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酸菜燒泥鰍
初加工:
1.將拇指般粗細的活泥鰍500克拍暈,從腹部開刀去內臟,洗凈后加入蔥段、拍碎的姜各10克,料酒20克腌制30分鐘。
2.衡陽大葉酸菜(市場有售)10克用清水漂洗回軟,洗凈后切成長3厘米的段。
熟處理:
1.鍋內放入毛菜子油500克,燒至七成熱時,放入泥鰍,小火浸炸至表面結殼,撈出控油。
2.鍋內留底油,磕入雞蛋1個,小火煎成荷包蛋。
3.取高壓鍋,放入兩張竹篦子,下入炸好的泥鰍、荷包蛋、大葉酸菜、姜片10克、鹽4克,倒入山泉水500克,蓋上高壓鍋蓋,大火加熱至上氣,改小火壓1分鐘,自然散氣后將泥鰍和湯汁倒入鍋內,倒入青椒圈25克、紅椒圈10克、味精2克,大火燒開,改小火燜2分鐘,離火裝入容器內。
技術點:
1.土酸菜燒泥鰍酸爽又開胃
2.荷包蛋讓湯汁濃稠、鮮香
農家辣鯰魚
賣點:此菜講究的是調味,辣味要有層次,香味要有厚重感,泡姜需要提前油炸出香,鯰魚汁經過不計其數的試驗調配而成,每一種調料都像位士兵一樣擁有自己的職責,每一種調料是否能夠發揮出全部功力,決定了這道菜肴調味的最終水準。菜肴最終的標準是色澤紅亮、麻辣鮮香、魚肉滑嫩。
原料:鯰魚500克,青筍片150克。
調料:A料(胡椒粉3克,濕淀粉20克,料酒2克),B料(蒜子、香蔥段各50克,蕃茄醬10克,麻辣上湯10克),辣椒油20克,高湯100克,糖2克,鯰魚汁300克,香芹50克,青尖椒150克,燈籠椒80克,干辣椒20克,泡姜250克,野山椒50克,色拉油1千克(約耗30克),濕淀粉10克。
制作:
1.將鯰魚切成2厘米大小的塊,用A料腌制上漿,入七成熱油鍋中炸至金黃色,撈出控油;將泡姜炸干;香芹、青尖椒、干辣椒、燈籠椒過油斷生。
2.鍋底留底油,下B料煸炒出香味,倒入高湯、糖,放入炸好的鯰魚,下入干辣椒、炸干的泡姜、野山椒、香芹、青椒段、燈籠椒、鯰魚汁,中火燒制入味,用濕淀粉勾芡,大火出鍋,將魚、湯倒入青筍片墊底的盛器中,澆上燒制八成熱的辣椒油,上桌即可。
鯰魚汁:將小米椒1750克,花椒500克,麻椒250克,大重慶3袋,香水魚2袋,辣妹子3瓶,豆瓣醬750克,蔥、姜、蒜各100克,用攪碎機絞碎即可。
農家土豆腐
原料:老豆腐500克,咸白菜100克,豬五花肉片100克。
調料:菜子油300克(約耗50克),青、紅椒丁各5克,A料(水辣椒醬15克,姜片3克,蒸魚豉油5克,老抽2克,胡椒粉、味精各1克,白糖8克,黃酒6克),雞湯260克。
制作:
1.老豆腐改刀成3.5×2×0.5厘米的塊,入燒至四成熱的菜子油中,小火煎至兩面金黃;咸白菜焯水,改刀成1厘米見方的塊。
2.起鍋,入菜子油30克燒熱,入豬五花肉片,煸炒出香,入咸白菜塊、A料翻炒,入老豆腐、雞湯,大火燒開,改小火燉5分鐘,入青、紅椒丁,出鍋即可。
關鍵:老豆腐經煎制后,燉制時可保持形態完整不碎。
小貼士:咸白菜是當地的一種特色腌菜,將小白菜與鹽按照100:6的比例腌制三個月而成,味道咸香適口,吃起來有一定的嚼勁,用其成菜味道很棒。
外婆炒雞
土法:小時候常圍在外婆的灶臺前,看外婆把宰殺剁好的土雞塊投入燒柴火的地鍋中翻炒,那撲鼻的香味,一直讓我難忘,于是我用外婆的土辦法做了這道菜,勾起了很多食客童年的回憶。
原料:農家土雞750克,雞雜(雞胗、雞肝、雞腸各70克),雞腰2個。
調料:A料(八角、花椒、香葉各3克,肉蔻5克,桂皮15克),干紅辣椒節、香蔥、海天老抽各5克,蔥段、姜片、蒜粒各15克,東古一品鮮醬油、胡椒粉各4克,料酒8克,芝麻油、精鹽各6克,味精2克,開水700克,菜子油25克。
