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天做火一家店,一道蘑菇宴,讓它日日排隊

    文丨職業餐飲網 王春玲

    “一個門店,如果在開業前一個月,人氣都無法上來,那它翻盤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開店的時間越長,對這句話的感觸就越深。

    所以你會看到,為什么外婆家的副牌爐魚、57度湘的副牌小豬豬,會在開業前的一周不惜給出一折、二折、三折的超低折扣。

    但,畢竟大佬們有品牌優勢,就算給到一折、二折的跳樓價格,也能抗的住。

    可對于一些要名氣沒名氣、要財力沒財力、要勢力沒勢力的一些新店來說,該怎么聚集人氣呢?

    中秋節,我們去五臺山游玩的途中,一個名為“蘑菇宴音樂火鍋”的餐廳,成功的吸引了我們的注意。

    原因很簡單,在五臺山當地很多餐廳都費盡心思上街攬客的時候,這家開業僅30多天的店,不但不用上街攬客、發傳單,還人流如織,每晚都需要排隊,一口蘑菇湯每日能賣出近百鍋。

    和店老板閑聊了幾句,讓我們發現一些經營上的小秘密,也許這就是他開店人氣就旺的主要原因,在此分享給大家:

    1

    不做素食,逆向思維做定位

    去過五臺山的人都知道,五臺山是中國四大佛山之一,佛文化源遠流長,每天人流如織,沒有淡季。

    也正因為如此,本地85%以上的餐廳都在圍繞素食去做,但實際上真正來五臺山的朝圣者中有90%的都為非素食主義者,所以這也就是為什么那些賣素食的餐廳都要上街拉客,10家餐廳去搶一個客人,你說生意能好嘛,因為競爭太激烈了。

    而,在蘑菇宴就選擇了逆向思維,當大家都去切分素食市場的時候,它選擇順應客群的內在真實需求去做定位,不做素食餐廳。

    這也提醒我們,定位之前先定客群,根據客群的真正需求選品類,而非根據一些浮在表面的現象意淫式做餐飲。

    2

    把“蘑菇宴”打到門頭上,讓顧客一目了然

    我們去一個地方旅游,可能比哪里好玩問的還多的話就是:“你們這里有什么好吃的,特色菜是什么?”

    那么,去哪里找本地特色啊?基本上你看本地小商小販手里賣的最多的那個食材,基本就是本地的特色了。

    在五臺山肯定臺蘑了。

    但大多數門店都把它當成菜去做,很少有像蘑菇宴音樂火鍋這樣直接用它做名字,并把它直接打到門頭上。

    這就體現了店家的經營小心思,把特色菜打在門頭上有兩大好處,一個是它更容易被顧客記住,從而不用花錢做宣傳也能招攬顧客;一個是敢把一道菜的名字打到門頭上,在顧客心里就意味著這家店做這道菜是最專業的,想吃這道菜,必須得到這個店里。

    一旦門頭上占住了,就意味著能快速占領顧客認知,讓顧客一目了然。

    3

    觀察當地氣溫,用火鍋的方式呈現更驅寒

    “相信很多人一定也和小編一樣有一個疑問在心口,那就是當所有的門店基本都選擇把臺蘑變成了一道菜的時候,為什么偏偏這家店就要把它變成火鍋的形式呈現呢?”

    這就體現了老板的另外一個經營小心機,雖然五臺山位于山西省東北部,可是因屬于山區,溫度較低,全年平均氣溫為零下4度,7月8月最熱的時候,也才10度左右,所以呈現方式上就要盡可能的考慮保溫性。

    如果做成一道普通的臺蘑,不管味道做的有多好,如果十分鐘不吃,十分鐘過后口感勢必會大打折扣,因為溫度不在了。

    而做成火鍋之后,因為可以一直煮,不停的加溫,無論是從數九寒天的外邊進到店里,還是在夏天開滿冷氣的空調房里,進來喝上一口暖胃的蘑菇湯,都會感覺到暖暖的很貼心。

    所以,這也提醒我們很多餐飲同行,餐飲其實是一個很精細的行業,我們老講顧客體驗,那什么是顧客體驗呢?也許體感溫度差1度,濕度變化都會對我們的整個體驗有影響,真正的高手是善于在行業粗糙中找到它的細致。

    4

    吃法奇特,雞和湯分別成席,一餐三驚喜

    如果只是常規的一鍋菌湯煮火鍋那也沒什么新奇的,但如果在吃一餐的時候能吃到3次驚喜那結果就大不同了。

    在這家店,老板將整個用餐過程進行了3步設計,讓它充滿了儀式感。

    第一步,先在鍋中煮雞,三分鐘后撈走;

    驚喜1:可喝頭湯

    此時引導顧客喝湯頭,這個時間段的湯是最好喝的。

    (每張桌子上都有一張臺卡,告訴正確的吃蘑菇宴的步驟)

