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以致用》
今晚的日志,原本是寫其他內容,但在回家的路上,我收到一個小姑娘的留言,對我產生很大的觸動和啟發,于是臨時決定更換今晚的日志主題,專門來說說“學以致用”這個話題,單就這四個字而言,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是不合格的,哪怕是一些自詡為很愛學習的人,實際上在落地執行上也很糟糕。
事情大概是這樣的:一周前有個小姑娘加我微信,我以為她是餐飲老板,結果她說自己是如假包換的在校大學生,喜歡我的創業日志,加上后她說在學校有一場辯論,是關于“在人生奮斗過程中好伙伴重要還是好對手重要”的話題,因為我對辯論不專業,所以只是簡單表達了一下觀點就結局對話。
結果剛才,我突然又收到這位小姑娘的私信,說她在這次辯論中獲得了“最佳辯手”,而且,她在整個辯論過程中就只發言了兩次,一次是在核心觀點中間,一次是在結束時說論據,而使用的辯論技巧,就是運用了我十月十四日所寫日志里的“峰終定律”。
結果正替她高興時,她接著又告訴我一個更讓我意外的消息,那就是她利用我分享的華萊士模式,簡單改變后形成一份創新創業計劃書,在學校贏得了4000元的創業經費,我立即很詫異,因為除了國慶期間我在屋頂上的櫻園,針對內部學員分享過華萊士模式之外,沒有在其他任何地方分享過,她怎么知道的?
結果小姑娘告訴我說國慶期間,她恰好在櫻園當實習生,是當天給我們現場服務的服務員,我才恍然大悟的想起來,小楊幾天前加我微信時就提到過這個事,結果因為事情太多而搞忘了,得知這個緣故后,一方面我替她感到高興,但另一方面,我也被這小姑娘的行動力給觸動了,覺得有必要專門寫篇文章說一說這事。
現在知識迭代太快,要想適應社會的快速發展,就需要用開放的心態,擁抱學習,這方面我身邊有很多朋友都做得很好,我自己也還不錯,在思維和心態上都處于絕對開放的狀態,但經常我都有一種愧疚在內心深處,為什么呢?因為我雖然喜歡學習,并且自認為也學習到很多東西,但執行力上太差勁,落地的微乎其微。
有時我就這個問題與身邊的朋友交流,結果發現大家都有這個問題,都在“學以致用”上面存在不少問題,而且,大家和我一樣,曾經試圖想過很多辦法去改變,但最終發現效果都不理想,努力都是徒勞,為此,大家可以想象,當我聽到小楊今晚的這些留言,我自己在替她高興之余,內心是多么羨慕她這樣的落地執行力。
小楊當天只是現場給我們服務的實習生,她原本完全不在聽課的目標受眾里,結果呢?兩個小時的分享下來,小楊不僅到微博上把我的日志挨著翻看了一遍,還通過微薄找到了我的微信,然后利用我日志的內容,在辯論賽里去贏得了最佳辯手的稱號,最后還利用當天胖聽到的內容,在學校贏得了4000元的創業經費。
如果不是我與小楊的對話截圖,我相信很多人都不相信有這樣的事情,甚至可能有人懷疑是我在編段子,嘿嘿,但現實中真有這樣的人,他們總是能把別人的話不僅聽進去,而且還能轉化為自己的力量和能力,去落實到實踐中去驗證,最后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績。
現實中具備這樣學以致用的能力的人非常少,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各類社交工具把時間碎片化后,人們已經很難有耐心和定心去看書和學習,因此,樂于認真學習的人群本來就已經在減少,而在剩下的那些愿意學習和經常學習的人里面,又有很多屬于“只學習不接收”的類型。
比如有個餐飲同行,我經常看到他出門去參加各種論壇,報名學習各種培訓班,絕對算是我身邊最愛學習的餐飲老板之一,但每次學習完回來,他分享出來的文字,都是在貶損別人的不足,以及別人說得不對的地方,或者說別人都是套路,我幾乎很少看到他出門學習到底學到了什么有用的東西。
這和現實中那些動輒喜歡抬杠的人一樣,在交流中他們注意力不在別人說得在理的那部分,而是別人不在理的那部分,其差別很明顯:在與人交談中,注意力放在別人觀點可取之處的人,相對更容易從中去發現于自己有用的東西;而將注意力放在別人不可取之處的人,則除了抬杠之外,可能剩不下其他什么東西。
所以,愛學習是好事,但是光學習不接收不行,或者更準確的說是,光學習不實踐是不行的,學習再多的理論知識,如果不落實到實際的行動上,它們很可能只是淪為茶余飯后吹牛的談資而已,這實際上,比那些不愛學習的人好不了多少,甚至還可能不如那些不愛學習的人,因為你花費了更多的時間。
這也是為什么,我在每一期餐飲小老板課程的最后一節課里,反復的提醒大家:餐飲小老板課程不是什么靈丹妙藥,不會聽完就能神功附體一般馬上可以把餐飲生意做好,大家需要在課程結束后,回到自己店里,結合課程上所講的內容,一一對照自家餐廳的現狀,做針對性落地實施,否則一點用也沒有,課就白聽了。
那些凡是帶著獵奇心態來聽課的學員,他們聽兩天下來,可能什么都學不到,過幾天就把課程內容忘記得一干二凈;那些帶著質疑心態來聽課的學員,全程都試圖找到我講得不對的地方,他們聽兩天課程后,得出“不過如此”的談資……,這些對我不構成任何影響,但是對于他們,豈不是白白浪費兩天時間么?
對于學習,我們確實應該有一定的防御心,避免盲目的偏聽偏信,但如果真正的想學以致用,那還是得讓自己的心態更開放一點,行動力得更強一點,尤其是餐飲行業,我們不能單純的為了學習而學習,這對于我們線下的創業不會有太多好處,而只有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上來,才能檢驗它的合理性是多少。
寫到這里,我突然想起韓寒的《后會無期》這部電影里,王珞丹讓男主角少講道理,因為“從小聽過很多大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我覺得這要怪王珞丹自己,道理就在那里,過不好一生應該怪你自己,而不是那些道理,同理可知,學習不好你不能怪知識不對,而應該怪自己不夠努力,或者學習不到位。
最后,感謝小楊今晚讓我重新反思“學以致用”這四個字!
(本文耗時52分鐘)
原創文章,作者:豪俠匯蔣毅,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4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