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開32家小面館,如今被傳跑路,它到底怎么了?

    文丨職業餐飲網 王依

    它憑借小小一盅面,在短短兩年的時間里就迅速開出了32家店,還引起了今日資本等多家投資機構關注,市場估值高達1億元。

    彼時,它打著要拔高整個重慶小面品類、做新式小面的旗號,靠眾籌起家,曾在10天之內,就募集到了一千萬元的資金,迅速殺進了重慶餐飲圈。

    其創始人曾雄心壯志的稱:“我計劃打造‘海底撈’版重慶小面,搶占全國市場。”

    但,沒想到就是這樣一家紅極一時的餐飲品牌,在2016年年底卻傳出因為資金鏈斷裂,多家門店關門大吉。

    近日,又有網友發帖說,老板已經帶著小伙伴們的會員費跑路了……

    這家餐飲品牌就是重慶盅盅面。

    重慶盅盅面的創始人唐新宇

    雖然,其創始人唐新宇多次澄清,表示盅盅面目前在正在進行戰略調整升級中,并且已經獲得融資。

    但,接連的關店、消費者稱充值金額退貨無門等事件的發生,有關盅盅面倒閉、跑路的流言還是在網絡上持續發酵。

    這一系列事件的發生,顯然已經讓盅盅面褪去了光環,如今的它正遭遇困境。

    而從曾經的紅極一時到如今的前途未卜,不過短短三年的時間,其轉變之大,令人不勝唏噓,也讓人不禁想問一句:重慶盅盅面到底是怎么了呢?

    眾籌160萬打造高逼格小面館,一炮而紅

    盅盅面的創始人唐新宇曾經從事過軟件開發的工作,可以說是半個互聯網人。

    隨著餐飲市場上小面熱潮的來臨,唐新宇也看上了小面這門生意。

    在他看來,現有的重慶小面面館條件簡陋,環境臟亂差,過于低端,沒有形成全國性的大品牌。

    這一現狀,就支撐起了唐新宇的野心,他要打造一個高大上的小面品牌,把“惡俗”、“低俗”的重慶小面拔高到可以與其它餐飲品牌分庭抗禮的品牌高度。

    于是,在2014年,唐新宇創立了重慶盅盅面,而他身上所帶有的互聯網基因從一開始就決定了盅盅面的與眾不同。

    首先,其首家店是通過眾籌的方式,一共篩選了9個投資人,眾籌了160萬,可謂是花重金打造。

    其次,定位高端,瞄準了白領市場,所以其首家店的選址選擇了一個甲級寫字樓,光租金一個月就要花去5.4萬元。

    最后,相對普通的小面店,重慶盅盅面定價要高許多,比如一碗牛肉面,普通鋪子一般在十幾塊一碗,而盅盅面卻高達22元,人均消費達到了30元,曾被成為“天價小面”。

    憑借這些與眾不同,2014年,盅盅面度過了非常風光的一段日子,吸引了多家投資機構的關注,甚至喊出了要實現1個億的年營業額的口號。

    而唐新宇本人也是底氣十足地稱,“我們徹底改觀了重慶小面的格局”。

    為了數據好看,瘋狂擴張出32家店

    恰逢互聯網風正刮得呼啦啦作響,各個行業都在被改造和重塑。

    站在這樣的一個風口上,帶著互聯網基因的盅盅面走紅似乎也在意料之中。

    爆紅之后的盅盅面,發展得很快,短短的時間里就開出十幾家門店。

    “第一個門店月營業額30萬元,到2015年底共約12家門店相繼開業,營業額已累積達2000萬。”唐新宇曾經對媒體稱。

    然而,這樣靚麗的成績單,并沒有讓唐新宇滿足,為了讓數據更好看,他帶領團隊開始急速擴張,擴張的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向粉絲募集資金開直營店,另外一種則是開放加盟。

    1

    不到10天,向粉絲私募資金達1000萬

    到2016年的時候,資本已經開始回歸理性。唐新宇在多個店面的管理上、在資金的連續性上都遭遇生存天花板,唐新宇稱迫切需要一筆資金渡過眼前難關。

    于是,在2016年1月21日,盅盅面的微信公眾號上再度發起“英雄帖”,向粉絲私募A輪資金。

    在不到10天的時間里,盅盅面便募集到了來自10位投資人的1000萬元資金。

    此時的唐新宇稱,“計劃打造‘海底撈’版重慶小面,搶占全國市場。”

