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餐飲行業的主流觀點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派別:服務至上派、匠心獨運派、產品主義派、顏值爆表派……華山論劍,各有各的觀點,各有各的立場。今天,我們決定用對號入座的方法來梳理一下,這些餐飲流派該如何理解,又該如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為我們所用呢?
服務至上派
餐飲行業就是服務業,服務是餐飲行業競爭的一把雙刃劍,過多過少都不是最好,怎么做的讓顧客舒服和恰到好處,是一家餐企需要通過不斷地摸索、借鑒,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才能形成的。
餐飲行業無論如何演變,如何進步,終究都離不開“服務”二字,變了的其實只是服務的形式。隨著行業的進步,客人的思維模式在改變,因此服務模式也會隨之演變。
目前我國餐飲市場上有兩種先進的服務理念:一種是海底撈的人性化服務,另一種是像肯德基和麥當勞那樣的標準化服務。
在海底撈沒有崛起之前,大多數人都認為標準化服務模式一定是將來的服務模式的發展的必然方向。但是,海底撈將人性化服務模式迅速推廣到了全國各地,并成功打破了這一論斷。
海底撈為就餐高峰期間等位的顧客
提供免費的茶水、小吃、下棋、擦鞋、美甲等服務
海底撈的“人性化服務”已經成為了當今時代餐飲業的服務標桿,他們通過那些無微不至的服務創造了話題,不僅達到了很好的宣傳營銷目的,也讓到店的顧客通過超出預期的體驗創造了對海底撈的記憶,這種記憶可能并不是對某種特定菜肴的記憶,更多的還是對這種貼心服務的迷戀和依賴。
匠心獨運派
談到所謂“匠心”二字,就離不開堅持和堅守,堅持初心不代表狹隘和保守,更不代表與當今時代的商業規律站在對立面。在這個快時代社會,快速的生活節奏需要我們快速學習,在這個過程當中難免會受到各種各樣的質疑和挫折,能否沉得下心來,堅持住本真,能否用所有的精力和心思做好一件事,這就是對我們匠心的一種考驗。
餐飲人其實一直在做的是最基礎的,也是最復雜的一件事,在現在的競爭社會,環境越來越殘酷,但是我們所需要堅守的和我們需要接納的信息并不矛盾,這當中有變也有不變,不變是我們的初心,變的是需要我們不斷的去優化方法,才能做好有匠心的這一件事。
提到“匠心”精神,就不得不提到這位傳說中的“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先生現年已九十歲高齡,是全世界年紀最大的三星主廚,在日本國內的地位相當崇高,而壽司第一人的美稱更是傳播于全球。縱觀他的一生,超過五十五年的時間,他都在做壽司,因此他對壽司所注入的精神,以及其技巧絕對是世上第一。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
這樣的匠心,也成就了商業上的成功,小野二郎的壽司店,普通人至少要提前三個月預約,人均消費達400美元。
產品主義派
產品是一家餐飲企業的靈魂,打造爆品也是老生常談的話題,我們今天在這里提到的“產品主義”其實是以產品為核心的一整套體系,旨在強調創造爆款單品。
一個餐廳要想有持續的口碑效應,最重要的方法還是產品本身,且絕大部分的口碑都來自于那些“好吃到爆”的爆品。
也就是說,一個餐飲品牌要想長遠發展,想讓消費者“自來水”般地替品牌免費傳播,得靠那些讓人口齒留香、回味無窮的“爆品”。
比如,你聽說木屋燒烤很好吃,還不如有朋友告訴你木屋燒烤的秘制羊排那簡直是絕味。
因為你腦補的羊排滋滋泛著油光,各種秘料香味充盈其中,那畫面,讓你恨不能立即沖去大吃一場。而這些,也正是爆品所延伸出來的傳播意義。
顏值爆表派
一個餐廳,好吃固然重要,吃飯的場所當然也十分重要,餐廳的設計會直接影響到顧客用餐時的心情,好的設計更是顧客品位的體現。
這個社會越來越重顏值了,一切都需要顏值,餐廳要有設計感,菜單要漂亮,logo要有標識性,就連餐具、擺盤都要適合美女們拍照。
餐廳的設計,遠遠不是去買現成的模版或者在路邊打印店隨便排個菜單就能解決問題了。
外婆家的裝修設計是古典與現代結合的風格
“外婆家”的每一家分店的設計都各有特色,讓食客們在不同的“外婆家”就餐都有不同的享受。對于年輕一代的消費者來說,有創意、有想法、有設計感的餐廳才是最好的選擇。
從宏觀到微觀,從整體到細節,“外婆家”的設計裝修里處處體現著設計師和商家的用心,實現用設計帶動餐飲的目標。
結語:
江湖很大,人很多。隨著時代的變化,餐飲業的派別之爭永遠不會少。至于誰略勝一籌,哪種派別更符合市場的需求,更迎合顧客的口味?正如有人喜歡吃肉有人喜歡吃菜,顧客的心思永遠都是在變化的。無論哪一個派別,只要做到極致,做到最好,你就是老大,你就是勝者!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88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