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京報記陳琳馬瑾倩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薇
昨日(2月6日),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發布新冠肺炎流行期間餐飲服務單位防控指引,禁止餐飲服務單位承辦各類群體性聚餐活動。
多少人數就餐需要控制?記者從部分企業了解到,按照有關部門規定,3人以上就算聚餐。
但據北京市監局的最新回應:不能這么認定。
除此之外,指引中還提出了很多具體的要求:在餐飲服務單位入口處設立體溫測量處,對就餐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必要時進行復測;餐飲服務單位應控制就餐人數,原則上就餐人員間距宜一米以上等。
據悉,2月5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陳言楷介紹,目前北京市還在營業的餐飲單位有11500多家,占全市餐飲經營門店的13%左右。
2月6日,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發布新冠肺炎流行期間餐飲服務單位防控指引,對飯店、餐廳等餐飲服務單位及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對人員、環境衛生、加工操作、就餐服務、外賣送餐服務、宣傳培訓等提出要求。指引中明確,餐飲服務單位及外賣送餐平臺,要掌握本單位和平臺人員健康狀況和在京離京情況。對前14日內,離開湖北地區或者有過湖北地區人員接觸史的到京人員,應從到京之日主動向居住地或者住宿地的社區(村)報告健康狀況,并于到京之日起接受14日的監督性醫學觀察,每日早晚監測體溫,不得外出,觀察期滿后方可上崗。國內其他地區到京人員,到京14日內,應當每日早晚進行體溫和健康監測,加強個人防護,在監測期間,可以執行彈性工作時間,盡量減少與其他員工的近距離接觸。餐飲服務單位應對從業人員每日早晚測量體溫,做好記錄,發現有發熱、干咳等癥狀,應立即停止其工作并督促其及時就近到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診,癥狀消失前不得上崗。所有在崗員工應戴口罩上崗,口罩弄濕或者弄臟后立即更換。使用后的口罩應妥善收集處理,不得隨意丟棄。從業人員應避免與具有呼吸道疾病癥狀的人員密切接觸,避免接觸野生動物或生病禽畜。
指引要求,就餐環境應干凈整潔,優先打開窗戶,采用自然通風;使用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時,應保證集中空調通風系統運轉正常,應關閉回風,使用全新風運行;對接觸較多的桌面、門把手、水龍頭等公用物品和部位進行預防性消毒。并對日常消毒、處理污染物等方法進行了規定。如近期有出現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就餐過的餐廳,餐飲服務單位應在專業部門的指導下開展終末消毒。《指引》要求,在餐飲服務單位入口處設立體溫測量處,對就餐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必要時進行復測。對有發熱、干咳等癥狀者要及時勸離,并告知其佩戴口罩,到就近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診。就餐人員應主動配合體溫測量。餐飲服務單位應當在就餐區設置洗手設施,洗手設施附近配備洗手液(皂)、擦手紙、干手器等。疫情防控期間,禁止餐飲服務單位承辦各類群體性聚餐活動。從業人員在從事餐飲服務過程中,全程佩戴口罩,避免扎堆聊天。消費者到餐飲服務單位就餐,餐飲服務單位應控制就餐人數,保持人員就餐間距,原則上就餐人員間距宜一米以上。多少人數就餐需要控制?記者從部分企業了解到,按照有關部門規定,3人以上就算聚餐。但北京市監局回應:不能這么認定。另外,指引提倡餐飲單位使用二維碼掃碼點餐、結賬。如采用傳統點餐、結賬方式應注意減少人員聚集,保持合理間距。提倡使用二維碼掃碼點餐、結賬。如采用傳統點餐、結賬方式應注意減少人員聚集,保持合理間距。
針對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以下簡稱平臺)的送餐服務,《指引》要求送餐員要全程佩戴口罩,口罩弄濕或者弄臟后立即更換。使用后的口罩應妥善收集處理,不得隨意丟棄。盡量減少與客戶的近距離接觸。送餐箱應保持清潔衛生,餐食不得遺撒,每日對送餐容器進行消毒。送餐人員在取餐、送餐時,應采取不接觸的方式。如外賣可以送到樓門口、小區門由顧客自取,減少人員接觸。
疫情當前,團餐企業如何自救,鹽梅商學院周五公益直播,為您解惑!
-END-
主編丨陳青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海底撈受疫情影響預計損失約50億,開業時間待定
阿里“火線馳援”餐飲業:你的餐廳員工可以租給我嗎?
武漢多家餐廳年夜飯被退訂,老板:全額退款……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4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