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餐飲網編者按:本篇文章是三年前職業餐飲網發表過的一篇文章,今天小編重新讀到,發現可能部分餐廳的經營狀況有所變化,但他們的模式,在三年后的今天,絲毫沒有過時,依然值得借鑒。特意再次分享給餐飲朋友。
近幾年,全國的餐飲同行朋友們都以前所未有的熱情和努力到處尋求有創意、有特色、能引起顧客全新體驗的商業模式,并嘗試“嫁接”到自己的企業,希望在這個餐飲顛覆的時代走上新的發展道路。
什么樣的模式,才是好的商業模式?
什么樣的商業模式,才能讓自己和競爭對手區隔出來?
怎樣才能根據自己的資源和優勢創新適合自己企業的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一:
中國最早做體驗式餐飲的代表企業
不接受預定的最牛旺店、持續火爆15年——石岐佬中山菜館。
當今年全國餐飲同行都在餐飲經營中注重“體驗營銷”時,有一家企業,他們早已經將“體驗經營”滲透到的骨子里,將“體驗”做到極致,這就是中山石岐佬。
有業內同行評價,中山石岐佬是“中國最早做體驗營銷、氛圍營銷的餐飲”:
1、餐廳過道就像雜貨鋪,吃的、用的、玩的,全都有,有趕集的感覺。
2、“眼睛看到的,做飯的熱鬧場景;鼻子聞到的,是香氣撲鼻的味道;耳朵里聽到的,是煎炸煮燉聲”,一切,都在誘惑你的胃口!
3、擺臺像農村集市一樣,一看就像地攤,降低心理門檻。
4、顧客眼里的,都是可以買走的,既是商品,又是裝飾。
5、15年前就開始做信任營銷,海鮮現場宰殺。
6、把菜單做小,再做小,節省一半點菜時間。
商業模式二:
不與外婆家競爭的商超獨特品牌
中國骨湯第一品牌——拾味館。
商超餐飲,如何在外婆家、綠茶這種強勢品牌“圍攻”下,在顧客心中形成自己獨特的定位,建立屬于自己的客戶群?
拾味館,很多店都與外婆家、綠茶為鄰,但依靠自己獨特的商業定位和經營模式,不與他們“爭客源”,反而可以“互補”,在顧客心里,“他們從不會拿我們與外婆家、綠茶比較”,形成自己專屬的客戶群。
在商場里開店,有效避免競爭,就是最好的競爭。
商業模式三:
不用廚房、超市經營模式的全新商業模式
這是深圳一家完全顛覆餐飲概念的海鮮餐廳。
一、這是中國第一家沒有廚房的中餐餐廳,而且其特色的產品結構決定了不需要廚師崗位;
二、首次將“超市”的概念首次引入餐飲經營中:顧客先“采購”并買單,再用餐,顧客完全自助,最大限度節省人力;
三、一家餐廳,實現兩種功能,這不僅是一家餐廳,還是一家超市,顧客可以在這里吃飯,還經常采購半成品帶回家。
四、消費不低,專注品質,人均消費200元以上,開業即火爆,一下成為深圳人爭相用餐的地方,誰說高端市場沒了?有品質、有特色、有創意的餐廳,照樣有生意。
商業模式四:
餐飲業最省人工的廚房管理模式
深圳最火湘菜品牌之一——天下湘軍。
天下湘軍后廚管理在國內創先河:沒有砧板、沒有打荷,完全打破傳統廚房結構模式,師傅+助手組成一個組,固定做一定數量菜,既節省人工,又穩定菜品。
天下湘軍績效考核方式和傳統企業不同,實行“我的工資,我做主”,——每個人每個月拿多少工資,“自己說了算,自己干了算“。從每個人的胸號牌上即可看出員工工作時間長短、任職崗位、工資情況,收入全透明。
在人力成本天天上漲、員工一天比一天難招的情況下,天下湘軍這種后廚“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更是餐飲業需要的最好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五:
一張“全能餐桌”,省掉“無數”服務員
東莞有一家餐廳,同行去看了都忍不住說“太牛了!”
這家餐廳:
1、15分鐘上齊菜,晚一分鐘,剩余菜全部贈送;
2、人均消費35元,一進門還有熱氣騰騰的毛巾這種星級酒店才有的感動服務;
3、顧客不論排隊多少,晚上8:30準時畢餐,老板說“員工也得休息”;
4、前面三條還算“一般般”,最牛的是,顧客完全自助,自己拿餐盤、筷子、勺子、餐巾紙、自己泡茶,吃不完要打包,也是顧客自助。
其實,能實現這些,靠的是這家老板自創的一個“秘密武器”——一張無所不包的“全能餐桌”:這張桌子有很多抽屜,將顧客用餐所用的餐具一應俱全放進去,顧客坐著就可以伸手拿到,自助服務也就理所當然了!
這張桌子,為餐廳節省了“無數”服務員,這里的服務員只有一個職責:把菜端上桌,剩余的,都是顧客自己很Happy的干了!
編輯丨職業餐飲網 彭景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88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