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中國飲品快報小W
剛開業的時候客流量還不錯,過段時間人就少了;
于是打折促銷,但活動一停,人也跟著不來了;
周圍開了幾家同品類的餐飲店,還比我們便宜,人就更少了;
……
這時候許多人就開始說自己的餐飲店快倒閉了,但倒閉也分階段。在不同階段做正確的事,沒準兒還有救。
許多餐飲店,在開業前的籌備階段就會受到關注。這種店以校園、寫字樓、社區生活街這類常住人口為主。而商場店這類流動人口大的位置,通過促銷活動,在開業時往往也會吸引大量消費者。
有人關注、客流量高,往往會讓不少餐飲店老板認為自己的店還不錯。以至于忽略了消費者的感受,比如排隊等位時間是否過長,店內太忙產品是否標準,點單、出餐是否按順序等等消費體驗。
就這樣在開業生意還不錯的興奮心情下,慢慢的過渡到了第二階段。
在第一階段的興奮中,老板因忽略了產品、服務與店務細節,并且樂此不疲的以錯誤的標準執行下去,造成消費者體驗不佳,從此與本店分道揚鑣。
這個時候,不少老板會認為是消費者不夠忠誠,開業做活動的會認為是顧客只認便宜。一邊感嘆自己辛苦無人知,一邊埋怨消費者沒良心、不識貨。
在生意下滑的情況下,不少老板走上了打折促銷的道路。但打折時有生意,不打折沒生意讓老板們再次感嘆“世態炎涼”,在陷入折扣是打還是不打的思考中,又過渡到了倒閉的第三階段。
在打折有生意,不打折沒生意的現實中,老板們開始醒悟,重新對自己的店進行審視。
這時,老板會發現:
店里的好多燈不亮了;
桌子上有不少灰塵;
墻角上有蜘蛛網;
下水道異味很明顯;
倉庫里居然還有幾罐過期的食材。
冰箱下有兩個已經發霉的檸檬。
隔壁餐廳的菜品竟然比自己好吃,還便宜。
……
想推新品、想將店面重新清掃,甚至想重頭來過。但卻發現剩余的資金連原料都沒法進了。就這樣在重新認識了自己后,進入了第四個階段。
重新認識自己的不足后,本想整改后大干一場。無奈隔壁新開了家同品類的餐飲店,做促銷把顧客都吸引走了。好不容易等他消停了,隔壁轉讓的奶茶店又開了家餐廳,繼續做活動、繼續打折,繼續讓你家沒人。
在這種無休止的價格戰后,你只得拉上卷閘、貼上本店轉讓,與餐飲說再見,讓往事隨風,重新尋找自己新的生活。
如何才能自救?其實做好這些小事就夠了 有人問,在這些階段需要做什么才能避免倒閉呢?其實我們從第四階段往前倒推,答案可能就會出現。 轉讓的原因是自己沒有競爭力,想轉變卻沒有資金支持,喪失了信心。而造成這種信心的喪失,源于第三階段,許多簡單的小事沒有做好。 這些小事沒有做好是因為之前對自己有足夠的信心,以至于從未去認真思考與驗證過: 1.自己的產品真的符合當下消費者的喜好嗎? 2.產品有沒有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 3.產品的價格是否與品質成正比,且被消費群體接受? 4.鋪面位置的準顧客數量是否足夠支撐門店營業? 5.是否明確做活動的目的,推新品、提升知名度、對對手造成震懾。還是只是無聊,就想做個促銷。 6.怎樣與顧客拉近關系,建立聯系,讓他們總是想到你。是好吃的新品?是店里的小姐姐?還是老板是“暖男”的顧客評價? 先定位,再將基本功做扎實、跟隨市場風向進行微調,做好這些再加上正確的選址,開餐廳的成功機率才將更大。 -END- 編輯丨馬聰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兩家面對面的早餐攤,生意好的那家只因老板說對了一句話
90%的餐廳死于選址,這四大主流選址模型餐飲小白必看!
為什么打折力度越大,越留不住回頭客?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5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