做法:
1.把土雞宰殺制凈,斬成塊,用清水浸泡5分鐘,去除血水后瀝干。
2.凈鍋上火,燒熱淋上菜子油,放蔥段、姜片、蒜粒、辣椒節、A料爆香,再倒入雞塊、雞雜、雞腰煸炒5分
土法燒鱖魚
原料:鱖魚1條(約800克) 二荊條辣椒500克 鹽、味精、雞精、雞汁、高湯、菜油各適量
制法:
1.把鱖魚宰殺治凈后,入盆碼味備用。另把二荊條辣椒切成圈。
2. 炒鍋里放油,燒至六成熱時下入鱖魚,炸成金黃色時,撈出來備用。
3.炒鍋里放菜油燒熱,先投入椒圈炒香,摻入高湯燒開后,加鹽、味精、雞精和雞汁,把鱖魚下鍋煮5分鐘,起鍋裝盤便好。
鐵鍋魚小花卷
原料:鯉魚、鯽魚、鯰魚各1條小花卷生坯16個蔥段、姜片、蒜片各10克把蒿5克干辣椒2個精鹽、味精各3克自制燜魚醬[注]40克鮮湯適量豆油40毫升
制法:
1.將鯉魚、鯽魚、鯰魚分別治凈后,再在每條魚的兩側分別剞一字花刀,待用。
2.小鐵鍋入豆油燒熱,下蔥段、姜片、蒜片、干辣椒和燜魚醬先炒香,在把鯉魚、鯽魚和鯰魚放進去后,摻入鮮湯燒開并加入把蒿、精鹽和味精,另把小花卷生坯擺在鍋里并蓋上蓋子,中小火燜20分鐘,即可連小鐵鍋一起上桌。
[注]自制燜魚醬:鍋入豆油500 毫升先燒熱,然后下入農家大醬500克、香其醬300克、蠔油100克、辣妹子醬100克、牛肉醬100克、排骨醬100克、孜然粉50克、紫蘇籽粉50克和草菇老抽150毫升,在鍋里炒香便得到。
把蒿: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東北地區常用作燉魚的香料。
外婆鯽魚
原料:鯽魚500克 豬肉末50克 紅杭椒圈40克 姜片、蒜片、蔥花、小米椒粒、鹽、白酒、黑胡椒粉、香醋、白糖、味精、色拉油各適量
制法:
1.把鯽魚宰殺治凈,納盆后加姜片、鹽和白酒,腌味半小時再入六成熱的油鍋,炸至色金黃時倒出來瀝油。
2.凈鍋放油,先下豬肉末炒至酥香,再加姜片、蒜片和小米椒粒一陣爆炒,待放入鯽魚并摻適量清水后,加鹽、黑胡椒粉、香醋、白糖和味精調味。燒至鯽魚入味時,撒紅杭椒圈略燒,出鍋裝盤并撒些蔥花,即成。
虎皮冬瓜
原料:冬瓜500克 豬肉末50克 小米椒節、蔥花、鹽、白胡椒粉、老抽、味精、色拉油各適量
制法:
1.冬瓜削皮后,在表面剞十字花刀,接著再改刀成3厘米見方的塊。
2.凈鍋放油燒熱,下冬瓜塊煎至皮面微黃時,盛出來待用。鍋留底油,下豬肉末炒至酥香時,摻入適量的清水,加鹽、白胡椒粉和味精調味后,放冬瓜塊燒至軟熟,淋老抽上色并放入小米椒節,燒至汁干亮油時,撒入蔥花即成。
干煸肘子
原料:豬前肘1 個(約500 克) 青紅美人椒20克 蔥花10克 姜米、蒜米、當歸、枸杞、香辣醬、郫縣豆瓣醬、保寧醋、雞精、味精、白糖、香油、花椒油、鮮湯、色拉油各適量
制法:
1.將豬肘治凈后,先放開水鍋里汆水,待換入冷水鍋里小火煨3小時后,撈出來待用。
2.鍋里放色拉油燒至七成熱,把煨好的肘子下油鍋炸至外表色金黃時,撈起來備用。
3.鍋里留底油,先投姜米、蒜米炒香,再放當歸、枸杞、香辣醬和豆瓣醬,摻100毫升鮮湯并調入雞精、味精、白糖和醋。
4.在把炸過的肘子下鍋燒一會兒后,改大火直至鍋里的湯汁收干,往鍋里淋入花椒油和香油,撒入青紅美人椒段翻勻。起鍋裝盤時,撒些蔥花便好。
– END –
主編丨彭景 視覺丨馬聰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1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