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豪蝦創業日志之《示恩心態》

    《示恩心態

    【這兩天,又看到胖東來的消息,有點詫異,他們不是四年前就宣布失敗了么?老板于東來還在微博上吐槽自己的員工不知道感恩,當時我還專門就此寫過一篇文章,翻出來看了一下,覺得還沒過時,于是決定把四年前的這篇日志復制過來,作為今晚的創業日志,我不知道于老板是否從四年前的失敗吸取了教訓,如果吸取了教訓,那真是充滿期待;但我比較擔心的是,從目前媒體報道出來的情況來看,好像還是以前那一套,沒什么改變,至少從媒體所描寫的部分看來,和2014年以前的胖東來,幾乎沒什么差別,如果事實就是這樣,完全沒改變的話,對不起,我將繼續持有下面這篇文章的觀點,并堅信這種模式不可持續,為什么?因為“反人性”,不管做什么生意,必須要深度研究人性,不懂人性,或者對人性一知半解的,最終都會失敗,都不可持續!】


    今天在火車上,突然看到關于胖東來崩盤的新聞,這讓我十分意外,同時也很詫異,怎么會這么突然的出現這樣的情況,于是趕緊搜索與之相關的信息,多條信息和多種評論對照情況下,得知這不是謠傳,胖東來真的出問題了,看到這里朋友們可能迷糊,胖東來是什么?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百度搜索一下哈!


    某種程度上說,胖東來從其創建以來,一直是一個很經典的商業案例,在我創建豪蝦傳的過程中,就最少有5位朋友給我不同程度的推薦過胖東來,也正因為如此,我才得以在幾年前就關注到胖東來現象,某種程度上來說,當時看完胖東來的各種新聞和消息后,為其老板于東來折服,覺得真是了不起。


    但,正如以往很多其他“商業奇跡”一樣,多次關注胖東來的資訊以后,發現它里面存在很多不符合商業邏輯的東西,因為我自己不屬于百貨領域,對這一個行業也不是很感興趣,所以沒有往細研究,只是憑當時的表面現象,覺得胖東來現象不是這么簡單,中間應該還有很多是我們所未能了解的東西。


    為什么我會有這樣的看法,一方面我屬于傳統商業思維,看一個商業案例,喜歡首先看其發展是否符合基本的商業邏輯,成本及盈利是否在一個合理的商業范疇內;另一方面,最近幾十年以來,我們從報紙上看到太多曾經風光一時的商業奇跡,最終被證明只是曇花一現,甚至,最后被暴露出來是一場又一場騙局。


    按理說,在不了解胖東來來龍去脈的情況下,不應該急于發言,但現在為什么我忍不住在火車上都要寫這篇日志呢?這完全是因為于東來的一條抱怨員工不支持自己的微博,這也是整個胖東來事件中最讓我意外的地方:胖東來當年號稱最強的競爭力就是他們的員工,并且公開宣傳,他們能打敗國際連鎖商業巨頭,靠的就是他們的員工。


    他們員工有什么競爭力?用各種報道里面的話說,這些員工的收入比同行整體高30%~40%,每個員工都把胖東來當成自己家的產業,對進入胖東來的消費者都是發自內心的微笑和服務,能將針對消費者的各種服務細節做到極致,看到這里,朋友們是否自然想到了餐飲行業的海底撈?沒錯,胖東來就是被譽為百貨業的海底撈。


    在員工隊伍的工資、待遇和福利上,于東來可謂煞費苦心,能為員工考慮的,他基本上都考慮到了,從員工的家庭成員,到員工自身的社保醫保;從員工的物質獎勵到員工的精神鼓舞全都做的超出百貨同行,也因此被各種媒體夸贊為胖東來的核心競爭力,員工被譽為胖東來的核心資產,也是打敗其他百貨業的主要優勢。

    但,怎么轉眼之間,這些收入高于同行很多,沒有任何后顧之憂的員工,當老板遇到困難時,上千人中沒有一個站在于東來身邊來支持他呢?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么,現在僅通過網上的只言片語無從得知,但促使我寫今天這篇文章的,其實是老板于東來的微博文字,以及通過這些文字所體現出來的“示恩心態”。


    于東來創建的胖東來,除了給員工超出同行很多的工資待遇,也為員工解決各種后顧之憂,對于表現優秀的員工,甚至送車送房的各種表彰和獎勵,按照常規理解,他的這些員工應該會非常感謝胖東來這個平臺,甚至,會把老板于東來當成恩人來對待,當老板遇到困難時,應該是很多人愿意去幫助他。


    但現實并不是這么回事,還不知道什么原因導致當于東來遇到困難時,上千員工每一個人支持他,導致于東來在微博里吐槽,明顯表示出對這些職員的失望和痛心,我相信,很多人都會順著這個思路懷疑:難道胖東來的員工全是白眼狼么?老實說,我最開始都這樣懷疑,但隨即我就否定了這個懷疑:


    畢竟,胖東來曾經確實創造過很多業界神跡,也確實給百貨業帶來很多思考和反思,胖東來一直引以為傲的核心競爭力,也是被全國(甚至全球)的百貨業競相學習和研究的員工團隊,怎么可能突然之間全都由精英變成白眼狼了呢?不能因為現在一出問題就否定以前人家做出的各種成績吧?


