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費需求個性化、多樣化的驅動下,餐飲業從“大而全”向“小而美”轉變,餐飲競爭進入單品為王時代。阿五黃河大鯉魚正是順應這樣的趨勢,通過聚焦單品,實現了企業的自我革命,核心單品黃河鯉魚平均每天賣出2噸。
第一次創業 – 肩負菜系復興的使命
2004年阿五創辦,180平方米的小館內經營的是新派豫菜和精品家常菜,五年時間開設40余家連鎖店,甚至開到了美國、法國、澳大利亞……獲得中國餐飲百強、中華餐飲名店、中國馳名商標等榮譽無數。
而十幾年前,別人都在做粵菜、川菜、杭幫菜,豫菜沒人想做,也沒人敢做,創始人樊勝武偏愛“冷門”,孤注一擲做豫菜,為豫菜正名、揚名。
一路走來,阿五發展的固然不錯。但從某種程度來說,作為品牌沒有明確的產品定位,也沒有更深的文化內涵,并不適合企業作為長期的品牌進行發展。
“第二次創業”- 非轉型的自我革命
2013年,隨著“國八條”的實施和競爭的加劇,阿五美食開始思索尋求應對之策。
2015年,樊勝武將經營12年的阿五品牌一夜之間更名為“阿五黃河大鯉魚”,將爆款名菜與地域品牌產生強關聯,打造差異化,通過以下幾大策略,實現了品牌的快速崛起。
聚焦核心單品
樊勝武認為,想要走出紅海競爭,就要形成競爭壁壘,走專業化道路,提升產品針對性。之前豫菜復興的聲音雖然響亮,但一提起豫菜代表菜,多數人仍無言以答。一個菜系的復興往往是因為幾道名菜的帶動,但豫菜都缺少這樣一個“名片”。阿五美食通過市場調查和數據分析后得出結論:這個名片就是“黃河大鯉魚”!
菜品瘦身1/2
聚焦策略確定后,便是產品結構大調整,樊勝武將原來100道菜壓縮為50余道,保留經典豫菜。一個廚師專業做1道菜和兼顧3道菜,廚師的工作量減少,采購成本也明顯降低。更重要的是菜品線的精簡、自我瘦身,也是朝標準化邁進的重要一步。
黃河岸邊尋鯉
為了保證核心產品的最佳品質,阿五黃河大鯉魚精選黃河中下游分界線——鄭州桃花峪15000畝生態鯉魚養殖基地,鯉魚采用地下20米的偏堿性黃河沙濾活水養殖,小魚用豆漿喂養長大,生長周期要三年,并且要經過嚴格的挑選才會上桌,制作方法更是格外考究。
結果如何?
樊勝武將這次變革視為“第二次創業”,自改名以來,店內鯉魚銷量激增,以前一個店平均一天賣30條左右,現在每天平均70條左右,好的店每天能賣100多條。現在一天平均能賣出2噸黃河鯉魚,而且紀錄在不斷刷新。他志在將黃河大鯉魚打造成豫菜的頭牌。
現在,阿五黃河大鯉魚品牌創始人樊勝武來了!
職業餐飲網萬名餐飲老板大課第八期,我們請到了樊總為大家帶來“阿五黃河大鯉魚品牌之路”,和你聊聊品牌更名背后的困難與成績!
——免費報名——
1)識別上面圖片上的二維碼,或點閱讀原文,下載本次活動專用APP餐飲咖,查看、報名、互動、持續學習,體驗更佳。
2)已經下載過的用戶請更新到最新版(建議卸載后重新下載安裝),目前線上最新版本號:蘋果手機:2.7.2;安卓手機:3.7.0。
3)如果您在使用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請添加餐咖小秘微信:18519585219。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88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