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職業餐飲網 王依
海底撈因在餐廳播放幾首音樂,被告侵權!
這兩天,繼申請上市之后,海底撈又一次吸引了公眾的視線,但卻沒想到,這一次是因為門店里播放的音樂惹了禍,被人一紙訴狀告上了法庭。
因播放音樂,海底撈被指惡意侵權!
這次,海底撈之所以被指惡意侵權,起因就是其門店播放的背景音樂。
在6月8號,音樂人林海在自己的微博上發布了一段維權視頻,聲討海底撈的侵權行為,稱:“這個近千億市值的大公司、一個把自己看成‘文化現象’的巨頭公司,卻恬不知恥、屢次惡意侵犯我的著作權!”
視頻中,林海身處海底撈門店,背景音樂正是其自己創作的古風歌曲《琵琶語》。但林海聲稱海底撈未經自己許可,將自己的音樂作品循環公開播放,并且他的經紀人找過海底撈不止一次,卻一直都沒有得到回復,而音樂卻一直在被使用。
隨后,在6月9號,林海再度在微博上發聲《關于對海底撈無視我方請求不做任何回應的聲明》,稱海底撈明知故犯對自己的著作權進行惡意侵犯,并且未停止侵權行為。
林海在聲明中表示,對于海底撈侵權行為,已向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遞交了起訴狀。
海底撈回應稱:“已付費兩年!”
當林海在微博上持續發聲之后,由于其本身的名人身份,加上多位明星轉發,海底撈侵權事件引起了不少的關注。
就在網上輿論開始持續發酵的時候,海底撈在昨天晚上11點多,對于此次的侵權事件,給出正面回應。
在說明中,海底撈解釋了所謂侵權事件的全過程:實際上,林海在2015年11月就已經授權海底撈各門店,使用其音樂作品做為背景音樂,并且按照協議中約定的許可費,完成支付,但此協議期限到2017年11月18日為止。
期限滿后,海底撈曾主動聯系林海溝通繼續合作,并且雙方均表達過繼續深入合作的意愿。因此,海底撈認為林海這次起訴,是因對續約洽商未獲最終結果前的作品使用行為而提起的。
在回應中,海底撈還稱,會重視此次的起訴,不會回避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海底撈的回應說明一出,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才漸漸清晰,所謂的侵權事件,實際上,是在海底撈已經付費兩年的情況下,雙方對于續約事宜的商談未果的情況下發生的。
但在林海此前的聲討中,對于海底撈已經付費兩年的情況并未提及。
而,對于海底撈這一回應說明,林海也似乎并不買賬,繼續在微博上聲,并且言辭非常激烈,指責海底撈對過去半年的侵權行為拒不道歉。
餐廳背景音樂到底該不該付費?
雖然,到目前為止,海底撈對于林海最新的發聲,并沒有再度回應,但是,在網絡上,對于此次事件的議論仍在持續,支持林海和支持海底撈,兩方觀點不一,各執一詞。
1、一方認為,用于營利性的場合就是侵權!
其實,在海底撈此次背景音樂侵權事件發生之前,很多人都沒有想到,餐廳播放音樂是要付費的。
但是,在支持林海維權的一方則認為,餐廳屬于營利性的場合,只要在未經作者允許的情況之下,播放其音樂作品,就是侵權的行為。
因為,雖然餐廳播放背景音樂,盡管沒有直接收費,但背景音樂實際上起到了改進用餐環境,吸引消費者的作用。
餐廳的經營活動具有營利性,所以,它播放背景音樂并不屬于法律規定的合理使用的情形。如果該音樂作品仍處于著作權保護期之內,則經營者需要獲得著作權人的許可,并支付作品使用費。
因此,他們認為,海底撈雖然聲稱此前已經付費兩年,但是在期滿之后,在續約未果的情況下,在大半年的時間內,繼續播放林海的音樂作品,已經是侵權的行為!
2、另一方認為,這就是碰瓷、炒作!
“大街小巷的店鋪、商場都會播放背景音樂,難道都給版權了,為什么就盯著海底撈不放,咋不去找街邊理發店要錢呢?”
“什么叫營利性制?海底撈也不是靠播放歌曲掙錢的啊,難道海底撈是因為播放了音樂才吸引別人去吃的嗎?”
“海底撈就是樹大招風,沒見他去把全國各地的商場酒吧等各種營利性場所都告一遍,這就是碰瓷、炒作!”
……
另一方面,支持海底撈,替海底撈喊冤的人也不少,他們認為,一方面,雖然海底撈播放了背景音樂,但,并未直接收費;另一方面,海底撈此前也是購買了版權,付費了的,只是期滿續約的時候,雙方在價格方面出現分歧,從而才引發了此次的事件,更多的帶著碰瓷和炒作的性質。
職業餐飲網小結:
其實,在國內的大環境下,關于餐廳播放背景音樂是不是獲得版權的許可,真正去深究的并不多。
而這一次海底撈侵權事件之所以被放大,就是因為它本身就是餐飲行業的領軍型的企業,加上它正式申請上市,要知道企業一旦上市,所有的問題都可能暴露于公眾面前,被人放大、批評,甚至追責……
那么,對于海底撈此次背景音樂侵權事件,你又是怎么看的呢?
– END –
主編丨彭景 視覺丨馬聰
相關閱讀:
《餐飲冰川期即將到來,你是否能看到明天的太陽?》
《自助餐+酸菜魚,十年開出100多家直營店》
《它自封重慶火鍋的“老祖宗”,被同行集體圍攻!》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1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