    所以,結合前后幾年的宣傳報道,尤其是面對采訪時,于東來前后的言行,我對員工的“反水”不怎么感興趣,反而對于東來本人的心態變化產生興趣:曾經,于東來面對采訪時,都是把員工放在第一位,他說自己的主要工作是為員工服務,讓員工可以專心為消費者負責,并為自己的員工團隊自豪;可是,現在對自己員工痛心疾首的還是他自己。


    這就要涉及到今天日志的主題,也就是“示恩心態”了,什么是“示恩心態”?簡單來說,就是把對別人的恩惠掛在嘴邊,需要別人隨時記得,甚至要隨時夸贊自己恩惠的心態,擁有嚴重示恩心態的人,甚至會自我神化,平白無故的產生一種搭救和幫助別人的救世主情懷,并從這種“給別人恩惠”中實現個人價值追求和精神享受。


    對于這樣的人,他們需要別人記得和不停的提及他們所給出的恩惠,這會刺激他們去愿意給出更大更多的恩惠,以滿足他自身更大的精神享受,以逐漸逼近他內心深處那種“神化身份”,如果在這個過程中,一切順利的話,施恩者和受惠者都能從中各取所需,相得益彰的一起攜手前進。


    但遺憾的是,“恩惠”是最不靠譜的一個詞匯,一旦過程中遇到困難和麻煩,尤其是原本的“恩惠”不再,甚至,僅僅只是“恩惠”減少,就會讓受惠者覺得自己“吃虧了”!進而將一切不滿意和怒氣撒往施恩者身上:以前你一個月都給我們5000元工資,現在居然只有4500元,憑啥子呢?

    對于這些員工來說,他們才不管你企業遇到了什么困難,也不管別的同職位同行可能還不足3000元,他們眼里看到的,僅僅是自己現在比以前少了很多收入,然后將一切矛頭指向你這個喜歡處處“示恩”的舵手,這乃人性之必然,更何況,于東來面對的員工隊伍,絕大多數都是低學歷、低文化、低收入的人群,他們恰好就是最看重眼前利益的一個群體。


    我自己來自農村,學歷也并不高,因此朋友們看到這里不要有怒氣,我絕對沒有任何看不起低學歷和低收入人群的意思,只是陳述一個事實:對于高學歷和高收入人群來說,他們在物質回報之外,還追求精神享受,為了精神價值甚至愿意犧牲一部分物質享受;但對于低收入人群來說,他們唯一追求的就是物質收益,對于他們來說,100元的工資差距就可能讓一個人態度發生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這是一個企業主必須要明白的事實,也只有明白這個事實,才能在現實中合理運用自己的員工團隊,而不至于做出一些不切實際的努力:你多給員工100元錢,他們可能會把你當成恩人,處處夸贊你的“大恩大德”,但是,你如果少給他們100元,對不起,你馬上就可能從大恩人變成大仇人,即使表面不說,背后估計也把你祖宗十八代給罵遍了。


    也只有明白和了解這個事實,才可以看出,老板如果擁有“示恩心態”是多么錯誤的事情:人的欲望永無止境,你給別人的“恩惠”永遠填不滿的人心的不滿。更何況,你又憑什么認為自己給別人的東西,一定就是“恩惠”,而不是別人應該獲得的呢?


    當行業平均工資都是2000元時,你非要給員工2500元,開始他們可能確實覺得老板臺仗義,可是你經常給他們洗腦說他們就值這個價錢,久而久之下來,他們自然就認為自己確實比其他同行牛逼,繼而認為自己拿得比別人高是理所當然,是自己能力的正常回報,當你老板還沉浸在“施恩”的喜悅中時,員工壓根不認為他們的高收入和你老板有什么關系。


    長此以往下去,兩者必然出現如下分歧:老板和外界覺得是自己給員工帶來了高于同行很多的收入和待遇,并為自己的員工隊伍自豪,也給員工不停的洗腦和灌輸,讓他們為自己自豪;員工則逐漸開始認為確實是自己比別人能干,自己確實值得這樣的工資,應該獲得這些待遇,換個地方同樣值這個價錢,甚至本來就有同行在以更高的待遇挖他們過去上班。


