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張圖讓你30分鐘變研發高手 茶飲制作有了神秘工具

    曾經我們羨慕咖啡館的裝修引領潮流,如今現代茶飲店的形象設計讓人驚艷。

    曾經我們感嘆咖啡廳在機器的幫助下出品的標準化,如今我們有新式的萃茶設備讓茶飲制作更簡便。

    但是快飲行業的人才流動率大,精于專業技術的人才更難養成。行業內缺乏專業的訓練機構培育人才,導致許多行業內的經理人才不易養成,需要多年的摸索方能培養出一個堪用之材。

    吳建伸:

    現任香港南鯨飲食集團產品總監

    Color ChaCha 創始人暨產品顧問

    此次幫利茶業攜手臺灣茶飲大師吳建伸老師,潛心開發了“現代茶香型風味輪”。

    期間所有團隊成員花費了許多的精力與時間,同心協力將現代茶飲的多數風味特性找尋出來,并透過系統化的建構,設計出針對現代茶的風味學習課程。

    風味輪

    找出市場所需的茶基底

    版權歸幫利茶業與吳建伸所有引用須征得版權人授權

    首先制作一款茶類飲品,必須先選用適合的茶基底,并對于此款茶基底的風味表現有著全面的認識與了解。

    依據飲品的調性與市場的定位去決定后續原料的搭配,進而結合營銷目標人群的產品定位,賦予該飲品適切的導入體驗,加深消費者對于產品的認同感。

    也就是說:在產品設計的初期,根據與市場面向的探討,選擇出切合目標市場的茶飲基底,并掌握其風味表現的強處與風味弱項,搭配適合的原料加強其主體風味、或修飾其弱項風味,以帶給消費者更深刻的產品體驗。

    茶底的分類

    清香上揚型

    前香鮮明味顯、茶質輕而持續短、味易苦澀。

    綠茶類/白茶類/輕發酵烏龍茶

    質厚果香型

    紅茶/深發酵烏龍茶

    花香類/花果兼備:伯爵紅茶/東方美人/大吉嶺/烏沃

    辛香型/糖香型:紅玉/阿薩姆/坎迪/尼爾吉裡

    深焙厚重型

    紅茶/黑茶/深焙烏龍

    紅茶/烏龍類:祁門/滇紅/正山小種/巖茶/鐵觀音

    (深焙)/碳焙烏龍

    黑茶/熏花黑茶類:普洱/六堡/菊普/桂普

    不同時間及溫度的泡

    茶方式對香氣的影響

    萃茶的方式-紅茶壺泡(定溫法)

    紅茶沖茶的核心方式:熱濃茶底(奶茶)

    悶泡07分鐘:1份乾茶葉+30倍95℃熱水→濾出(茶基香氣前味保留90%)

    悶泡10分鐘:1份乾茶葉+45倍95℃熱水→濾出(茶基香氣前味保留75%)

    悶泡15分鐘:1份乾茶葉+50倍95℃熱水→濾出(茶基香氣前味保留70%)

    萃茶的方式-綠茶壺泡(定溫法)

    綠茶沖茶的核心方式:熱濃茶底(同溫度悶泡法)

    悶泡06分鐘:1份乾茶葉+30倍95℃熱水→濾出(茶基香氣前味保留90%)

    悶泡09分鐘:1份乾茶葉+45倍95℃熱水→濾出(茶基香氣前味保留75%)

    悶泡15分鐘:1份乾茶葉+50倍95℃熱水→濾出(茶基香氣前味保留70%)

    萃茶的方式-定時法

    綠茶、花茶、煎茶、白茶–1份干茶葉+50倍水→沖泡水溫70~85℃,悶泡7分鐘。

    烏龍茶–1份干茶葉+50倍水→沖泡水溫85~90℃,悶泡7分鐘。

    紅茶、黑茶–1份干茶葉+50倍水→沖泡水溫95℃以上,悶泡7分鐘。

    茶與原料的對應原則

    綠茶、白茶、花茶、輕發酵烏龍→對應【果香高揚、酸味強、花香型】

    中發酵烏龍、紅茶→對應【熟果香型、酸味弱、糖香型】

    深焙烏龍、深焙火紅茶、黑茶→對應【糖香型、堅果香】

    應用案例

    水果茶類風味搭配

    在制作水果茶時,選擇一款清香上揚香型的茶基底。

    茶飲在此飲品內主要作為【增鮮、上揚、提升果味的立體感】,在百香果汁內,強化其鮮爽的果香;中段延續果香并帶入茶感、酸味與天威;后段回味茶底的澀感搭配果糖的修補作用,使產品尾韻圓潤飽滿。

    在此案例中使用的是F55果糖,由于果葡萄糖漿的單糖特性,使甜香風味在前中段已經釋放完畢;后段甜味感過早消散,會是尾韻的表現呈現出茶底的些許苦澀感。

    若能使用蔗糖或飽和度較高的糖,就能很好的改善產品表現,使整體飲品的風味表現更為完善。

    奶茶類風味搭配

    此款案例使用CTC的大葉種紅茶與佛手柑所制作的伯爵紅茶味茶基底,茶底作為飲品香型的主要來源,香型味濃厚柑橘味前中味基底,后段提供澀味與飲品質地。

    牛奶提供飲品厚度與順滑感,并延續飲品在口腔中的殘留時間;果糖的甜感引出茶香特性并增加厚度,同時與茶底修飾質地使整體風味更為飽和。

    同樣果糖在與茶底的發配上后味轉折產生漏洞,過早消失的甜感突顯出些許澀感,使得整體伯爵鮮奶茶的首位略顯缺陷。

    結語

    透過“風味輪”工具,能更多的掌握茶基底的風味特性、走向,對于飲品的調配技術上有脈絡可以依循。

    妥善利用風味輪,并結合大量的茶葉測評,逐步建立起自己的飲品風味數據庫,對于在產品的設計上更能了解市場的喜好與走向。

    文章內容歸幫利茶業與吳建伸版權所有如需引用須征得版權人授權

    PS:更多關于現代茶之香型風味輪的細節將在此次12月12日上海國際酒店用品博覽會(廣州)站幫利茶業展位發布(保利館H2號館E30號展位)

    —————END—————

    中國飲品快報

    編輯|小W 版式|小N

    我們致力于為奶茶、咖啡行業

    提供全面而獨到的資訊

    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4004.html

    (0)
    上一篇 2016年12月7日 17:48
    下一篇 2016年12月7日 21:0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