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河內市的 Koi Cafe 開在蘇栗河(To Lich River)畔的一條雜亂的商業街上。
Koi Cafe 共有三層,它有著用傳統 Batrang 雙層紅色瓦片搭建,如同魚鱗形狀一般的建筑外殼,在周遭的建筑物中格外顯眼。
負責設計 Koi Cafe (錦鯉咖啡)的是專注于在建筑中打造生態系統的 Farming Architects。
這個年輕的建筑師團隊來自越南和意大利。他們把不銹鋼熱鍍鋅鋼梁系統模塊化,并嵌入陽臺,在這里搭建了一個可以種植盆栽、養魚的共生系統。
Farming Architects 的辦公室
這一回,盡管加上前院之后,Koi Cafe 的面積也不過88平米,Farming Architects 卻為它建了一個魚池、室內瀑布以及屋頂花園,打造了一個功能有些復雜的封閉式循環系統。
走進 Koi Cafe,首先是一個質樸的玄關,從天花板、墻壁到凳子,全部使用回收木材制作。
和外墻相同的瓦片結構作為玄關和室內空間的隔斷,在它的后面是一堵玻璃墻,與養著花色各異錦鯉的水池相連。建筑二樓的水流順著玻璃墻流下來,可以為魚群提供更多的氧氣。
中庭的錦鯉池是整個 Koi Cafe 的視覺中心。走過水面上的石板路,位于魚池一側的是一個簡單的咖啡空間。
Farming Architects 的環保意識延續其中:按照不同方向堆疊的 Batrang 紅色瓦片構成了背景墻,回收木材做成了天花板、吧臺桌面、門和桌椅。
Koi Cafe 還提供魚療和 Spa 服務。在它的二樓和三樓,屋頂被植物覆蓋,可以滲透自然光,又不會感到悶熱。客人們能夠坐在這里一邊喝著咖啡,一邊享受魚療。
Koi Cafe 的內部,是一個完整的“養耕共生”生態空間:錦鯉池產生的廢氣可以作為植物的養料,它們被泵送至三樓的種植槽。
槽內土壤中的細菌把魚群廢棄轉化成硝酸鹽,利于植物更好地生長。在經過植物根部的過濾之后,池水得到凈化,重新回到池塘當中。
另外,咖啡館員工也會在這里種植蔬菜,作為咖啡館的部分食材。
—————END—————
中國飲品快報
來源|好奇心日報
編輯|小W 版式|小N
我們致力于為奶茶、咖啡行業
提供全面而獨到的資訊
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2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