    因此,老板如果帶有“示恩心態”來做企業,必然在企業發展中面臨“員工不領情”的情況,并因此痛失那種高高在上的“施恩者”地位和精神享受,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和員工自身沒多少關系,純粹是老板自己的心態失衡造成的:你的員工真的值這個價格,那么你給他相應的工資待遇就是理所當然,人家不存在受你恩惠的事實。


    明白這個道理后再回頭來看胖東來,雖然我還不知道于東來和自己的員工到底出了什么問題,但僅從他自己的文字來看,那種對員工不支持自己的失落感和失望,可以想見他曾經應該是很享受“施恩者”的地位,并為此理所當然的認為,他那些“受惠者”的員工,在任何情況下都會給予他足夠的支持。

    但最終呢?真正遇到困難時,卻變成孤家寡人了,居然沒人愿意來支持他,這里面到底藏有多少內幕和黑幕,我們不得而知,我站在一個外行人來看,胖東來敗了固然可惜,但于東來在最后的心態失衡,更顯得遺憾:他完全可以表現得更豁達和更牛逼一點:


    老子當年只手打天下都能做出沖擊整個百貨業的胖東來,現在你們不支持我沒關系,幾年后老子又是一條好漢,照樣能做出其他同樣牛逼(甚至更牛逼)的事情來,這姿態,至少比扮演一個失落者看著更讓人佩服,如果最后能大大方方的祝福這些員工,祝福他們離開自己能過的更好,那形象豈不更更偉岸,還可以讓別人繼續為你翹大拇指。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出現過很多像幾年前的胖東來一樣,紅極一時的國內企業,影響力和知名度曾經都很大,也被各種媒體大肆宣傳和傳播,無一例外的都擁有很大的“格局”,都被吹捧和夸大成要打敗國際同行的未來新星,但結果呢?很多都變成曇花一現的商業現象,所謂打敗國際同行,更是成為一個又一個笑話。


    深究起來,倒不是說國外的企業有什么獨門秘籍,國內外有很多介紹這些企業經營的文章和案例研究的文字,它們無非也就是遵循基本的商業邏輯,把最基本的商業規則和制度貫執行到位;可是反觀國內的各種商業奇跡,卻更多的是夸大各種所謂創新的東西,聽起來很漂亮,可是落地就出問題,為什么?很多都是舍本逐末,玩花招而失去基本的商業邏輯。


    事實上,這不怪某一個企業本身,這些情況和中國整體的商業環境息息相關,我們的思維中喜歡“走捷徑”,習慣性看不起商業中最基本的東西,認為做基礎的東西是走別人老路,拼不贏別人,想方設法“另辟奇徑”,以實現彎道超車,結果呢?事實一再證明:你連最基本的商業邏輯都不遵守,相當于無源之水,怎么能長久的了?


    最后,談談我自己做企業的心態,從最開始我就杜絕自己產生“施恩者”的自大心態,相反,處處以感恩者自居:心里多記得別人給自己帶來什么恩惠,盡量少去考慮自己給別人帶去什么好處,之所以這樣,并非我自己多么有“先見之明”,更主要的原因是,我對這個社會以及人性的丑惡心知肚明,不敢抱有任何不切實際的奢望。


    在當下社會,只有你不對別人抱有任何奢望,才能在得到別人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幫助和恩惠時,都能去記得別人的好,感謝別人對自己的付出,并為此讓心里多一些美好的東西;如果相反,對別人抱有超出預期的期望,即使別人非常努力的幫助自己,可是只要沒有達到自己滿意的程度,就可能完全忽略別人的好,而只記得別人的幫助不夠。


    努力去做一個銘記別人恩惠的“記恩者”,不要成為一個惦記別人感謝的“示恩者”,不管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上,應該都能過的相對更輕松和快樂一點!以上言論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求認同。

    (本文寫于2014年10月18日)

    關于本公眾號ID:luzhulongxia

    本賬號主要是刊載我個人的創業日志,內容包含兩個方面:如何將豪蝦傳按照百年老店的方式去做長久;以及如何將四川鹵煮龍蝦推廣到全國各地。我已經連續記錄了七年,并且會一直記錄下去,成為我人生成長的一個印記。正因為是我自己的創業日志,所以內容難免帶有強烈的個人主觀色彩,不求您的認同,歡迎大家保留你們自己的個人意見!特別說明:因為日志都是一氣呵成,寫好就發,所以錯別字有點多,這方面我已經病入膏肓,放棄治療啦!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豪俠匯蔣毅,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4283.html

    (0)
    上一篇 2018年7月11日 22:56
    下一篇 2018年7月11日 23:4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