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真實的案例,所以人名和地點我們都模糊掉。開店的老板姓林,加盟了一家還不錯的奶茶品牌店,5月初開在了1點點周邊。
林老板所在的商業體里,位置相當不錯,公關費就花了近10萬。同一樓層共有5家飲品店,分別是COCO、蘭芳園、四云奶蓋貢茶、1點點和他們。其中他們緊挨著1點點。
林老板新店開張,形象現代又時尚,開業促銷買一送一,特色水果茶嘗鮮價只要5元錢,后續甚至請親戚朋友冒充客戶排過隊。
經過一個月的運營,林老板感慨,自己的店比COCO差點,不過和四云奶蓋貢茶平肩,比蘭芳園強一些,但是和1點點相比差太多。“看到1點點每天排隊,我就有點冒冷汗”。
林老板眼中的1點點到底強在哪里?
一杯飲料里,他家的養樂多用了3瓶
檸檬養樂多
同樣是做養樂多飲品,林老板這家店,總部培訓時,添加的數量為1瓶,他觀察到來自于廣州的一家老牌飲品店是添加半瓶,但是1點點逆天了——他家檸檬養樂多中杯用了3瓶。
1點點中杯售價14元,市場價一瓶養樂多2.2元,大批量進貨價一般是在1.9元/瓶,三瓶養樂多成本就達到了5.7元,再加上茶湯、檸檬汁、糖、冰塊、包材等成本,一杯飲料的成本要達到7元以上,毛利率僅為50%左右。
林老板自己店也有類似產品,售價是12元,但是各種成本總價僅在3.5元,利潤率遠超1點點。
“我們利潤率是高,但是生意沒法跟人家比,他們就沒有停止過排隊,我們就沒有停止過流口水。”林老板雙手一攤,笑著說。
據林老板介紹,他一個員工,家里有個6歲的小孩子,這個員工休息時帶孩子出來玩,買奶茶時就點1點點家的檸檬養樂多,“員工心理清楚的很,人家真材實料”。
檸檬汁竟然全部是鮮榨的
夏季暢銷飲品中,檸檬飲品因清爽解熱,一直獨占鰲頭。同樣是買檸檬飲品,林老板發現,1點點又在做逆天的事情——他家沒用濃縮檸檬汁,而是全部依靠現榨檸檬擠汁。
這一現象最先是他的員工發現的。自己店生意不好時,有個員工跑到了1點點跟前“放哨”,由于這家店是四面開放式的,所有后廚、前臺一覽無余(商場店原因)。
四位員工同時做飲料
有顧客點翡翠檸檬這款產品時,1點點員工從冰箱里取出了檸檬汁,檸檬汁放在樂扣杯里,而不是他們熟悉的瓶裝檸檬汁。
再觀察后,這個員工做了匯報:
1點點家的檸檬汁是員工在前臺當著消費者的面用機器榨出來的,使用的新鮮檸檬,一顆一顆榨成汁。
林老板觀察,他家旁邊的這家1點點店里,果汁類飲品只有檸檬口味。
好像1點點有些店會有季節限定的葡萄柚飲品,但是他們堅定不移地把重心都集中在檸檬上,可能是這個原因,他家才能做鮮榨檸檬汁,我們使用量上小,再加上總部指導使用的是檸檬濃縮汁,就沒有自己榨檸檬汁。
”
林老板了解過飲品行業,他說現調飲品行業雖然經過了菜單精簡運動,但大多數飲品品牌在果汁的選擇上,一般會保留3—5種。但像1點點這樣堅持做單品類的真的很少,把檸檬汁做到極致是他家的一個不好超越的地方。
除了養樂多、檸檬榨汁外,林老板還發現,1點點做的瑪奇朵飲品(奶蓋飲品),使用的是XX牌的淡奶油,而非多數飲品店選擇的奶蓋粉(或奶蓋粉加淡奶油調和),成本上顯然也會高一些……
快報觀察
在快報舉辦的新中式茶飲公益大講堂沈陽站活動現場,技術團隊成員黃啟成先生在講解產品原料時,聽課人員站起來大聲問:“你這個產品成本是不是太高了?”
黃啟成先生反問:“在成本略高、質量好但銷量多和成本低、質量一般但銷量少的兩種選擇里,你愿意選擇哪一種?”
現場有人大聲說:“當然選擇銷量多的啦。”大家哄堂大笑。
其實,生意人最關心的是賺了多少錢,而不是賺了多少利潤率。餐飲行業里,你提供的吃吃喝喝的產品,也許消費者一時會被蒙蔽,但時間爍金,消費者最終會用眼睛和口味做出選擇。
上天堂還是下地獄,取決于你起飛時的姿勢。
2017年6月15日,公益大講堂鄭州站正式開講!
詳情戳:
《號外!公益大講堂鄭州站開始報名 本月15日開講》
報名請勾搭:
微信名稱:百瑞斯塔咖啡
—————END—————
中國飲品快報
編輯|小W 版式|小N
我們致力于為奶茶、咖啡行業
提供全面而獨到的資訊
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3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