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線餐企狂生“二胎”,外婆家、西貝的未來在哪里?

    圖片來源:華空間設計

    文丨職業餐飲網 王春玲

    肯德基新開了茶飲店;

    呷哺呷哺開了湊湊火鍋;

    海底撈開了U鼎冒菜;

    就連廣州的百年老字號陶陶居,最近也被傳將開高端品牌陶陶居雅園

    ……

    近兩年,行業內掀起了一股一線餐企集體生“二胎”風,品牌餐企集體步入多品牌運作時代。

    那么,為什么這么多一線品牌熱衷于做副牌呢?是陷入增長瓶頸還是戰略需求?

    現有的一線品牌又是如何成功開出副牌的呢?

    本期,我們就一起深度探討一下一線品牌究竟如何生好“二胎”。

    圖片來源:華空間設計

    一線餐飲品牌為何頻開副牌?

    最近,我們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一線品牌在主品牌擴張方面進行了收縮,反過頭來開始火力全開做副牌。

    就拿海底撈來說,上市以后海底撈更加速了副牌的投入,計劃再開200家冒菜店。

    同樣,呷哺呷哺最近兩年也大力發展其高端品牌湊湊,目前已在北京、廣州、鄭州等地大范圍開店……

    那么,為什么一線餐企都如此鐘愛開副牌呢?

    1、主品牌增長遇困境

    主品牌增長遇到困境,是大多數一線品牌發展副牌的主要原因,這里指的困境有兩種:一種是業績有明顯的下滑,讓主品牌感受到了危機;另外一種是業績沒有明顯下滑,但主品牌本身沒有新的增長突破點,或者想依靠副牌占據某品類制高點。

    比如,拿外婆家來說,作為快時尚的鼻祖外婆家在波峰的時候居安思危,試圖用副牌占據一個品類,從而為主品牌賦能,共開出了第二樂章、爐魚、鍋小二、動手吧、蒸年輕等16個品牌。

    2、主品牌無法規模化,為防御模仿開副牌

    在你的身邊一定會有這樣糾結的老板,他們的主品牌做的非常好,經常被人咨詢加盟,可他們內心里卻不想去放加盟,但不放加盟又會面臨短時間被快速模仿的尷尬,于是出于對品牌的保護,也為了鞏固對市場的統治力而開設副牌做加盟。

    在北京,就有酸菜魚快餐化的原創者渝是乎做的副牌“你的心跳”;在石家莊,有現熬八寶粥的佼佼者谷連天做的副牌“谷養元”,現在已經發展了100多家門店……

    3、主品牌無法跟上消費升級

    在中國餐飲歷史上,呷哺呷哺算是一家比較有代表性的企業,它不僅將傳統大火鍋變小,還讓一個人也可以隨時隨地吃火鍋,讓吃火鍋這件事變快變得簡單化。

    然而,隨著消費升級,原有一批吃“呷哺呷哺”的人長大了,各種網紅可打卡餐廳層出不窮,可選品牌又著實太多,以前吃呷哺呷哺的人突然集體不吃了,主品牌無法滿足消費升級,成為了呷哺呷哺最苦惱的事情。

    這個時候,賀光啟大膽啟用高端副牌“湊湊”來滿足消費升級,讓“湊湊”為呷哺呷哺轉型探路,有調性的臺式裝修風格,一邊吃火鍋一邊喝奶茶的就餐體驗受到了時下年輕人的喜愛。

    所以也才有了今年呷哺呷哺的一次集體升級,目前看“湊湊”作為副牌是非常成功的。

    如何成功開出一家副牌?

    盡管在汽車行業、快消品行業、日化行業多品牌運作已經屢見不鮮,而餐飲行業真正做多品牌運作也不過十年光景。

    當市場上沒有成熟模板、路徑可參照的時候,往往前期就要支出昂貴的學費,所以我們可以看出即使是像外婆家這樣有實力的企業,在做副牌時也是抱著試水的心態,絕對不是人傻錢多就能成功的砸出一個副牌。

    那么如何成功開出一個副牌呢?我們對現有成功開出了副牌的企業進行了分析,總結出了這樣一套規律:

    1、抓品類紅利開副牌

    在2015年以前,酸菜魚只是餐館里一道普普通通的菜,任誰也沒有想到幾年后的今天它會獨立開出單品店紅遍大江南北。

    2015年,在行業深耕多年的九毛九創始人管毅宏,發現酸菜魚的需求量與日俱增,尤其是受到了年輕人的狂熱喜愛,于是2015年管毅宏開了第一家酸菜魚單品店,并取名為“太二”。

