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心理》
大眾點評的消費者評價,是它整套商業模式的核心所在,因為這些評價,會帶來商家星級的變化,而背后的本質,是可能影響店內未來一段時間客流的走向,這種因為評論而影響生意的情況,在一線城市非常明顯,其他三四線城市則沒什么用,也因此,身處一線城市的餐飲商家,都想提升自家餐廳在大眾點評的點評數量,又尤其是好評數量。
為此衍生出很多或明或暗的行業,比如有專門的團隊,可以負責為店家刷好評,想要多少就幫你刷多少,以前這樣刷好評的行為非常多,多到嚴重影響商家的公平性,于是大眾點評開始重點打擊刷好評的現象,到現在也很嚴格,嚴令禁止商家刷好評,不僅自己不能刷,也不能外聘專業團隊刷,甚至,連誘導真實的客人刷好評,都要被處罰。
因此,擺在那些在乎評論的商家面前就兩條路:要么提升刷好評技術,更加隱蔽的操作;要么就用心做好產品和服務,以希望獲得客人真實的評論,從行業的健康度來說,第二條路當熱是最好的,也才是合理的,但現實很殘酷,很多商家發現這條路非常難,面臨一個非常尷尬的情況:要么評論很少,好不容易等來幾個評論,結果還有差評。
一些小老板就很糾結,給我私信留言,向我抱怨,說自己已經非常用心了,怎么還出現這樣的情況呢?一個兩個朋友,我就耐心的給他們講解背后的原因,但最近問這個問題的小老板學員越來越多,于是決定今晚來寫這篇文章,給大家說一說消費者,在餐飲消費中的評價心理,只有明白這個道理后,才能更了解以后要怎么做。
作為一個消費者,當我們走進一家餐廳去消費,就餐過程結束后,一般會遭遇三種情況:其一,是感受很好,忍不住想要到處夸這家店;其二是平平淡淡,既沒有特別好的感受,也沒有什么不好的感受,就是吃一頓飯而已;其三,就是遭遇了很糟糕的就餐體驗,一定要找人吐槽,找地方發泄心中的不滿。
那么,哪種情況下,作為消費者會評價呢?顯然只有遭遇兩個極端的消費者,會忍不住評價的,但遺憾的是,絕大多數消費者在絕大多數餐廳,遇到的都是第二種情況,也就是吃了一頓不痛不癢的飯菜,吃完就忘記了,真正能讓消費者吃完就立即向要去評論夸獎的餐廳,非常少。
要么是網紅現象級的餐廳,吃完必須打卡炫耀;要么是產品驚艷,讓人吃了以后忍不住分享;要么是店內環境讓人驚訝,要么是就餐過程中的服務,讓人獲得超出意料之外的舒服體驗……,總之,餐廳必須在某一方面,或者某幾方面做到遠遠超越正常水平,才有可能贏得消費者出門就給好評的機會。
這方面的典范,當然就是國內餐飲的頭牌海底撈了,不管是微博時代,還是微信公眾號時期,乃至到了抖音時代,海底撈都是餐飲行業在傳播上的經典案例,大眾點評上那些五星好評,也是消費者獲得超級體驗后,給出的真實評價,這并不簡單,背后是團隊對于“峰終定律”的深度研究和運用,不然為何其他同行“學不會”呢?
能做到這種程度的餐廳,比例可能連萬分之一都沒有,所以,我們可以把這類現象暫時排除在外,不列為研究對象,剩下值得我們來探討和分析的,就只剩下兩種:一種是不痛不癢的消費體驗,壓根不會給餐廳寫評價,更不用說些什么好評了;另一種,就是在就餐過程中遭遇不滿意,出門一定要給差評,不發泄出來不舒服。
由此就出現一個很普遍的現象:普通的餐飲商家,哪怕一天店里接待上百位的消費者,但能在大眾點評上留下評論的數量,可能連5%都沒有,也就是平均每天接待100位客人的餐廳,無法平均每天活得5條好評,為什么?因為我們沒有給別人一個一定要給你評論的理由和動機,不要為此泄氣,這其實已經說明你不錯了。
比這更糟糕的是:好不容易某一天多了幾條平均,結果點進去一看,好幾條差評,甚至全是差評,這時候即便是你回店里針對性處理,已經沒用了,連亡羊補牢的機會都沒有,為什么?因為消費者已經把這種負面評價給發布到公共平臺了,對門店星級的影響和后續生意的影響,也已經在這一刻就開始累積。
其根源就在于:消費者如果在就餐過程中遭遇不滿意,其寫差評的概率可能高達90%,遭受不滿意的程度越高,寫差評的概率越大,兩者完全成正比,有些老板覺得是客人故意使壞,實際上想多了,作為一個正常的消費者,很少會故意給商家使壞,一方面是沒必要,二方面是犯不著,但如果被惹得確實冒火,那對不起,一定不留情面。
這就是為什么餐飲商家在大眾點評上,整體評論數量不多的原因,而有些餐廳,明明各方面挺不錯,結果就是有很多差評,背后的原因也在這里,只有明白了消費者的這種評價心理,我們才能針對性的去對門店經營做更好的分析和把握,那么,作為商家應該怎么應對這種情況嗯?
首選當然是向海底撈學習,在管理上下功夫,不管是服務還是產品,都盡全力去往自己能做到的最極致高度去做,不懂的,去搜索一下“峰終定律”,好好研究一下這個定律,爭取能讓消費者在自家餐廳,有遠遠超出預期的消費體驗,獲得超越其他餐飲同行的滿意度,那他們就可能還沒出門就愿意給你評論,而且是五星好評。
這非常困難,絕大多數餐廳都做不到,那怎么辦呢?老實說,在當前的情況,餐飲老板能選擇的余地非常小,只能是在店里謹小慎微的做好基本功,既然無法讓客人獲得超預期的滿意度,那么久盡量爭取做到不讓他們遭遇不滿意,不要帶著怒氣離開,追求第二個目標:不求寫好評,但求別寫差評。
這是絕大多數老板的日常選擇,也只有這一個選擇,畢竟,誰都不想讓消費者在店里遭遇不滿意,但如果真的遇到了,也無能為力去做什么改變,因為消費者一旦離開店里,他如果非要發泄,那不管是他自己的朋友圈,還是到大眾點評,小紅書這樣的公共平臺上去寫差評,作為商家是無權干涉,只能被動接受的!
豪蝦傳在夏天龍蝦季,每天都要接待超過800位消費者,一個月的總接待量超過2萬名消費者,但遺憾的是月總評論量連500條都沒有,平攤到每天,連20條都不到,評論率只有可憐的2%,而且其中很多還是外地游客,他們本身是愿意寫評論的,由此可見,哪怕我懂這些道理,但我自己的餐廳,其實也面臨這樣的尷尬情況,所以明年我們會在這方面努力。
當然,為了徹底解決消費者不滿意而帶來的隱患,我在技術小伙伴的協助下,從工具層做了一些努力和嘗試,從目前的效果來看非常好,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如果不是我給了消費者另外一個發泄路徑,如果不是找到了把消費者不滿意留在店內解決的辦法,豪蝦傳在大眾點評上的差評數量應該會多很多。
這原本應該是很丟人的事情,但我愿意這樣公開說,并且覺得公開說出來挺好的,只有敢于正視自家餐廳的問題,才能去找解決問題的辦法,隱藏問題在任何時候,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OK,關于消費者的評論心理,今晚的日志就寫到這里吧,大家參照自家餐廳的情況,可以想一想,還是那話,不求大家一定要認同我的觀點。
求同存異就行了!
原創文章,作者:豪俠匯蔣毅,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4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