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撕自制醬板魚
主料:
武昌魚1條(約750克)
輔料:
洋蔥絲、大蔥絲各20克、小米椒節、香菜節各10克、鮮花椒5克 干辣椒節
調料:
鹽、料酒、姜蔥汁、胡椒粉、一品鮮醬油、鮮露、雞精、味精、海鮮醬、甜面醬、排骨醬、花椒油、芝麻油各適量
制法:
1.把武昌魚宰殺治凈,用鹽、雞精、姜蔥汁、料酒和胡椒粉碼勻入味,再加入海鮮醬、甜面醬和排骨醬腌漬12 小時,然后上籠蒸熟。取出來用風扇吹干水分后,放鐵架上用柏樹枝熏3小時,晾涼即得醬板魚坯料。
2.把制好的醬板魚坯料用手撕成小塊,再加入洋蔥絲、大蔥絲、小米椒節、干辣椒節、香菜節和鮮花椒,并調入一品鮮醬油、鮮露、雞精、味精、花椒油和芝麻油拌勻,裝盤即成。
特點:
魚肉干香,麻辣適中,煙熏味濃。
飄香手撕羊排
主料:羊排、土豆
輔料:川式鹵水、姜米、蒜米、小青椒圈、小米辣圈、香辣醬、老干媽豆豉
調料:花椒面、孜然粉、雞精、味精、白糖
做法:
1、把羊排斬成節,放水盆里漂凈血水后,下開水鍋里飛一水,再放入咸鮮味的川式鹵水鍋里鹵熟,撈出來瀝水待用。另將土豆切條待用。
2、把瀝干的羊排倒入燒至七成熱的油鍋里炸至色金黃,撈出來瀝油。另把土豆條也下油鍋里滑油,撈出來待用。
3、鍋留底油,下入姜米、蒜米、小青椒圈、小米辣圈、香辣醬和老干媽豆豉炒香。在放入炸過的羊排和土豆條翻炒后,調入雞精、味精、白糖,撒入花椒面和孜然粉一起炒勻。起鍋前淋入香油,并撒些蔥花便裝盤。
尖椒老豆腐
主料:老豆腐
輔料:青紅尖椒節、蒜苗段
調料:鹽、味精、白糖
做法:
取老豆腐改刀成3厘米長、2厘米寬、1厘米厚的片,下入油鍋煎至兩面金黃后,再加入青紅尖椒節和蒜苗段炒香,出鍋前加鹽、味精、白糖等調味,裝盤即成。
地鍋牛肉
材料:
牛腩肉(選用帶筋皮的部分)、紅蘿卜各400克,地鍋餅10個。
調料:
八角、姜、郫縣豆瓣醬各3克,醬油、花椒、蔥各2克,桂皮5克,色拉油100克,高湯1500克,香蔥花4克。
制作:
1.牛腩洗凈,切成重約20克的大塊,用清水沖漂1小時,去掉血污。
2.炒鍋上火,放入色拉油50克,燒至七成熱時,放入蔥、姜炒香,加入牛腩,小火煸炒至肉質開始發白,加入八角、花椒、桂皮、豆瓣醬,繼續小火煸香,加入高湯和醬油,大火燒開,改用文火煨制90分鐘,離火備用。
3.紅蘿卜切成重約10克的滾刀塊,下鍋煮熟,撈出后放入地鍋內。
4.平底鍋內放入剩余的色拉油,燒至五六成熱時,放入地鍋餅,小火煎3-5分鐘,至一面色澤金黃色,取出擺放在地鍋四周,將加工好的牛腩倒入地鍋內,上面撒上香蔥,上桌后點燃地鍋下面的酒精即可。
地鍋餅的做法:
像蒸饅頭一樣和面,面里加入一點煉乳,可以提升餅的香味。面團發好后,切成長條,上籠蒸熟即可。
關鍵:
調味時,加入的桂皮可以略多一點,能起到祛異味的作用。
蘿卜燉牛肉
主料:黃牛肋條肉1000克
配料:蘿卜500克 生雞油150克
調料:精鹽、胡椒粉、料酒、蔥、姜各適量
制法:
1.先把牛肋條肉洗凈,放入鍋中并摻適量清水,燒開汆透后撈出,切成3~3.5厘米大小的塊,再用清水沖洗干凈;汆牛肉的水沉淀后濾去雜質,待用;蘿卜去皮,切成大塊。
2.取大砂煲放入牛肉塊和姜蔥,倒入汆牛肉的水及適量清水(一次加足),放大火上燒開,撇凈浮沫,然后放料酒、生雞油,燉制牛肉六成(火巴)時才下蘿卜塊,用鹽、味精和胡椒粉調好味,續燉至蘿卜軟熟即成。
特點:
湯汁清澈,牛肉鮮香酥爛,味濃醇香。
制作要領:
1.做蘿卜燉牛肉最好選用新鮮黃牛肋條肉,這是因為黃牛肉腥膻味比其他牛肉淡,較適合做清燉菜;其次是因為肋條具有久煮而形不散的特點。
2.牛肋條肉汆水前要先用冷水沖洗干凈,再經汆水后切塊,這樣做燉出來的牛肉塊成形更好。
3.雞油是不可少的原料,它能給牛肉湯增鮮添香,還可讓蘿卜吃起來更加滋潤而不是寡淡無味。
4.燉制時湯水要一次加足,先大火燒開,再文火慢燉,最好用大砂煲燉制(廚房中大批量制作也可用大不銹鋼桶),這是因為砂煲聚溫性強,且散熱慢,燉出來的牛肉湯香味濃。
青海人家
制作:
