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珠三角首家大益茶庭店在廣州開業。這一號稱“為消費者提供新形態綜合性茶飲服務”的經營模式,融“即飲售賣+自助沖泡+茶品品鑒+空間體驗”為一體,引起業界廣泛關注。
新開的大益茶庭以空間體驗和原葉自助沖泡體驗為主,在所提供的產品系列中,原葉沖泡占到50%的比例,其中包括生熟系列以及年份系列(2年陳、8年陳)。在花草調飲系列產品中,除了常規的玫瑰普洱、陳皮普洱等常規品種外,還有結合當地特色的海鹽普洱奶茶。新鮮有趣的新式普洱茶,非常受歡迎。
在普洱茶終端消費增長乏力、舊茶庫存壓力不斷加大的當下,著力于將普洱茶變成快消品的茶庭店能否成為行業的救命稻草?
大益官方的宣傳材料顯示,茶庭店“為行業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業態,形成了一整套為多元化消費群體尤其是年輕消費人群服務的現代零售茶飲商業系統”。有別于傳統普洱茶莊、加盟連鎖店的經營模式,茶庭店不單選點注重鬧市區黃金地段,內部裝修也更時尚,配有高速WiFi、閱讀角,供應特色茶點、冰淇淋等,極力迎合年輕消費人群的口味。
大益集團未來還將在全國范圍內陸續開設大益茶庭,按照市場營銷學中的“消費者行為學”來看,只要大益茶庭店在全國范圍內達到一定數量,必將由量的積累帶來質的飛躍。大益茶庭店針對的更多是平時對茶關注度較低的人群,一旦這部分人通過大益茶庭店成為大益的忠實客戶,那么,其中的部分人群自然而然會對大益產生興趣,進而進一步了解大益、了解普洱茶,并且這部分人中有很大幾率會成為大益普洱茶的消費者。
跨過立頓:暫時不打算與立頓在袋泡茶等傳統茶葉快消領域直接競爭
中國作為茶葉的原產國,民眾普遍有飲茶習慣。面對這一巨大的市場,中國眾多茶企卻還不如立頓這一外國企業。其實中國茶行業對于立頓成功的思考,對自身的反思已經進行多年。想做快消品行業的茶企也非大益一家。但是,就目前來說,與終端消費者結合度最密切,快消方面做得最成功的天福也難言與立頓對抗。
天福其實早在若干年前就推出了“放牛斑”,這個“放牛斑”實則與大益茶庭類似,以茶飲料、茶點心為主,旨在抓住平常不消費茶的消費人群。但是“放牛斑”是與天福旗下的直營店相結合,因此,受制于直營店的數量,天福的茶飲料快消體系一直不溫不火。
實際上,“大益茶庭”的啟動,實則是大益“鳳凰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大益的“鳳凰計劃”旨在提高旗下專營店收益,找到真正的喝茶者。大益與芳村之間的關系,大益對芳村是既愛又恨。一方面,芳村是大益產品最大的銷售地,估計每年大益至少90%的茶品是在芳村完成銷售;另一方面,大益又不希望芳村控制了自己大部分的銷售。所以,“大益茶庭”是大益集團為了實現繞過芳村的龐大計劃中的一環。
大益茶庭更是大益的一個中國夢
對于大益而言,其早幾年便進入茶葉快消品行業,推出了許多袋泡茶。但是茶葉快消品領域,存在著絕對的霸主,那邊是立頓。立頓是全球最大的茶葉企業,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早就成為全球茶葉行業的領導者,其渠道遍布全球一百多個國家,是僅次于可口可樂的全球第二大軟飲料制造企業。面對這一龐然大物,大益若想單憑著袋泡茶這一武器與立頓對抗,顯然是不現實的。所以,另辟蹊徑,開設大益茶庭,先扎實做好國內市場,把90后、00后這些現在以及未來的茶葉快消品消費群體搶占過來才是比較實際的做法。
因此,估計在大益的規劃里,已經不打算,或者說暫時不打算與立頓在袋泡茶等傳統茶葉快消領域直接競爭,轉而通過大益茶庭這種方式去收獲消費者。
大益若想利用大益茶庭與星巴克直接展開競爭,短期內看是十分困難一件事情,但是長遠來看,并非不可能。當初Nokia如日沖天時候,也沒想到幾年時間就被蘋果與安卓打敗,當蘋果還沉浸在智能手機全球市場占有率第一的時候,HTC已經迎頭趕上,而HTC還在滿足于市場占有率節節攀升的時候,三星卻后來居上彎道超車成功。
所以,在互聯網時代,螞蟻挑戰大象并非不可能。所以,大益茶庭挑戰星巴克,也非不可思議的事情。大益茶庭若想將星巴克挑落馬下并非簡單的研發幾款茶飲品、在中國一二線城市的CBD、高級商場內開設幾家大益茶庭就可以解決的事情。所以,單挑星巴克,大益茶庭的路還長著。
星巴克長期以來輸出的是美式咖啡生活方式,其在賣出每一杯咖啡飲料的時候,都默默傳遞著一種生活方式。在30年前的中國,大馬路上手持飲品邊走邊喝估計會被人視為一件奇怪的事情,但是在今天,卻成為一種生活常態。這其實就得益于星巴克、麥當勞、肯德基這一類西式餐飲企業在中國文化宣導的成功。
所以,大益茶庭,應該深入研究80后、90后乃至00后的消費習慣,有針對性的將茶葉這一國飲與中國人的生活方式相結合。惟其如此,才能將大益茶庭變為這些消費者們的日常生活方式,才能與星巴克直接展開競爭,搶奪消費者。
文章來源《大益茶庭其實是大益的一個中國夢》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2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