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方都市報 記者葉孜文
在餐廳吃了帶毒的牛肝菌,市民陳小姐與老公及母親三人因此住院十日之久,住院期間還一度病危。目前三人雖已出院,疾控部門也已出具報告證明當日三人所吃的牛肝菌有毒,但涉事餐廳卻遲遲未作出相應的賠償。
一家三口餐廳嘗鮮菌 上吐又下瀉
3月17日中午,陳小姐和丈夫、媽媽三人拜山歸來,開車途經白云大道南時,到一家新開的餐廳———孔氏焗廚用餐。“當時就點了珍菌乳鴿煲、菜心炒肉片、木瓜煮魚肚,共167元”,陳小姐稱當時就感覺食材不新鮮。
用餐后,陳小姐駕車回家,途中把要上班的丈夫放下,與媽媽一同返回海珠區。“準備上東濠涌高架的時候,就覺得難受,開始嘔吐”,陳小姐說,在回家的半小時路程中,一共下車吐了8次。
到家后,媽媽也出現了嘔吐、拉肚子的癥狀。這時陳小姐才意識到可能是食物中毒了,立刻致電丈夫。丈夫表示他也出現了嘔吐的癥狀,已經在去醫院的路上。“當時全身乏力,只好報警叫救護車過來”,隨后,陳小姐和媽媽、丈夫都被送往廣醫二院救治。
陳小姐稱,當日在醫院三人馬上進行了洗胃,隨后是不停地吊點滴。“3月18日那天,醫生還給我們發了病危通知書”,說到此,陳小姐流下了眼淚,“現在想起還很后怕。”
經過了10天的住院治療,3月26日,陳小姐一家才稍微恢復得以出院,但一些指標尚未達到正常值,仍需要接受后續治療。“我先生的胰腺指標還是正常值的3倍”,陳小姐說,家里人現在還經常感覺四肢乏力,媽媽晚上還常被肝痛痛醒。目前,陳小姐和丈夫還未能復工。
疾控部門調查 所吃菌類有毒
在陳小姐一家三口住院期間,白云區食藥監局、疾控部門也及時介入調查。
南都記者從白云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出具的調查報告看到:當天涉事餐廳使用的真菌為散裝牛肝菌,當中含有白牛肝菌、玫黃黃肉牛肝菌、超群粉孢牛肝菌、綠蓋粉孢牛肝菌、辣乳菇等多種菌類。
報告中指出:根據《中國大型菌物資源圖鑒》第一版記載,白牛肝菌可食用;玫黃黃肉牛肝菌生吃有毒;超群粉孢牛肝菌有毒;辣乳菇則需要處理后才能食用;而綠蓋粉孢牛肝菌的食毒不明。
賠償金額產生分歧 建議法律途徑解決
陳小姐說,出事之后,直到白云區食藥監局出面,涉事餐廳才去醫院探望他們,“就送來了8只蘋果”。
陳小姐告訴南都記者,4月6日在白云區食藥監局的安排下跟餐廳進行協商。“一開始我們要求賠償醫藥費和誤工費等共13萬元”,陳小姐稱,她將截至4月5日的醫藥費報給餐廳。
但最終餐廳只支付2.3萬元醫藥費,“其他的包括護工費、誤工費、精神賠償費等約11萬就不肯給了。”而截至4月17日,陳小姐一家又新增了將近一萬元的藥費。
昨日中午,記者和陳小姐前往涉事餐廳嘗試了解情況,對此,涉事餐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不予回應,并建議陳小姐走法律途徑解決。
廣東旭瑞律師事務所律師陳俏丹表示在此次事件中如果商家拒絕用協商的方式去賠償的話,消費者可以通過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方式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陳俏丹建議消費者應收集好相關的證據,例如為此次事件實際支出的醫療費、護理費、誤工費、交通費以及因此導致的其他實際損失。還可以同時主張精神損害賠償,以上費用除了精神損害賠償由法院酌情判決外,其他費用均應根據實際損失賠償。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88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