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平小店只賣一碗炒飯,月入16萬

    文丨職業餐飲網 王春玲

    世間美味,大概沒有比炒米飯更普通、更實在的食物了。

    也許是因為太常見,太不起眼了,很多餐飲人并未對它產生出濃厚的興趣。

    再者,把家家都有的東西做好的難度系數確實也太大了。

    所以,目前還沒有一家餐廳可以憑借一碗炒飯自成氣候。

    在上海,一個叫做田源的餐飲創業者卻做到了,在他的店里只賣炒米飯和鹵制品,25平小店,4張桌子,90%的貢獻率均來自外賣。

    平平常常一天就能做到300多單,一個月1萬余單,自從它火爆以后,還帶火了炒米飯這一品類,去年僅上海一個地區以炒米飯為大單品的餐廳開始激增。

    這家餐廳就是1碗炒飯,近日職業餐飲網記者就采訪到了1碗炒飯的創始人田源,看他是如何靠一碗最樸實無華的炒米飯日銷3000多單的。

    發現“1 碗炒飯”,引進上海

    從1992年一腳踏入餐飲行業到現在田源已經在這個行業做了25年,在做了十幾年廚師以后,田源開始轉型做品牌策劃師和開店,目前有1碗炒飯、百草田兩個自創餐飲品牌。

    在做1碗炒飯之前,田源看過不少的餐飲項目,也走訪過不少地方去找好產品的,都是奔著新奇特項目去的,可是到最后卻沒有一個感到滿意的。

    直到有一天當他走到南京的時候,看到一個賣炒米飯的路邊攤火的一塌糊涂,而且這家路邊攤最牛的地方是不做任何營銷,也毫無環境可言,但說它排隊排到天荒地老卻一點都不夸張。

    剛開始田源也很納悶,不就是一個炒米飯嘛,有什么稀奇的,至于排隊排成這個樣子嘛,可當他品嘗完了以后,他對炒米飯的三觀徹底被顛覆了,要知道做廚師的人味蕾都比一般人要挑剔,很少說別人的產品好吃,可這一次田源卻豎起了大拇指,因為味道實在太好了,看似普通的炒飯卻一點都不普通。

    (1碗炒飯創始人田源)

    回到酒店,田源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之前自己一直在尋找奇特的產品來開店,殊不知最普通、最常見的產品受眾也越廣,也越容易復制,而且現在上海市場還沒有哪一家靠一碗炒飯做成品牌的。

    這樣的思考讓田源如醍醐灌頂般徹悟,于是他又帶著團隊來南京學習,兩個月以后決定在上上海開一家店,就賣炒米飯,并取名為1碗炒飯。

    精進,做出1碗有魂的炒飯,日銷300單

    雖然南京路邊攤上的炒飯很好吃,但卻不容易做成規模,如果完全照搬過來,只能活成別人的影子,永遠活不出自己,所以田源打算在南京炒飯的基礎上進行精進,做出屬于自己味道的炒飯。

    不依賴堂食,90%營業額來自外賣

    田源說:“雖然常常有做餐飲的朋友感嘆美食死于外賣,但坦白的說外賣也拯救了不少餐飲企業

    自己從事餐飲二十幾年對房租、裝修、人力成本之高有著切膚之痛,所以開1碗炒飯我就決定走外賣模式。”

    在田源來看1碗米飯做外賣有以下好處:

    1、成本降低(房租、人力、裝修成本都節省一大筆)

    2、市場空間大(只需要選址在學校、白領辦公的密集地就可以活的很好,且可復制性強)

    3、沒有競品對標 (目前即便是有做炒飯的餐廳,也沒有把重心放在外賣上)

    基于此,從1碗炒飯成立之初田源就不把它定位為堂食店,而是門店只是用來體驗產品,讓顧客見到后產生信任,而想要賺錢一定是將外賣比重放大,現在田源的門店里90%的營業額來自于外賣,平常日子也能走300單。

    不做常規蛋炒飯,區隔普通餐廳里的炒飯

    提起炒米飯人們總是會想到家里媽媽做的蛋炒飯,或者揚名天下的揚州炒飯,但是在田源的1碗炒飯,你卻根本見不到這兩樣,因為人家不賣。

    田源說:“雖然說炒米飯是最樸實無華的食物,但也需要有些個性。隨隨便便去哪個餐廳都能吃到的蛋炒飯、揚州炒飯,所以我們就不做了,從產品上我們還是想讓1碗炒飯在產品上就和其它炒飯有所區隔。”

