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到現在都沒反應過來,曾經幾塊錢一杯的粉末飲料怎么就搖身變成了“新式茶飲”,還讓大批年輕人成了“癮君子”?
酒水又是從何時開始偷偷越界,一步步融入餐廳,甚至衍生出當下熱火朝天的新業態——酒館?
作為餐飲舞臺的主角,走過近30年歷程的快餐,今天為何再次陷入增長瓶頸,成為潮流品類,走出廣東走向全國?
今天,紅餐網(ID:hongcan18)就為大家重新梳理一遍茶飲、酒館、快餐這三大熱門品類的進化史,一起來看看。
1、茶飲進化
從粉末奶茶到新式茶飲
原料安全和健康是大勢
80、90后也許都還記得小時候街上花花綠綠、一杯又一杯用粉末沖泡,還可以添加各式珍珠椰果的“臺灣珍珠奶茶”。奶茶店里的店員們熟練地將五顏六色的粉末沖泡好,再放進封口機里拉一下,一杯臺灣珍珠奶茶就出爐了,既便宜又香甜,受歡迎程度絲毫不亞于今天的新式茶飲。
粉末沖制的臺灣珍珠奶茶,是奶茶最早在中國大陸走紅的形態。20世紀90年代左右開始,臺式粉末奶茶風靡大陸,拉開了奶茶1.0時代的大幕。
△奶茶粉末時代的代表:快可立
后來短短30余年間,奶茶共經歷了5次翻天覆地的迭代升級,從廉價的粉末飲料變成“真奶+真茶”,從單一的茶飲店變成多功能的休閑飲品店,從均價2塊錢到20塊錢,終于成為今天最炙手可熱的風口級品類,誕生了諸如奈雪的茶、喜茶等眾多現象級品牌。
在這5次迭代進化中,有兩件事值得特別注意。第一件是2005-2008年,媒體報道奶茶使用奶精、各類添加劑以及化學原料等制作而成,根本沒有茶也沒有奶,直接導致奶茶第一波高潮落幕。第二件是2011年曝光的臺灣塑化劑事件,奶茶遭遇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和信任危機,市場一片蕭瑟。
這兩件事分別發生在粉末時代和砂糖時代,是奶茶品類進化以來兩次最嚴重的危機。原材料的不健康、不安全差點把整個品類置之死地。
后來,存活下來的品牌開始在原料上做功夫,從奶精果醬糖漿以及珍珠椰果等加工配料到“鮮茶+鮮奶”,再到“原葉茶+鮮奶”,最后到今天新式茶飲的“原葉茶+進口奶”以及當季新鮮水果和黑糖等新原料。發展到今天的新式茶飲,其原料也一直在往更優質、更健康的路走。
2、酒館進化
餐廳和酒吧跨界互融,
社交場景體驗越來越重要
曾經,餐廳和酒吧曾經幾乎是兩條平行線,互不相干。后來,餐廳和酒吧慢慢跨界融合,邊界徹底打破時便誕生了近幾年大熱的又一全新模式——酒館。
酒館,顧名思義,就是“酒吧+餐館”,它們普遍有酒有飯有腔調,為當下年輕消費者所熱捧。
最開始走紅的酒館,是一批酒吧跨界餐飲而成的音樂酒館,融合了音樂、酒吧、餐廳的各個元素,場景或時尚或文藝或復古,更側重娛樂消費體驗,餐飲的屬性則比較弱。
以音樂酒館代表胡桃里為例,胡桃里所屬的合縱文化集團并不是傳統的餐飲公司,在創辦胡桃里之前,其業務主要以連鎖酒吧、KTV、商業地產、演藝經紀等為主。
△胡桃里音樂酒館
作為合縱文化的跨界產物,胡桃里是酒吧、餐廳、咖啡館三者的混血兒,經營重點以酒文化和音樂文化為主,餐飲屬性被降級為附屬品。
胡桃里將大部分心思花在場景打造和用戶體驗上,一方面運用大量綠植和木藝創意,營造出綠野仙蹤般的氛圍,既沒有酒吧的嘈雜混亂,也沒有傳統餐廳的單調無趣,無論是社交還是娛樂都別具一格;另一方面舉辦各種攝影展、簽售會、讀書會等文藝活動,讓門店成為了年輕人詩酒文藝江湖的造夢場。
在音樂酒館之后,又興起了一批川渝“小酒館”,同樣大受歡迎。小酒館主打“川菜+小吃+果酒”,是“餐+飲”休閑餐飲模式的更新和延伸,“吃”是經營重點,酒飲則被強化成吸睛點。
△川渝小酒館
盡管主營業務和音樂酒館不同,但川渝小酒館和音樂酒館在場景的用心上如出一轍。市場上的小酒館,大都極具個性化,或市井或文藝或日式,或藏在街頭巷尾的小角落或張揚在繁華的購物中心,無論哪種都極其適合社交聚會。
以網紅店“從前的小酒館”為例,雖然位于廣州繁華的商業圈體育西路,它的裝修卻十分簡樸。門頭直接刷灰處理,兩扇窄小的舊木門,與周圍的商鋪相比,乍看不起眼但又別具一格,木桌木椅、酒壇子、土碗、土茶壺,墻上裝飾物寥寥,營造出古樸的客棧風格,小資又有江湖氣,投入低卻個性十足,成為大批年輕人解壓和社交的放松場所。
3、快餐進化
從野蠻生長到生死存亡
品質是迭代進化的本質
作為大眾餐飲的主力業態和高頻剛需的朝陽產業,不管其他品類如何興衰更迭,快餐始終是餐飲舞臺上不變的主角。發展至今近30年,快餐行業的格局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總的來看,大致可以分為3個階段:
1.0階段是品類初期的無序時代,有品類無品牌,以夫妻店、大排檔為主,基本沒有標準化,全靠人工操作,品質時好時壞,衛生問題靠自覺,服務看心情。但盡管如此,門店的生意一般也不會差,因為此時快餐門店少,市場需求也還行。
2.0階段是品牌時代,首先是標準化的大品牌時代,在麥肯兩大洋快餐品牌的影響下,中式快餐逐漸誕生了紅極一時的真功夫、鄉村基、永和大王等一批品牌,它們開始品牌連鎖化發展,依靠標準化和工業化運作快速擴張,口味和品質相對穩定,食品安全較之前更有保障。
2010年前后,市場進入百花齊放的中小品牌時代,隨著消費升級以及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原本被大品牌統治的快餐市場,開始出現一批年輕氣盛的新中式快餐品牌,比如霸蠻牛肉粉、武圣羊雜割、犟骨頭排骨飯、遇見小面等,他們利用創新的營銷、零售或互聯網思維,打造了一批特色十足的門店,獲得了消費者的喜愛。
3.0階段即當前階段,行業競爭更多元化、成本壓力接近最大化、市場需求也發生了大變化,在這樣的環境下,無論是深耕多年的老品牌,還是上述崛起不久的年輕品牌,都面臨著新一輪挑戰。
在這當中,也出現了一些閃光的新品牌和新模式,其中,被討論得最多的當屬深圳的小女當家以及其帶火的現炒快餐模式。和傳統快餐模式相比,現炒快餐最大的特點是強調其食材的品質以及原生態、開放廚房制造區域,以明檔現炒和安心食材在消費群體中走紅。
聯系我們 品牌力峰會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 132 6509 9024 歐先生 177 2428 7321 龍小姐 180 2239 2211 黃小姐 品牌力峰會報名咨詢 | 電話/微信 185 8922 9024 廖小姐 185 2915 4333 周先生 點 點擊“閱讀原文”,立即購票!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7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