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有媒體爆料稱,西少爺聯合創始人袁澤陸因與創始人孟兵發生意見分歧,已套現2000萬元離開。
文丨職業餐飲網 胖魚
我們第一時間進行了確認,坐實這則爆料:
3月2日的工商注冊資料顯示,袁澤陸已經退出公司董事會,也就意味著,早在2月份,西少爺內部已有變動。
(西少爺聯合創始人袁澤陸)
而就在不久前,西少爺發布了全球新品牌Bingz以及系列國際化戰略,這個時候傳出袁澤陸離開的消息,著實讓外界意外。
加上之前另一合伙人宋鑫出走時的沸沸揚揚,西少爺當初的四位合伙人,看來彼此選擇了一條“相忘于江湖”的殊途……
1
離開或因特許加盟問題上意見不合
對于袁澤陸的離開,媒體也向西少爺方進行了確認:“人生的選擇很多,袁總有了新的發展方向,除了感謝就是祝福!”
而根據“天眼查”的數據顯示:3月2日,袁澤陸已退出公司董事會,西少爺減少注冊資本金;并且在3月21日新增“天津有模有樣”這一有限合伙。
(3月2日變動信息)
(3月21日變動信息)
據了解,在加入西少爺團隊前,袁澤陸曾任百度大數據部門產品經理,擅長用產品經理思維設計營銷,專注于研究互聯網和餐飲跨界營銷案例、社會化營銷,文案優化、病毒營銷等主題。
2014年,他辭職與孟兵等四位校友一起創辦了西少爺肉夾饃,策劃并撰寫了火爆微信朋友圈的事件營銷《我為什么辭職去賣肉夾饃》,這篇文章30天內曝光超1000萬人次,也讓西少爺一夜之間馳名全國。
業內人士這樣評價袁澤陸:一個天才型營銷策劃人員。
關于離開原因,西少爺方并無明確回應。不過,知情人士透露,袁澤陸與CEO孟兵在特許加盟事宜上意見發生分歧,所以選擇離開,同時套現2000萬退出。
2
之前曾爆發過嚴重的股權紛爭
關于西少爺的幾位合伙人,大家印象深刻的還有曾經的團隊內訌。具體原因,則是股權紛爭。
在西少爺開業初期,有三位創始人,他們的權責分工相對具體:羅高景負責店面運營,宋鑫負責產品研發、生產和后廚供應鏈管理,孟兵主要負責對外宣傳、以CEO的身份去見投資人。后來,袁澤陸加入,專攻策劃營銷方面的工作。
(西少爺原始的四位創始人袁澤陸、羅高景、宋鑫、孟兵)
看似權責明確,團隊強大的“景象”,卻因資本的引入,成為泡影。
2014年5月,在見完投資人后,孟兵以便于公司管理決策為由,在擬好的合同中提出增加3倍投票權,讓宋鑫感到權力被削減。
在僵持階段,另外三人認為宋鑫辦事不力致公司發展緩慢,提出4倍回報的方案,以27萬元加2%的股份回購宋鑫30%的股份,但此時“西少爺”估值已達4000萬元,宋鑫認為其有權要得1000萬元。
矛盾愈演愈烈,雙方各執一詞,甚至演變為對簿公堂。而后,宋鑫在知乎上發布了一篇名為《西少爺賴賬,眾籌的錢怎么還》一文,公開指責CEO孟兵將其逼走,并暗示公司在股權分配以及創業初期眾籌方面的問題。
這件事情過去很久之后,孟兵曾對媒體表示,他們都努力做了在當時的心智和學識下,最正確的決定,雖然回頭看,會覺得有點荒唐。對于這個結果,他有遺憾,但并不后悔。
“股權的平均化不可取,創始人必須要有50%以上的股權,這個不容商量,任何一家公司都需要一言堂。”
孟兵直言,“身邊創業朋友至少有30%的團隊在天使輪或A輪融資中都出現過和我們類似情況,所以我認為,從創業開始就要學習怎么設置股權架構、退出機制等。”