    所以,現在在1碗炒飯一共有9種炒飯產品,招牌八鮮炒飯、熱乎乎大腸炒飯、雪里紅培根炒飯……每款炒米飯既不脫離炒飯的根本,又比常見的炒米飯品種更豐富。

    就拿八鮮炒飯來說,一款炒飯就涵蓋了木耳、火腿腸、胡蘿卜、蝦仁、香菇等八款食材,所以顧客再也不用擔心一份炒米飯滿足不了他的營養需求了。

    (八鮮炒飯)

    不用醬油用老鹵,讓炒飯更有味道

    現在很多餐廳炒米飯都喜歡用醬油,但對于做過十幾年廚師的田源來說,他更明白哪種調味適合哪種產品,他認為如果想炒飯的口味好,老鹵比醬油更好些,而且鹵時間越長口味越好。所以在1碗炒飯田源更喜歡用老鹵,確實老鹵炒出來的飯更好吃。

    此外,在米的選擇上田源也沒有循規蹈矩的選擇大家都叫好的五常大米,而是選擇了江蘇射陽的粳米,它不僅比五常大米低了三倍的價格,而且軟硬適中,不會粘在一起,更適合做炒飯。

    不用炒鍋用鐵板,擺脫對廚師的依賴

    炒鍋,是廚師手上最靚的行頭,可這一次做1碗炒飯田源竟然拋棄了這個老朋友。

    為什么呢?

    因為他有了更好的替代品——鐵板。

    相比于炒鍋,由于不需要掂勺,鐵板的操作更簡單也更方便一些,不需要專業的廚師,普通婦女只需要按照標準去做,照樣能炒出來色香味俱全的炒飯。

    此外在效率上也有所提成,以前用炒鍋炒飯,一個炒鍋最多可以同時出3份,而改為鐵板以后可以同時炒5份,大大提高了效率。

    高峰期提前預制200份,解決效率問題

    做餐飲效率就是生命,尤其是對時效要求敏感的外賣來說。

    如果真要是想在外賣上有所建樹,不提高效率怎么行呢。

    在1碗米飯,一共就兩個廚師,如果不提前預制,一個人就算3分鐘出一鍋出三份,也遠遠滿足不了,可怎么辦呢?

    所以田源規定員工6點來現場蒸米飯,8點就開始炒,9點的時候準備出200份炒飯(根據以往銷量的排名預估出各種炒飯的占比),然后放一個小時,大概10點就會有人開始下單,那么此時就可以售賣提前預制的200份炒飯,賣到11點半左右的時候預制的就賣沒了,這時候師傅也不用太著急的按照正常進度來炒米飯。

    下午,也是一樣,在16:30的時候提前準備200份炒飯,從而解決外賣的效率問題。

    此外,為了提高效率,雖然是小店,賣的也不是什么昂貴的東西,但是在標準化上田源也絕不含糊。

    比如,他規定一份米飯是200g,各種輔料80g,加5g鹵,每次炒3分鐘。很多人都勸他,你這么小的門店,做的又是外賣,為什么還這么較真,但田源認為他的理想不是只開這兩家門店,未來他想讓炒米飯這個品類能夠像其它餐飲品類一樣繁榮。

    職業餐飲網小結:

    一碗炒飯,大概是最樸實無華的存在了,實在也沒什么亮眼的地方,但越是大眾,越是家家都有的東西,能做好本身就是一門學問。

    田源的1碗炒飯,無論從產品,制作工藝,設備單拎出來哪個點都沒有一種讓人直呼驚艷的感覺,但是就是每一個點都超出別人一點點的細節,才得以讓他的炒米飯得以能夠笑傲江湖。

    而最近一年多的時間,無論是臺資味的臺式便當外賣模式、上海麻辣燙一哥小蠻椒的純外賣模式,再到今天的1碗米飯90%的營業額貢獻率來自外賣的模式,無不在向我們宣示更輕模式間的戰役已經開啟。

    (本文作者王春玲,微信號canyinwang168,如有文章方面的需要請加作者微信號)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86571.html

    (0)
    上一篇 2017年9月10日 21:35
    下一篇 2017年9月10日 22:0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