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開放基因帶來包容與創新
上海是中國第一大城市,四大直轄市之一,擁有中國最大的工業基地、最大的外貿港口,超過2000萬人口在此居住和生活。

上海的最大魅力在于中西融合的老上海風情中,透出的精致與洋氣,體現在餐飲上就是對各種口味菜品的包容性,以及對于融合餐飲創新能力的考驗。
受洋派和外來的影響,上海出現了各種各樣創新型餐飲品牌和模式,處處彰顯了新時代、新模式、新餐飲的氣息,引領著餐飲行業新潮流。
因此,餐飲界頻出“中國餐飲看上海”的論調!
多業態發展“爭相輝映”
上海餐飲市場的成熟,還體現在上海的餐飲競爭是全面、系統性的競爭,從產品、營銷、運營、品牌打造,到供應鏈管理、小眾餐飲市場挖掘、場景體驗的塑造……上海餐飲品牌幾乎在各個環節,都有造詣深厚的“武林高手”。
相關數據顯示,上海已成為餐飲服務數字化的試驗田,眾多創新性數字化模式在上海誕生、成長,并不斷將成功模式輸出到全國。
上海“白領化”職業屬性突出,除正常三餐外,上海還具有旺盛的夜宵及下午茶消費力,在全國位于前列。燒烤、漢堡薯條、奶茶果汁、炸雞炸串、麻辣燙成為最受歡迎的五大品類。
2019年,餐飲加盟進入3.0時代,餐飲連鎖門店正在以3倍于整體餐飲的增長率擴張,上海成為餐飲加盟品牌總部最多的城市。

小吃快餐“百花齊放”
魔都上海,極具包容性,用海派文化海納百川,包容來自全球、全國各地的美食。
這里擁有十萬家以上餐廳,餐廳數量和密度位居全國城市第一。
在上海,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15家餐館,小吃和快餐就占三分之一。
誕生于2000年的“正新雞排”,目前不僅走向了全國500多個城市,還靠一塊雞排開出22000多家門店,是肯德基中國的3倍,麥當勞中國的7倍。即使在疫情肆虐的4月,也堅持開出了接近600家門店。
1999年創辦于上海的“吉祥餛飩”,以特許經營模式把品牌發展到全國各地大小城市,以“生產配送中心與管理中心”相互聯動為管理機制,截止到目前已經開出3000+門店。它更曾代表“中華名小吃”參與世博會,將正宗中餐美食帶向世界。
“楊國福麻辣燙”已擁有5500+門店,每年還保持著1000+店面的擴張速度,相當于每天新開2.7家店。楊國福麻辣燙依托強大的供應鏈系統,半年逆勢新開500家加盟店,年入50億,成為“國民小吃”的頭部連鎖品牌。
水餃品類第一品牌“喜家德蝦仁水餃”,截至目前已開出600+門店,員工8000+,被譽為“餐飲界的華為”。
國民小吃升級標桿“桃園眷村”,把早餐店開到了LV旁,用極簡的設計凸顯眷村文化的懷舊,把一杯豆漿賣出了調性,成了行業高度關注的現象級品牌。
“蜀海供應鏈”自2007年起開始獨立運作,提供整體供應鏈托管運營服務,還先后服務于世界最大零售集團之一的“7-11”便利店、九毛九、遇見小面、韓時烤肉等1000余家知名餐飲連鎖及零售企業。
上海餐飲海納百川,各品類百花齊放,數量之多、種類之豐富位列全國之首,使得眾多品牌爭相來到上海“安營扎寨”。
11月15日—17日,“大魚游學·走進上海”,將帶你走進喜家德蝦仁水餃、楊國福麻辣燙、吉祥餛飩、桃園眷村、蜀海供應鏈、正新集團等餐飲頭部企業學習商業模式,一起探索餐飲連鎖能力的打造!
《西貝旗下三家企業退稅百萬!別的餐企咋享受?》
《越戰越勇,這家企業用供應鏈實現了逆勢增長》
《不甘心只做一家包子鋪,巴比食品盯住萬億級早餐市場》
《外賣過度包裝,正在掏空顧客好感》
《疫情后反思:新零售不是餐飲救命稻草,供應鏈才是!》
《下沉到底,西少爺開賣7塊錢肉夾饃》
《解析韓式快餐持久發展力,靠產品,更靠靈活運營》
《一個老字號餐廳,為什么報警也阻止不了海嘯般的差評?》
《火鍋2020:平價火鍋走強?零售化進入黃金階段?》
《太險了!連開三家虧損店,敗光2億,老板不斷深陷負債泥淖……》
真真18037518262(同微信)
栗軍13718277715(同微信)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5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