被“踢出門”的宋鑫也表示:再引進新的聯合創始人時,他會找專業人士設計股權架構,確保自己有絕對控股權。
3
核心價值觀達不成共識
既然無法相敬如賓,倒不如相忘于江湖。對于西少爺的幾位合伙人來說,既然不能合拍,分開或許是更好的選擇。
但復盤西少爺的幾次“分家”,我們似乎可以從一開始就能看出端倪:
1)合伙人之間并不了解彼此
孟兵屢次提到創業之初,難以找到合伙人,“考慮得不是非常全面”——只是因為彼此都有創業的想法,而且也是校友,并且都是在同齡人中比較優秀,所以就聚集在一起。彼此之間沒有了解,這讓今后的工作磨合成本陡增。
2)愿景不同
對于西少爺團隊內訌的原因,財經作家吳曉波直指核心:“最大的問題是大家對愿景沒有達成共識,因為商業本身面對不確定性的挑戰,一旦團隊里的人對公司未來的愿景沒有達成共識,就會產生矛盾。”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孟兵在見完投資人后曾提出組建VIE(謀求境外上市的一個模式結構)。組建VIE需要50萬美金,但是宋鑫覺得早期做這件事很浪費,斷然拒絕。
3)性格不合拍
孟兵在談及與宋鑫的矛盾時曾說:“我基本上所有的時間都在工作,是一個工作狂。除了晚上睡覺,只要一睜眼肯定就是公司的事,我從來不去看電視、看小說、炒股。因為我認為把時間投入到我所做的、所選擇的這件事情上回報率最高。”
面對昔日隊友的指責,宋鑫面對媒體表現出自己的受傷和無奈:“沒想到會把這些小事記在心上,并耿耿于懷至此。”
4)人人都想當老板,不愿退讓
人人都有做老板的夢想,但是不可能人人都具備做領袖的能力。
偏偏在共同創業之前,他們都是互聯網領域的佼佼者,所以誰都不愿退讓。
而一旦意見不合,只能爆發矛盾。
5)一開始并沒有進行股權設計
這一點也許是最致命的。
西少爺的股權分配的明細和眾籌的明細都沒有書面憑證,只是建立在感情基礎之上。
就如孟兵所說,在當時,想要自己的股份占到40%時,都是很羞赧和他們商量這件事,怕傷害彼此的感情。這種種遺留問題都成為西少爺合伙人解體的隱患。
結語:
因“分手”鬧得沸沸揚揚且幾敗俱傷的,又何止西少爺一家?聚焦在餐飲行業,如今有多澎湃,團隊內訌事件就有多“熱鬧”!有餐飲創業者甚至大呼:比起找對象,找到合適的創業合伙人簡直難100倍!
但與西少爺不同,海底撈團隊對合伙人權益分配上沒有大家想象中的 “撕逼”混戰,而是平穩地解決了。
究其原因,有兩點十分重要:
1.海底撈當時的狀況是張勇做為主導,施永宏為輔助,形成了以張勇為核心股東的事實。
2.施永宏的大度豁達,與張勇在性格上形成了較好的互補關系。在公司利益面前,愿意犧牲小我的利益,成全大我的奉獻思想。
因此,合伙人的選擇顯得尤為重要,經歷、價值觀的趨同使大家對事物認知呈現一致性,減少在很多問題上的“觀念之爭”,而合伙做生意是為了賺錢,涉及到錢,就不能用傳統文化中的“感情”來處理合伙人之間的內部矛盾。
– END –
統籌丨彭景
編輯丨馬聰 視覺丨馮亞欣
相關閱讀:
《賣雞爪小店獲億元融資,雞爪風口來了?》
《年入10億,它是海底撈幕后功臣》
《160平日營業額20萬,又一品類全面爆發!》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2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