    2

    兩年發展了十幾家加盟店

    這段時間,盅盅面的擴張速度可以稱之為瘋狂,在最高峰的時侯,盅盅面在川渝兩地擁有32家門店,其中加盟店數量占到了一半。

    快速擴張之下,卻一直虧損運營

    在快速發展之下,門店數量激增,數據的確很漂亮,但是實際上呢,盅盅面其實一直都是在虧損運營。

    1

    成本高昂,門店很難盈利

    為了將盅盅面打造成自己心目中高大上的小面品牌,唐新宇幾乎是不計成本的開店。

    1)人員比傳統小面店多一倍

    “為了讓消費者體驗到更好的服務,盅盅面的門店人員比傳統小面店要多一倍。”唐新宇稱。

    就在大家都在絞盡腦汁,想方設法的盡力減少人力成本的時候,唐新宇則為了做服務、保證體驗,在門店多用了一倍的人員。在人力成本上,盅盅面就高出了一倍。

    2)選址在核心商圈的核心地段

    “在選址上,我們的門店都在核心商圈、核心地段。比如有個100平方米左右的店面,房租月達7.2萬元,即600元/平方米。”

    實際上,盅盅面的這種不計成本的選址,顯然并不合理。

    因為選址在核心商圈的核心地段,這么高昂的房租成本,對于一個還沒有形成品牌溢價的快餐品牌來說,顯然是難以承受的。

    3)設團隊專門研發APP

    據之前媒體報道,為了讓周邊的白領工作人員可以足不出戶就能叫到“重慶盅盅面”的外賣,唐新宇還專門讓團隊為小面研發了點單的APP,打開這款APP就可以讓顧客通過手機終端點單。

    吃小面也有專門的APP,聽上去的確很高大上。但是開發一個獨立的APP前期的開發費用加上后期的運營投入,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對于一般的餐飲企業來說,這顯然也并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即使,作為快餐來說,盅盅面的人均消費已經很高了,但是在成本上把控不合理,直接就導致了門店的虧損。

    唐新宇也坦言,“沒有給店鋪留足利潤空間”。

    2

    商業模式還處于摸索階段

    雖然盅盅面的發展很迅速,但是,從創立到如今也不過短短三年的時間,而且門店大多位于川渝兩地,其商業模式實際上并沒有得到很好的驗證。

    事實也證明,唐新宇也還在不斷的摸索當中,嘗試復合式經營。

    唐新宇想到小面不能適應多元化的胃口,于是利用已有的面澆頭牛肉、肥腸等開發套飯系列產品,甚至還有下午茶套餐,包含了點心小吃咖啡、氣泡水等產品。

    同時,還學習麥當勞和肯德基嘗試實行24小時營業,在產品上又增加了鹵菜、涼菜、烤串、生啤等宵夜食物。

    盅盅面在商業模式上的不成熟,也曾經是專業投資機構頗為顧慮的一點。

    3

    10個人管32家店,團隊運營乏力

    在盅盅面的瘋狂擴張之下,導致虧損和關店不僅僅是因為成本高、模式的不成熟,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團隊跟不上。

    據唐新宇此前透露,在盅盅面發展的高峰期的時候,團隊的核心成員還不足10個人。試問,10個人要管理和經營好32家店,能力和精力上怎么可能不捉襟見肘?

    對于連鎖品牌來說,往往想到的都是迅速的搶占市場機會,不斷快速開店,往往就忽視了團隊的建設,導致運營能力跟不上,管理失控。

    關閉高成本老店,斷臂求生

    從2016年年底開始,唐新宇已經開始關店,砍掉了8家門店,并且還在進一步的收縮門店數量。

    也正是這一舉動,不斷引來外界猜測,而唐新宇也不斷澄清,表示盅盅面目前正在進行戰略調整升級中,并且已經獲得融資。

    就在今天,在盅盅面的微信公眾號上,唐新宇對于跑路的流言再一次澄清,表示“關閉一些經營費用高昂的老店,還會開新店,出新品,會比以前做得更好。”

    從一開始為了數據好看而瘋狂的擴張,到如今為了生存關掉成本高的老店,重慶盅盅面雖然走了一些彎路,也承受了不計成本擴張的惡果,但好在它已經開始反思,并且已經開始采取了行動,關掉成本高的老店,是盅盅面斷臂求生之舉,也是明智之舉。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87505.html

    (0)
    上一篇 2017年6月20日 21:29
    下一篇 2017年6月20日 22:19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