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位餐飲行業的從業者,在距離春節不到 10 天的時間里,應該能感覺出一個視頻刷爆了你的朋友圈。
這個刷爆朋友圈的視頻,一起來先睹為快 ↓
(注:文末還有金條等五萬份好禮相送)
這則視頻名為《做廚師,燃而不凡》,一個關于廚師的故事。
臨近春節主流媒體,各大公眾號其實更愿意從回家、父母的角度去追逐熱點,畢竟這是每年固定不變的情緒,而且會隨著春節越臨近,情緒會不斷加強,但時間長了會千篇一律,以及審美疲勞。
所以,某個視頻從廚師角度出發,能替他們講出心聲,甚至讓外界改變對廚師的刻板印象,更顯得難能可貴。
年夜飯,廚師們的一場戰役
隨著時代發展,只要一過節,人們總是喜歡去酒店吃一頓。這樣本就沒有什么節假日的廚師們,在節假日時更是忙上加忙。
對于廚師而言,這是一場戰役。
《做廚師,燃而不凡》恰好地捕捉到這些細節,餐廳屋檐下,情侶和家人共享年夜飯,服務員手中菜盤上熱騰騰出爐的菜肴,滋滋的油光還在冒。
而在鏡頭的另一面,后廚里,人人忙碌但有條不紊,就好似一個戰場,鏡頭前火光沖天,一道道佳肴出爐。那一份份暖了人心的食物,傳遞的不僅僅是溫度和美味,更是團圓和年味!廚師的辛苦和付出終于被展示在大眾眼前:
一切只為了所有人能吃好年夜晚。
視頻最后的評價則升華了內容的價值,要知道支撐廚師熬過每年年夜飯的,不僅是金錢,更是成就感和責任。“是你們,一年又一年堅守在這里,讓中國年更有中國味!”這才是做廚師的終極意義,捕捉到了,能引爆朋友圈可謂是理所應當。
改變了大眾對廚師的印象
在中國,廚師行業有不少于 2000 萬的從業者,但大多廚師都身居幕后。有一組數據調查顯示,多數人群對廚師的印象只停留在「做飯」的層面上。
盡管《舌尖上的中國》、《十二道鋒味》等綜藝節目一定程度上拔高了廚師的地位,但其實這些節目中,觀眾更多的消費是美食和明星,而不是廚師自身。往往節目結束后,電視臺有了流量,明星有了關注度,廚師在大眾的認知依舊如此。
但廚師真的如此嗎?其實并不然。2013年廣州《羊城晚報》曾有一篇文章,《「油領」身價不輸白領金領》,轟動一時。
報道稱,被稱為「油領」的餐飲行業從事廚房管理工作,他們的薪酬一般都在數十萬元,大型的的餐飲企業不惜以車、房、股份等作為福利留住一名優秀的「油領」,收入也直逼白領。
當然,今日廚師的工作環境也大變樣。后廚一塵不染,不再是笑話。一些商家為了讓顧客能吃到放心菜,還在后臺加入實時直播的攝像頭,這也一定側面的反應出對廚師工作環境的自信。
廚師燃而不凡
每年春節,都是廚師們展示手藝以及團隊合作的最佳時期,他們年復一年的堅持成就了萬家團圓。聯合利華飲食策劃家樂希望,作為默默在后廚工作的廚師,應該為自己感到的自豪。
從2016年到2018年,家樂連續三年春節「致敬」視頻步步推進,從「家人的理解」—「所有人的謝意」—「各界的欽佩」,讓2500萬中國廚師的情緒從「欣慰」到「感動」再到「自豪」逐步釋放。
2016年的春節,是一個溫情的H5互動,用戶選擇家鄉所在地點下「回家看看」按鈕,就能收到一段來自家人的「真聲家鄉話」和一道熱騰騰的「特色家鄉菜」;
2017年的春節,又特別邀請了扮演廚師的孫紅雷、海清等明星和食客、家人們一起,為廚師送「謝謝你」的定制祝福;
2018年的春節,又是餐飲行業第一個在各個媒體平臺(微信、知乎、微博、今日頭條)為廚師發聲,為廚師發聲喝彩,收集全國各地食客的暖心話,把幕后英雄推到臺前,受到更多的矚目關注。
當然,家樂春節為廚師們準備的還有更多。
福利
大廚們用美味成就萬家團圓
這個春節
家樂還準備了5萬份好禮向他們致敬
讓廚師們可以輕松獲取手機話費、金條、廚師服等誠意好禮
師傅們,新年快樂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84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