    2017年,擅長做模式的辣尚癮集團創始人王勇,也發現了酸菜魚的市場占有率正在與日俱增,為了和原有大份酸菜魚有所區分,他發現用成都小吃的模式去做小份酸菜魚市場大有可為,于是同年他也開出了酸菜魚快餐化品牌“渝是乎”。

    毫無意外,這些一線品牌都抓住了品類紅利,這背后有兩個關鍵支撐點,一個就是這些企業更了解商場客群,有優質的商場資源,另外一個就是都有強悍團隊。

    對于吃品類紅利開副牌,最大的問題就是持續性,如果能做到抓住品類風口+商場資源+團隊三重保障的話成功率就會更高一些,像西貝一直在折騰就是因為具備了后兩點優勢,而沒有抓住品類紅利。

    2、抓同品類不同價格區間客群,橫向深耕

    在我們身邊,也有一些這樣的品牌企業,它們深耕一個業態多年,掌握了這個業態的供應鏈優勢,又想覆蓋更多的客群,占領不同的市場,所以就抓住了同品類的不同區間,橫向深耕。

    比如說,都做火鍋,快餐屬性的呷哺呷哺人均是40—50元區間,滿足剛需人群,副牌臺式火鍋湊湊的人均在150—200元區間,滿足白領小聚;

    比如說,同樣做牛排,王品臺塑牛排的人均在400—500元區間,副牌西提牛排的人均在150—200元區間,滿足不同消費層級客群對牛排的需要;

    比如說,都做烤鴨和創意菜,大董動輒400—600元的人均還是讓人望而卻步,而在小大董150元就可以吃到烤鴨,快餐品牌大董鴨甚至50元就可以解決溫飽問題,滿足不同消費水平客群吃鴨子的需求。

    做同一品類,切不同價格區間的最大好處是供應鏈互相打通,擁有采購優勢,覆蓋更多人群占覆蓋市場更廣,但考驗是去切大眾市場,還是高端市場,定價高低如何分配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3、同一地域剛需性產品做副牌

    除了要考慮品類紅利,覆蓋人群,為品牌建立更多的信任背書也是一線品牌做副牌的主要目的。

    拿海底撈來說,在原有火鍋正餐賽道已是領頭羊,但快餐領域還未成氣候,所以它選擇用副牌U鼎冒菜來切分市場,注意它選擇了冒菜,而不是云南的米線,安徽的雞湯飯,這是為什么?

    圖片來源:華空間設計

    主要是想做主品牌的延伸,用同一個區域的產品,而不是不同區域的產品,建立同一地域的認知,為主品牌建立信任背書,和原有業態形成業態補充,能一條供應鏈解決產品問題,像眉州東坡選擇做眉州小吃也是一個道理。

    目前來看,這一類企業做副牌主要是為了補充現有業態,用同一區域產品,多以剛需性產品切入。

    4、將原有爆品重組分化,開小店模式

    將原有爆品重組分化,在以小店模式進行復制,在這一點上肯德基是走在前列的,這兩年肯德基有很多大動作,比如開了蒂芙尼藍的茶飲店,肯德基甜品站,原本是店里的爆品產品,經過重組分化成副牌,獨立成一個小店。

    像云海肴也是如此,米線一直是云海肴店里點擊率最高的爆品產品,所以經過重新組合云海肴將爆品分化出來,開出了獨立米線品牌刀小蠻,并以小店模式復制。

    這里值得注意的是,這種開副牌方式最保險,試錯成本最低,復制更快,但也要考慮大眾剛需才是王道。

    職業餐飲網小結:

    一方面來說多品牌運作可以突破增長瓶頸,用副牌占領品類制高點;另外一方面也是出于戰略需要,當市場出現機會時快速用副牌占領市場,不將機會拱手讓人。

    不只是餐飲行業里有多品牌運作,幾乎每個成熟的行業里都有多品牌運作成功的案例可以舉出:

    提到洗發水,我們腦海里會首先想到潘婷、飄柔、海飛絲等品牌,可你不知道它們全部屬于寶潔公司;

    提到高端汽車,我們會很自然的聯想到奧迪、保時捷、蘭博基尼,而它們卻全都歸于一家叫做大眾的公司……

    從單品牌到多品牌運作,已是一線餐飲品牌未來發展不可逆的進程,關于多品牌戰略你又是怎么看的呢?

    (本文作者為王春玲,微信號canyinwang168,如有文章方面的探討請加作者微信號)

    -END-

    主編丨陳青編輯丨馬聰

    推薦閱讀

    1

    一批20平小店月入30萬,“地下餐飲”迎來春天?

    2

    海底撈也“跟風”賣奶茶了,“餐+飲”是大勢所趨?

    3

    小南國“內訌”!創始人要“踢”合伙人出局!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6334.html

    (0)
    上一篇 2019年6月7日 20:50
    下一篇 2019年6月7日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