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疫情影響到了每一個人的生活,在次疫情當中,國內各行業發展都受到了巨大影響,其中餐飲業受到的沖擊尤為突出。
據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餐飲業影響報告》顯示,相比2019年春節,疫情期間,78%的餐飲企業營收損失100%以上;16%的企業營收損失在七成到九成之間;營收損失在七成以下的僅5%。
隨著國內的嚴防嚴控,疫情已經逐步好轉,餐飲企業也紛紛復工,那么進入到后疫情時代,不少餐飲人還是有著諸多困惑。
餐飲還能做嗎?
餐飲還能賺到錢嗎?
如何能夠搶占復工先機?
然而,當所有餐飲人都在憂心不已的時候,有一部分企業各項銷售數據卻成倍上升:
蘇寧1月初的年貨數據顯示,半成品年夜飯禮盒環比增長了1325%,銷量環增13倍;
春節期間,半成品菜在天貓已經成為消費新趨勢,同比去年銷量暴增1683%;
目前我國城市居民每天消費的菜肴總量超過50萬噸,其中半成品菜肴食品需求量為5萬噸,約占消費量的10%;
阿里本地生活春節期間,“60后”用戶線上買菜的訂單量翻了四倍;
每日優鮮今年1月23日至2月23日期間,40歲以上用戶增加了237%;
盒馬鮮生疫情發生后至二月初日新增用戶數量增長170%,新冠病毒疫情期間,盒馬鮮生的網上訂單數量相較去年同期激增220%。
透視這些數據,如果只是簡單地將其歸功于“餐飲零售化、食品化”,那未免過于籠統,這就需要細致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對于廣大餐飲人而言尤為重要。
需求抑制后短期增長的報復性消費
強互動和強體驗的服務(eg.餐飲、旅游)在疫情期間因無法消費而被用戶迫切需要;
疫情后相關行業能迎來短暫的爆發,但一個周期后會回落正常水平;
對于企業而言,目前如何維護用戶關系和提高體驗的差異化是市場復蘇后占領先機的關鍵。
需求滿足后快速回落的暫替性消費
疫情間成為用戶暫時性替代的工具以滿足需求;
疫情后需求會被用戶以往首選或其它渠道分流(eg.生鮮電商),或用戶需求降低而棄用(eg.在線學習平臺/遠程辦共平臺);
提高服務品質與效率和建立自有資源鏈是相關企業未來保持活躍度和增長的關鍵。
價值觀契合長期持穩的忠誠性消費
疫情期間滿足用戶的核心價值訴求的品牌獲得了用戶對品牌的認可和信任(eg. 盒馬),品牌與用戶價值觀的匹配將影響用戶未來長期的消費決策;
深度理解用戶價值訴求,尋找與品牌價值的契合點通過多觸點立體一致的傳達給用戶,才能與用戶建立長期信任形成高頻復購與傳播。
用戶行為變化的背后
有哪些是長期的品牌機會?
有哪些是短期的品牌紅利?
5月18日,窄門學社線上學堂《后疫情時代的消費趨勢和創新機會》餐飲行業獨家首次分享,深度解讀餐企如何順應或提前迎合疫情下用戶行為變化?又該如何獲得用戶生活方式改變后的體驗紅利?
本次邀請到唐碩體驗咨詢管理合伙人李宏,擁有16年設計與創新體驗,擅長消費者研究與定位、數字化轉型、空間體驗創新、服務體驗規劃相關咨詢服務。曾是華為BG用戶體驗部門負責人,10年用戶體驗打造經驗。主導了小罐茶、萬科、保利、格力等品牌的體驗定位及創新設計落地。
目前,疫情對餐飲行業影響仍然較大。本次課程將跳出餐飲經營常規視角,從消費體驗的領域知道餐飲企業如何在復工之后快速俘獲消費者,增加銷售收入。現在,掃碼海報中二維碼報名本次課程(備注:線上體驗課),費用全免!
期待所有餐飲企業
以人為本布局整體體驗
迎接后疫情時代體驗紅利
↓ 點擊閱讀原文,報名本次課程
原創文章,作者:窄門餐眼,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3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