發揚光大,成為了德式飲食中的一道特色菜。有趣的是,真人秀節目《幸福三重奏》中,郎朗和妻子吉娜在中餐廳的一段對話引起了網友的關注。
吉娜說:有的德國菜跟東北菜還有點像,又是豬蹄,又是酸菜。
接著,朗朗滔滔不絕發表著自己的酸菜論:俄羅斯也有酸菜,你看,那些偉大的作曲家:貝多芬,柴可夫斯基,勃拉姆斯,巴赫,拉赫瑪尼諾夫……那都吃酸菜嘛!
一邊碼著字,一邊YY著吃酸菜的熱鬧場景,好像也不難理解為啥市場上會有“酸菜比魚好吃”的反常規操作了。
作者:田果
樂天派天蝎
擅長案例解析與人物訪談
如果我的文字讓你有所感觸,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說出你想了解的火鍋行業熱點,我們將持續調查、挖掘。
統籌|巖巖
編輯丨田果
視覺丨馬亞丹
法律顧問丨李欣華
火鍋餐見原創出品,轉載請聯系授權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往 期 閱 讀
“無名之輩”|十一月末火鍋圈大情小事
商務合作:18637183183(同微信)
粉絲客服:18739017911(同微信)
內容交流:xiaoxian_02
文章轉載:txg13333832182
歡迎關注
火鍋餐見
新浪微博:@火鍋餐見
覺得內容還不錯的話,給我點個“在看”唄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2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