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改變品牌命運的學習平臺
MUJI狂人表示,現在從里到外,從家具到胃都要用MUJI滿足了。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三島由紀子拍的那部完全無印風的電影《幸福的面包》。主角水縞夫婦在北海道鄉村了開一家叫 Máni 的面包咖啡店,他們住著纖塵不染的木質房屋,穿黑白灰色系布衣,吃自己烤的面包,談純潔沉默的愛情。
現在,不用去日本 MUJI,電影里用心烘焙的面包也能在香港吃到了。無印良品選址香港開設日本海外首間 Café & Meal MUJI Bakery,新店將于兒童節那天開幕,坐落于灣仔皇后大道東合和中心。
店鋪延續了無印良品一貫的簡約自然主義風格,以古木為主調,保留了大廈原有的圓形建筑特色,用不打擾的方式融入大廈之中。店面本身不算太大,餐品區無法和日本東京最大的 MUJI Bakery 相比,這該是為面包工場預留了空間。
(圖片來自:食記 M 的雜碎生活)
區域布置上,一進門就是簡約風格的廚房用品區,一排排整齊懸掛大小不一的黑色平底鍋讓人忍不住想要挽起袖子烹飪,而此時走進正門右轉的面包店,嘗嘗各款日式料理和面包真是恰如其分。
在面包食材上,無印依然貫徹了「素の食」飲食概念。同它那些透明包裝的小食一樣, MUJI Bakery 保留食材原味,選用麥味濃郁的小麥粉和新鮮原料創作出品豐富的傳統面包、歐陸式面包、日式面包和新鮮三明治。香港 MUJI 的面包師傅此前在日本 MUJI 學藝五年多,而所有面包品種的推出也都是日本派來的師傅監控下完成的,保證了和風感十足的高質量面包。
「計量」、 「時間」和「溫度」是烘焙師遵循的三大原則,以此制作出一個個健康可口的面包,像在日本 MUJI 極受歡迎的十字包、蔬菜意大利包、紅豆包和薯餅三文治等都有供應。 MUJI 的一部分面包味道重于賣相,像 Ciabatta 拖鞋包,看起來平淡無奇,但原來混入了 Anchovy 烘焙,咀嚼起來十分有韌性。
(圖片來自:新假期周刊)
新店開業前的試吃活動上有不少食材特別的面包,比如牛蒡法包,很難想到將口感爽脆的牛蒡糅入松軟的面包會是怎樣的質感。 MUJI 的本和香糖吉士包不用精制糖炮制,而是用本和香糖做吉士。菠菜牛蒡漢堡包用的是他們家自制的藜麥漢堡包,再配搭高纖的菠菜和牛蒡,細節處都體現了 MUJI 在健康食材方面的理念。
在正餐制作上, MUJI 的日式料理較為偏西化,從九品料理中就能看出。它包含了新鮮西瓜配野莓醬汁、西蘭花長芋蓉、香煎十谷粟米餅( Polenta )、鮮百合杞子凍批( Terrine )、半烤黑番茄伴香草忌廉芝士、本菇芝士厚燒玉子配番茄醬、炸黃豆布甸、意大利青瓜三色藜麥批、忌廉牛蒡白甘筍等。另外也有餐后甜點和抹茶等飲品滿足女士們的口味偏好。
從面包到正餐到甜品,整個 Café & Meal MUJI Bakery 提供的種類豐度和精致程度已經超乎預期。對于本來就愛逛無印良品的死忠粉來說,豈不是又多了一個天天下班去他們家坐坐的理由?
文章來源于:好奇心日報
◢投稿郵箱:80550755@qq.com
閱讀原文,查看:餐飲可視化運營管理系統總裁落地班(深圳/2015/6/3-4)招生信息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8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