1、熟羊排350克斬成8厘米長、3厘米寬的大塊;土豆150克切成2厘米厚的圓形塊;玉米100克切3.5厘米厚的段;紅蘿卜30克切1厘米厚片。
2、平底鐵鍋放入菜子油80克燒熱,放入土豆、玉米煎至金黃色,放入胡蘿卜片、小蔥段15克、蒜苗段10克,整齊地放入熟羊排,撒上姜末、蒜末、花椒粒各6克,倒入羊肉湯100克,加鹽10克、胡椒粉4克、味精3克、辣椒面5克調味,燜至水干,再放入香豆餅1張(烙好后改三角塊),稍燜2分鐘即可。
香豆餅:
1、面粉300克加鹽10克、溫水120克和成燙面團,餳10分鐘。
2、將面團搟成大面餅,刷上菜子油15克,撒上香豆粉10克,從一端卷起面餅,下劑,搟成薄餅。
3、鍋里放菜子油20克燒熱,放入薄餅烙熟至兩面金黃色即可。
金餅小黃魚
制作這道菜品的時候舍去了很多華麗的技巧,用最簡單的烹調方式與味型搭配,輔以煎至金黃的金餅,使菜肴色香味形俱佳,堪稱是農家美味。
原料:金餅10個(市場有售),小黃魚500克。調料:色拉油1千克(約耗50克),A料(鹽3克,雞精、味精各2克,料酒15克,蔥段、姜片各10克),干淀粉30克,熟豬油5克,小料(八角1顆,蒜子、姜丁、蔥丁各10克),東古一品鮮醬油、蠔油、濕淀粉各10克,白胡椒粉1克,料酒15克。
做法:
1、小黃魚宰殺制凈,放入盆中,加入A料腌制30分鐘,撈出拍干淀粉,入燒至六七成熱的色拉油中小火炸至金黃撈出。
2、鍋內倒入色拉油20克、熟豬油,放入小料煸香,下入小黃魚,再放入沸水300克、東古一品鮮醬油、蠔油、白胡椒粉大火燒開,加入料酒改中火燒3分鐘,淋濕淀粉勾薄芡,出鍋裝盤。
3.把金餅煎至金黃色,擺盤即可。
農家肉粘飯
這道菜非常具有農家特色味道,粘飯香糯,配上小菜同吃味道更佳。
原料:大米500克,牛肉丁100克。
調料:十三香3克,超色老抽5克,鹽2克,蔥花15克,胡蘿卜丁、胡麻油、土豆丁各50克,雞湯1.2千克。
做法:
1、大米用清水泡20分鐘。
2、鍋燒熱,放胡麻油,燒至六成熱時,下入蔥花、牛肉丁煸香,下土豆丁、胡蘿卜丁炒香,倒入雞湯燒開,放十三香、超色老抽、鹽調味。
3、將泡好的大米放到高壓鍋內,倒入調好的湯,上氣后改小火壓20分鐘,用勺子攪拌均勻至黏稠即可出鍋裝盤,上桌時帶小菜(如熗拌酸菜丁)同吃。
外婆炒雞
原料:農家土雞750克,雞雜(雞胗、雞肝、雞腸各70克),雞腰2個。
調料:A料(八角、花椒、香葉各3克,肉蔻5克,桂皮15克),干紅辣椒節、香蔥、海天老抽各5克,蔥段、姜片、蒜粒各15克,東古一品鮮醬油、胡椒粉各4克,料酒8克,芝麻油、精鹽各6克,味精2克,開水700克,菜子油25克。
做法:
1.把土雞宰殺制凈,斬成塊,用清水浸泡5分鐘,去除血水后瀝干。
2.凈鍋上火,燒熱淋上菜子油,放蔥段、姜片、蒜粒、辣椒節、A料爆香,再倒入雞塊、雞雜、雞腰煸炒5分鐘,淋老抽、醬油,放鹽翻炒,至雞塊表皮緊縮,烹料酒,添熱水燒沸,轉小火,放胡椒粉,蓋鍋蓋,用小火燜制30分鐘后放味精,淋芝麻油,撒香蔥盛入藍花瓷盆中即可。
招財進寶
這道菜很具有農家特色,用口袋餅搭配炒好的菜品,有主食搭配,口感更豐富。
原料:
口袋餅(市場有售)5個,五花肉丁50克,杏鮑菇丁、炒好的雞蛋碎各100克,青、紅椒粒各25克,海米20克。
調料:
豆豉醬20克,A料(美極鮮味汁10克,東古一品鮮醬油、蠔油各15克,料酒5克,味精2克,白糖10克),色拉油1千克(約耗50克),白芝麻、苦苣各5克。
做法:
1、鍋上火,倒入色拉油,燒至六成熱時,放入杏鮑菇炸至金黃,撈出;下入口袋餅,炸至中央鼓起時撈出,切成兩塊。
2、鍋內留底油,放入五花肉丁煸炒,放入豆豉醬炒香,放入杏鮑菇、雞蛋碎、青紅椒、海米翻炒,放入A料調味,撒白芝麻即可出鍋,用苦苣點綴裝盤,與口袋餅一同上桌即可。
– END –
主編丨彭景 視覺丨馬聰
相關菜品:
《14款干鍋醬配方大全》
《9款撈拌菜品,快速出菜顧客喜歡!》
《9款超適合夏天的旺銷菜,餐廳都賣瘋了!》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1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