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一片毛刺分明、水靈飽滿的毛肚游過熱辣翻滾的紅湯,蘸過香油蒜泥品嘗,76歲的蔡瀾瞇著眼睛點點頭,對著觀看直播的粉絲說:“嗯,毛肚很脆,湯底的花椒味道很香。”
2月23日,被譽為亞洲食神的中國美食界泰斗蔡瀾先生和二三友人一起,從1700公里外的香港來到鄭州,品嘗河南的美食。
江湖傳言,來鄭州,巴奴的毛肚不可不嘗,蔡瀾先生的團隊也因此聯系了我們,當晚吃火鍋的直播,引來近80萬粉絲圍觀。
“食神”尋味毛肚
走遠吃一頓滿意的美食,也不就近吃得馬虎
蔡瀾先生有亞洲“食神”之美稱,身份卻很難用一句話說得清。
既是“舌尖上的中國”美食總顧問,也出演過謝霆鋒的電影《決戰食神》。
出生于新加坡,祖籍廣東,與金庸、黃沾、倪匡并稱為“香港四大才子”;他筆耕不輟,已出過200多本書;他曾是邵氏、嘉禾公司的電影監制,操刀過成龍的多部電影;他是TVB常年周收視率TOP5的節目主持人。
如此豐富有趣的人生他卻用一句話總結:人生的意義就是吃吃喝喝。他會多種語言,英語、日語、韓語、泰語、馬來語、西班牙語,卻自嘲都是“點菜語”。他說我是有什么吃什么,但一定要吃得好!走遠去吃一頓滿意的美食,也不就近吃得馬虎。
為了真正的美味,他不惜翻山越嶺、尋味世界。2月23日,蔡瀾和二三友人一起,從1700公里外的香港來到鄭州,一享河南的美食。早上和中午品了河南的胡辣湯和燴面,晚上當然是到巴奴品嘗毛肚和菌湯啦!
當天晚上6點15分,蔡瀾先生一行來到巴奴鄭州商鼎路店,和早上一樣,對當晚品嘗到的美食進行了直播,火鍋沸騰洋溢的溫暖和各種精致講究的食材吸引了80多萬人次在線觀看。
一頓講究的火鍋
當追求極致滋味的食神遇上“極致的食材”
蔡瀾先生曾說:“女子不騷、羊不膻,皆無味”。初看令人忍俊不禁,細品才覺是真正的風雅。無論是人生還是飲食,追求的都是差異、講究’,有鮮明的個性特征才能稱之為品位。
這樣的口味追求讓蔡瀾與追求產品主義的巴奴有了一見如故之感。
毛肚講究
“毛肚涮辣湯蘸香油蒜泥,果真好吃得多。”
——蔡瀾先生品毛肚后感
當餐的主角是巴奴的毛肚。
作為對食材頗有研究的大家,蔡先生說:“韓國人是生吃毛肚的,蘸著麻油就吃掉了。這種毛肚黑黑的顏色,才是自然色,自然的健康,有些地方會看到白毛肚,那個一般是漂白的,還是不要吃了。”
初以為,蔡先生年過七旬不能吃辣,先生莞爾:“我是南洋人,出生在新加坡,是吃著辣椒長大的。”
巴奴毛肚的經典吃法是涮紅湯蘸香油蒜泥,這個吃法早在2009年蔡瀾已經跟重慶人學會。分別試了不同的吃法,他說,毛肚涮辣湯蘸香油蒜泥,果真好吃得多。再品嘗不同的涮品,毛肚是整個餐桌上當之無愧的頭牌。
“原產地”講究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彎湖光山色產一方物,所以我對各地的食材最有興趣。”
——蔡瀾先生評巴奴“原產地”食材采購
在巴奴吃火鍋,除了毛肚,就是菌湯了。從云貴高原上精挑細選而來的野山菌搭配出豐富的口感,湯入喉頭,鮮香回味。
蔡瀾自稱“羊癡”,曾在文章中寫道,沒有一個懂得吃的人不欣賞羊肉。得知巴奴已經用了13年的羊肉是他極其賞愛的“錫盟羔羊”,先生食指大動,多品了幾片。
蔡瀾先生對巴奴的“精選原產地好食材”很為認同: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彎湖光山色產一方物,所以他對各地的食材最有興趣。
蔡瀾說,講究的吃喝其實是一種生活態度。人要有選擇才好玩,不要人家做些什么你就照著去做,那樣會很枯燥。從食材上看,巴奴是個很認真的品牌,凡事就怕認真。
吃法講究
“吃了這個腦花才知道,只有和尚才喜歡吃豆腐!”
——蔡瀾先生品巴奴腦花
腦花是當晚整場直播的壓軸。看著肥美新鮮的豬腦花下進熱浪翻滾的紅湯之中,看著直播流口水的吃貨粉絲們不停追問:腦花好了沒?
巴奴“首席產品官”杜中兵說,不要著急,紅湯煨腦花,煮上20分鐘,讓它從打開的間隙吸入濃湯的邊邊角角,慢慢縮緊在一起,把滋味鎖住了才好。
饒是這樣,心急的粉絲也不時提醒:你們別只顧說話,把腦花給忘了!蔡瀾先生仍然笑瞇瞇的回答:老板懂行的,我們聽老板的。
20分鐘終于過去,杜總撈出腦花,淋上香油蒜泥,佐以青綠蔥花,可以品嘗了。粉絲們舔屏說,哇,火鍋宴里的小甜點呀!
講究的吃法等來了肥美奇香,蔡瀾先生品嘗后點頭大贊:“吃了這個腦花才知道,只有和尚才喜歡吃豆腐!”
體驗了河南這么講究的火鍋,
蔡瀾先生臨走說:“香港沒有這么好的火鍋”。
杜中兵很激動:“我爭取快點開到香港去!”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88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