    第二步,雞切好上桌,獨立成一道菜,配蘸料使用

    驚喜2:雞肉可獨立成席

    以往一鍋湯就是一鍋湯,在蘑菇宴不但能喝到湯,還能多吃到一道菜,會讓顧客感到十分驚喜和意外。

    (三分鐘過后,雞可拿出來,剁好后單獨成菜)

    第三步,加菌湯,鍋中小菌,5分鐘即可食用,待蘑菇食用完后,再加其它食材。

    驚喜3:涮品下鍋具有儀式感

    各種菌類、蘑菇重頭戲菜品先下鍋,肉類的再下鍋,其它涮品最后下鍋,這樣的先后順序會讓整個過程非常具有儀式感。

    所以,這塊也提醒我們很多餐飲老板,即便是最普通的產品,也可以通過流程、工藝、擺盤上的不同,讓整個用餐過程充滿了情趣。

    5

    一張桌子,設一大四小鍋,滿足不同消費場景

    產品不難吃,運營也沒問題,但生意還不好,那很有可能是在以下三個方面出現了問題:

    一看品類是否具有廣譜性

    二看客群受力面積是否過窄

    三看營業時長是否夠支撐餐廳整體業績

    在這一點上蘑菇宴就做的比較好,菌湯火鍋+雞本來就是廣譜性產品,而且不像辣火鍋,男女老少都可以通吃,客群是全年齡段的。

    另外,還有一點也是小編覺得比較好的,那就是在蘑菇宴大廳的每張桌子上都設了1大4小鍋,即可滿足單人食顧客用餐,也可以滿足有聚餐需求的顧客光顧,四五好友可以來一大鍋,1個人來了也可以坐下來慢慢吃,全場景消費。

    (一張桌子上有大鍋,有小鍋,滿足不同消費場景)

    6

    老板親自坐店,為顧客扯面

    因為拿小料、點菜、加湯都需要服務員干預,為了提上一點效率,減少一些顧客選擇的時間,蘑菇宴把所有餐食設計成了三款套餐。

    并且在每款套餐里面都有一款主食性產品——扯面,和每家服務員來煮面不同,每到這個環節只要是老板能忙得過來的時候,都會親自為顧客煮面。

    很多顧客最喜歡的就是這一個環節了。

    蘑菇宴的店老板說:“我自己在做蘑菇宴之前,在五臺山本地也開了一家叫做醬醋魚的餐廳,做了10年,到現在生意都還不錯,以本地客群居多。

    從10年前到今天,唯一不變的就是只要沒有特殊的事情,我都會到店里做服務員,咱們做小店的不就得親力親為嘛,只有在一線的時候你才是離顧客最近的時候,一旦脫離了顧客很多決策失敗的幾率就會變大,而且我真的也喜歡給顧客服務的感覺。”

    (店老板親自為顧客扯面)

    這讓我們也想起了,之前在采訪陶陶居總經理尹江波的時候,他就對我們透露,在陶陶居有一條硬性規定:“那就是所有高管每個月必去店里做一次服務員,他自己也一樣,每年過年這天所有高管,都會在過年的這一天來到店里做服務員,在尹江波看來上行下效,沒有老板的親力親為,很難有用盡全力的員工。”

    7

    重視大眾點評,打消顧客疑慮

    “怕被坑、怕被宰、怕不好吃、怕走太遠……”

    這些都是我們去旅游城市會有的疑慮。

    可是很多在旅游城市做餐飲的老板們,卻并沒有打消顧客的疑慮,和陌生顧客建立真正信任,讓顧客放心的到自己的店里用餐。

    蘑菇宴的老板就發現,人們到陌生城市用餐,在自己不熟悉的情況下,通常要借用別人的評價來指導自己用餐,載體就是大眾點評。

    所以,在他的店里就十分注重大眾點評上的評價,在門店里他還鼓勵顧客去發朋友圈,只要顧客發朋友圈就送菜,為自己的店做擴播。

    試想一下,如果你到了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有兩個店都賣一樣餐食,但一個是有幾十條評價和美圖但有點小貴的店,一個是價格便宜可一條評論都沒有的店,你會選擇哪一個?

    小結:

    開業人氣固然重要,當然這些都還是建立在產品穩定,運營完善,并且有持續迭代能力的基礎上。

    今天蘑菇宴的案例非常樸實,它沒有那么多的大道理,表面看是它重視開業人氣,實際上則是它懂得根據顧客定市場,根據本地環境做產品呈現,在有限的營業時間里無限擴寬自己的消費場景,用顧客喜歡的方式做餐飲,在行業粗糙中找到自己的極致。

    (本文作者為王春玲,微信號canyinwang168,如有文章方面的探討請加作者微信號)

    -END –

    主編丨彭景 視覺丨馬聰

    相關閱讀:

    《海底撈上市,成全球第五大餐企!》

    《一鍋湯,人均200元,日翻臺 7 次》

    《人均350元,只賣一餐,這個路邊攤有點拽……》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0689.html

    (0)
    上一篇 2018年9月27日 21:08
    下一篇 2018年9月27日 21:4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