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土咖啡品牌逐步崛起 洋品牌當道局面或被打破

    8月31日,中國本土咖啡品牌云南馨瑞克新品“瑪塔之星”在廣州上市。除了馨瑞克,近年來還有多個本土咖啡品牌出現。

    業內人士認為,本土咖啡品牌懂中國市場,如果在品質和營銷方面苦下功夫,咖啡洋品牌當道的局面就有可能被打破。

    1

    巨大消費潛力催生本土咖啡品牌

    據統計,目前中國的咖啡消費約為3000億人民幣,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長,是世界咖啡消費增長速度的10倍左右。

    云南省咖啡協會會長熊相人預測,未來十年中國有望成為世界第三大消費市場。

    巨大的市場潛力催生了一眾本土咖啡品牌。后谷咖啡、迪歐咖啡、馨瑞克等品牌均在此背景下誕生。

    中國第一個本土咖啡品牌后谷咖啡已在云南芒市建成亞洲最大的咖啡工業園,咖啡精深加工能力達到年產33000噸,2016年實現銷售收入50.78億元。

    從事咖啡行業多年的趙爽告訴新快報記者,中國本來就有打造咖啡品牌的優勢,云南、海南都是非常知名的咖啡原料產地,曾為多個國際咖啡品牌提供原料供應。

    截至去年年初,中國咖啡種植面積超過180萬畝,總產量14萬噸,占全球總產量的1.5%。

    “國內咖啡消費市場不斷擴大,眼見星巴克、雀巢等洋品牌在中國賺得盆滿缽滿,國內的咖啡企業也紛紛開始打造自主咖啡品牌。”

    成立了5年的馨瑞克咖啡就是其中之一。馨瑞克是一家集種植、生產、研發、銷售于一體,擁有咖啡行業完整產業鏈的公司,此次推出“瑪塔之星”系列高端咖啡飲品,正是希望打造國產咖啡品牌。

    馨瑞克已與羅森便利店、華潤萬家、大潤發、世紀聯華、永輝超市、永旺、蘇果超市等知名零售商達成合作。

    2

    中國不缺咖啡館,缺的是好的咖啡品牌

    不過,中國咖啡品牌在規模、知名度等方面,與瑞士雀巢、美國卡夫、德國紐曼等咖啡巨頭尚有較大差距。

    質量參差不齊,品牌營銷不成熟,市場培育期長等問題,成為中國本土咖啡發展壯大的掣肘。

    “比起打造本土咖啡品牌,國內人更愛直接開個咖啡館,這樣比較快。”趙爽表示。但咖啡館經營風險不小。

    據美團統計,2016年,包括北上廣深在內的全國16 座城市的咖啡館平均倒閉率高達 18%。咖啡店數量在全國占比最大的上海、北京的下滑率分別為 6% 和 20%。

    “中國不缺咖啡館,缺的是好的咖啡品牌。”快消行業觀察人士宋先生說。

    馨瑞克方面表示,要想做好一個咖啡品牌,咖啡豆和工藝是關鍵。

    據介紹,馨瑞克產品使用的咖啡原料通過了國家有機認證。產品采用咖啡原豆直萃工藝,不添加任何防腐劑、植脂末或人工色素。

    咖啡師會根據咖啡口味的不同,為產品添加膳食纖維,或根據當地的溫度、濕度來調整咖啡研磨的粗細程度。

    宋先生認為,國內咖啡市場競爭激烈,目前仍是雀巢、卡夫等的天下,國產品牌比較小眾,平時在商超渠道也鮮有看到。

    本土咖啡品牌要想趕超洋品牌,必須在產品品質和營銷兩方面苦下功夫。

    —————END—————

    中國飲品快報

    來源|新快報

    編輯|小W 版式|小N

    我們致力于為奶茶、咖啡行業

    提供全面而獨到的資訊

    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2745.html

    (0)
    上一篇 2017年9月7日 20:15
    下一篇 2017年9月7日 20:4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